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仍然可以表现自己的意愿。仅仅是一种黑色或其他深的颜色也可以作画;仅仅是细细的线条也可以组合成色块。黑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如我让幼儿欣赏作品“恐龙”,画面上所表现的是两只不同动态的恐龙,一只仰着脖子朝天鸣叫,一只蹲在地上吃草,线条流畅,尤其后面的恐龙动态可爱,身子上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背景中树的造型运用了多种线条,表现出小画家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幼儿看后都发出了惊喜的赞美:“哇!好漂亮啊!”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幼儿感受到了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激发了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到线描画是如此有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丰富感性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是一切想象的基础。儿童线描画创作的基础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
1、善于发现,引导观察。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经验。所以我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亲近大自然。如带孩子去草地上看看花草树木,观察四季的变化;带领幼儿走向社会,参观水产市场等,逐渐幼儿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如画花瓶前,我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花店,并收集了各种花瓶。在作画时先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的特征、形状,再引导观察不同的颜色、形状、花纹,观察花纹间的排列、放置、重叠、遮掩等。由于幼儿形象性思维占优势,幼儿作画之前的观察积累了感性经验,使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如画恐龙,虽然孩子们没有亲眼见过它,但是通过收集图片、观察模型,观看录象等,他们对恐龙的种类、形状、特征都非常了解。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观察的细致。如周子壹画了一只正要起飞的翼龙,美丽的翅膀伸展出许多像鸟一样的羽毛,花纹的添加反映出他对点、线、面合理的理解。
2、抓住特征,观察有序。通常幼儿只画记住的形象,对摆在眼前的实物不认真观察,觉得与自己画画无关。所以引导孩子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发现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通过欣赏各种鱼,知道了
主要是鱼的形状和花纹发生了变化,改变其中一个,就能画出不同的鱼。要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近到远,由外到里等,使幼儿有一双不断发现和灵敏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感知一切美好和不近人意的地方,为创造和想象奠定基础。
(三) 注重技法递进,突出趣味性。
儿童绘画的意图并不着眼于要画得跟实物一模一样,那只会扼杀儿童的天性。所以线描画跟技巧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他们心理发育可能接受的范围内通过适宜的方法把必要的知识渗透给他们,使孩子在以后的创作中更自信,收到更好的效果。
1、线的练习。各种各样的线条是线描画的最基本的语言。为了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我设计了教学活动——会跳舞的线,提供了柔软可定型的电线,让幼儿发挥想像,让电线舞动起来,并记录电线舞动的道路,给它们取上各种名字。如起伏的线像波浪;卷起来的线像蜗牛,星星点点的线像雨点。在动手操作中,幼儿既感知了各种形状的线条,又学会了直线、弧线、曲线等有规律线条的画法,对线描画充满了兴趣。
2、花草的练习。花草是儿童线描画的基本的构成元素,常用于背景。我为幼儿准备了各色卡纸,以添画的形式让幼儿绘画。如教师先在上面复印几个春游的小朋友,然后用情景性的语言引发幼儿勾画花草的欲望。这样一方面能让幼儿看到更完美的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满足了幼儿情感的需要,幼儿可以在无拘无束的造型中表达自己心中的意向。
3、树木线描练习。线条本身的美感,体现在线的疏密、浓谈、粗细、长短等变化上。如何让幼儿理解不同线条的对比关系呢?我觉得通过画树木活动能让孩子体会到一种对比美。如我带孩子们先观察幼儿园的树,让他们摸摸树干、树枝和树叶,然后请他们挑选合适的作画工具。结果多数幼儿选用了粗的记号笔来画大树的树干,用普通勾线笔和黑色签字笔分别画旁边的树枝和树叶,问及原因,说“这样画出来的树干粗壮有力,树枝很美,树叶小又多”。经过这样的对比练
习,幼儿的作品逐渐突出了线的表现力。如王叶胥画的《我的猫咪宝贝》,猫柔和、弯曲、细致的线条和旁边椅子笔直、坚挺的粗线条,给人一种鲜明的对比。
(四) 选择主题内容,让想象飞起来。
一幅成功的线描作品离不开主题的选择。所以在组织安排画面时我总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启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1、通过说画构思主题。中班幼儿正处于从涂鸦阶段向有意识作画的阶段。如果在作画前能说说自己想画什么,怎么画,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有意作画意识还能提高大胆构图的能力。如画“未来的汽车”我让幼儿思考:你设计的未来汽车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幼儿在讨论中获得了绘画的激情和表现内容,主动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于是一幅幅充满想像的“汽车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有城市环保车,吸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却是充满香味的鲜花;有多功能房车,能自动吸收太阳能,节省能源;有自动售货车,上面装满了各种物品??说画让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线描作品充满了童趣。
2、在欣赏中体味主题。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有其特有的造型语言,所以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去体会作品的线、形、意,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可以帮助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象,更好地表现主题。如创作《有趣的海底世界》,我运用多媒体让孩子们欣赏各种漂亮、奇特的海洋生物,使他们感悟到海底世界有着许多有趣好看的海洋生物,从而在生物的种类、外形、动态和花纹造型中变化无穷,各具特色。如江萌怡重点刻画了一条圆圆胖胖的鱼,硕大的身体正中加上了一朵朵漂亮的雪花图案,周围用弯曲的波浪线来点缀,头部、尾部和鱼鳍则运用细细的短线装饰,体现出简洁的美感。而戴妤好的鱼则有些怪:大大的牙齿,突出的眼睛,上面还架着一副眼镜,她说这是一条得了近视的鱼。这些造型各异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孩子独特的观察角度和对主题的独特理解,使作品更富有个性美。
3、用命题画提升主题。生活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在我们周围有着许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我有意识地选择身边的题材,利用规定的题目,启发幼儿搜索平时的经验积累来组织主题。如画星星,我启发孩子抓住“奇特、神奇”来设计自
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星星。结果有的设计了小精灵星星,陪伴每个孩子上学,减少妈妈的负担;有的设计了幸运之星,只要有困难时,求救于它,它马上会帮你解决;有的设计了地球守护之星,日夜守卫着地球,防止外星人的侵略??一颗颗星星凝聚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丰富的情感。
(五) 注重评价交流,激发绘画激情。
幼儿在画线描时是凭着想象和感知,这种画法是完全的自然状态,拟人化的手法、夸张的形象、稚气的线条都是他们闪光的地方。所以对作品中的“拙味”、“怪味”和“稚味”,应予以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1、侧重互评,引导同伴学习。由于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同,他们的作品是充满个性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所以更有必要进行幼儿间的作品评价。每当一幅幅作品完成时,我总是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互相说说好在那里,什么地方很有意思,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激起幼儿互相学习的兴趣。
2、注意方法,积极鼓励幼儿。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对幼儿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幼儿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之会增强绘画热情。我在评价过程中非常注意方式,对幼儿的每一个创意都予以积极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有一次画“海底世界”,有一幅作品线条很乱,孩子们都看不懂,我问幼儿:“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一个孩子说:“海水五颜六色,很美!”我带头鼓起了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那个作画的孩子,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经过一年的教学,我对幼儿在绘画中的自信心、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进行了测试。由表一可见,前测中,幼儿对画画充满自信心的只有25%,大部分幼儿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对自己的美术作品缺乏自信。后测中自信心强的幼儿达到了75%,随着幼儿对线描画兴趣的增长和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增强,对自己的画充满了信心,乐于画画。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的观察力、
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明显地高于测试前。现在我班的孩子在线描画过程中思维灵活,大胆想象,能充分利用线条画出自己喜爱的主题,整个画面充满了童年的趣味。通过线描画的教学,我也发现幼儿的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说画和欣赏活动,使一些性格内向,平时言语较少的幼儿也能积极的与同伴和老师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变的更加开朗活泼。如我班的周千辰特别爱哭,各方面能力都较差,可是自从学习线描画后,他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在家里画线描画,他对妈妈说,线描画又简单又好玩,他喜欢。现在他的绘画能力已经达到班级中上水平,而且爱与同伴交往。看到孩子的变化,他妈妈有说不出的高兴。
六、体会及建议
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线描作品,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
1、解放孩子,营造自由空间。只有给幼儿绘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尝试机会,才能在线描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画出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和诱导,发挥循循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
2、尊重孩子,用心体会情感。孩子的每一幅线描作品都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情感,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不要用成人的要求去改变它。你会发现那一幅幅充满稚气的作品是最自然的、最精彩的“艺术品”,从而给自己的心灵投去一片欣喜和感动。
*参考资料:
许卓娅 孔起英《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许鸿 陈容辉《幼儿艺术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华维光《线描画起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3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班幼儿线描画目标要求(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