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出,只对人们有用而没有出卖的东西,或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出卖价值的东西,还不能称为财富。
魁奈还明确指出商品的价格同它的使用价值经常是无关的。他说:“使用价值经常是一成不变的,经常或多或少地取决于人的因素,取决于人们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拥有该物品的愿望。价格却相反,是不断改变的,它取决于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不固定的因素。它不受人们的需求的调节,但也不是任意决定的价格,也不是由商人之间的协商决定的。”魁奈明确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一部分或一种形态,认为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如小麦)才算是真正的财富。
3、什么是“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他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及社会再生产与流通理论、赋税理论及其国家政策建议等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魁奈“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性原则。
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量的增加。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即剩余价值)。
魁奈区别了财富的扩大和财富的增加,他认为,工业并没有使财富增加,只是把各种生产资料耗费和劳动耗费相加,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使财富扩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只有农业才创造出新的财富。
4、评述魁奈的《经济表》?
《经济表》是魁奈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它集中扼要地表述了魁奈几乎全部的重要经济思想。魁奈的《经济表》写于1758年,最初是以“曲折连接线式”的形式出现的。有人认为,在最初的这种形式下,经济表说明的内容可以看做是一个地主支出所引起的循环流程的例解,属于微观分析。1766年,魁奈发表了《经济表算学范式分析》,提出“算学范式”的经济表。这种模式成为后来魁奈《经济表》的基本模式,成为古典经济学早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典型。 根据《经济表》,生产阶级进行农业生产创造产品,当生产过程完成后开始进入流通过程: ①土地所有者以其所得的货币地租一方面向生产阶级换取农产品,另一方面向不生产阶级换取工业品;
②生产阶级除保留一部分粮食作为本阶级这一年的生活资料和种子外,将其余部分向其他两个阶级换取货币以备支付本年的货币地租,并向不生产阶级换取生产资料;
③不生产阶级则以其全部产品直接和间接地(通过先以部分产品换取土地所有者的货币)向生产阶级换取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
交换的总结果: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纯产品”;生产阶级保留了供本阶级生活的粮食、必需的生产资料和足够支付地租的货币;不生产阶级则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和生产原料,于是在本年度经济运动的过程中,再生产就可以进行。
5、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阶级结构理论:他把魁奈所称的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的内部又再划分为资本家和工人。杜尔哥认为,资本家是通过垫支资本,使用别人的劳动而取得利润。他还认识到雇佣工人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时候产生的。工人因失去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工资只限于维持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二)工资理论和“纯产品”学说:杜尔哥进一步发展了工资理论。他认为,工人出卖劳动的代价是工资,但工资的高低又取决于买卖劳动双方自由竞争的结果。在出卖劳动的工人较多的情况下,工资自然只限于维持工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同时他对“纯产品”学说做出进一步说明。强调“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赐予,认为只有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2(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