2.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这一区域内的所有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福利都造成了影响的外部性
是( )。
A.代内外部性 B.代际外部性
C.私人外部性 D.公共外部性
3.在研究垄断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寻租理论的是( )
A.哈伯格 B.莱本斯坦
C.塔洛克 D.巴格瓦蒂
4.“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是
( )
A.科斯第一定理 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 D.科斯第三定理
5.“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这
是( )
A.科斯第一定理 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 D.科斯第三定理
6.“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制度安排本身是有成本的。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
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这是( )
A.科斯第一定理 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 D.科斯第三定理
7.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有几种可选的安排(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三、判断说明题
1.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
当事人可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2.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3.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即使存在垄断,帕雷托最优也是可以实现的。
四、简答题
1.用图说明正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2.用图说明负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过多?
3.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是什么?如何评价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
4.用图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有哪些?
5.试用表或图说明科斯第一定理。
6.为什么说科斯第二定理比第一定理更重要?
7.如何理解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8.萨缪尔森是怎样批评科斯定理的?如何看待萨缪尔森的批评?
9.产权界定是怎样影响财富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的?
10.科斯第二、三定理有哪些意义?
五、案例分析
1.案例发生在中国中部的一个普通乡村。A村村民需经常到镇上从事经济活动。从A
村出发到镇上先经过一条村级公路,到达村口后与一条省级公路相连,沿该公路可直接达到镇上,总里程约3公里。与之想对应,还有一条小路,是A村村民从本村和B村的田地中走出的一条直达镇上的小路(仅能步行)。该小路仅1.5公里,在步行条件下走小路和走公路相比可节约一半时间。由于此原因,在一定条件下需步行时,村民有足够多的激励走小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