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士学位论文- 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沈阳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1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于200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试验田中进行,前茬为玉米茬,正常田间管理。

1.1供试的大豆品种

供试品种如表1所示:

表1供试大豆品种、来源及结荚习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品种 Hs93-4118 Hs97-4534 Kottman OhioFG1 铁丰31号 铁丰27号 铁丰29号 沈农6号

试材来源 美国俄亥俄州 美国俄亥俄州 美国俄亥俄州 美国俄亥俄州 中国辽宁省 中国辽宁省 中国辽宁省 中国辽宁省

结荚习性 亚有限 亚有限 亚有限 亚有限 亚有限 有限 有限 有限

1.2田间试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年4月28日播种,5月9日出苗,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每个小区5行,行长5m,垄距0.6m,3次重复,共24个小区。 1.2.1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的研究

2005年,5月9日出苗,从6月12日起至9月19日,共6次,每次取4株,采用打孔鲜样称重法测定叶面积,进而计算出叶面积指数,同时测定株高。然后,将所取样各器官分别风干、称重,即测得生物产量。 1.2.2叶绿素及光合速率等指标的测定

在6月26日、7月13日、8月18日用SPAD504活体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含量;在7月3日、7月30日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仪测定光合速率及相关性状,以冠层上部第一片成熟叶为准。

1.2.3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先配制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采用比色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光度值,对照标准曲线即可求出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含量。 1.2.4小区测产

大豆成熟期,每个小区除去边行,取中间3m, 实打实收,测产面积5.4m2。

7

不同大豆品种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1.2.5数据处理和分析

运用Microsoft Excel应用程序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

沈阳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2结果和分析

2.1不同品种产量方差分析

我们对供试品种进行了一下产量方差分析,现将8个供试品种产量的3次重复列于表2:

表2 各供试品种产量的3次重复

产量kg/hm

品种

1

Hs93-4118 Hs97-4534 Kottman OhioFG1 铁丰31号 铁丰27号 铁丰29号 沈农6号

2262.8 1794.8 2792.0 1684.6 2631.7 2522.6 2387.8 2023.1

2 2444.6 1949.6 2228.1 1768.3 2541.7 2596.1 3035.2 2004.1

3 2143.1 1769.1 2533.0 2209.6 2320.7 2303.9 2249.4 2069.1

2

CK

对表2进行方差分析,将结果列于表3:

表3各供试大豆品种的产量方差分析

处理 铁丰29号 Kottman 铁丰31号 铁丰27号 Hs93-4118 沈农6号 OhioFG1 Hs97-4534

均值 2,557.5 2,517.7 2,498.0 2,474.2 2,283.5 2,032.1 1,887.5 1,837.8

5%显著水平

a ab ab abc abc abc bc c

1%极显著水平

A A A A A A A A

结果表明差异达显著水平,可以进一步研究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

2.2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绿色叶面积/土地面积)。它是群体组成大小和植株生长繁茂程度的重要参数。适当地增大叶面积指数是现阶段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大豆从出苗到成熟,叶面积指数有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对于不同的大豆品种在不同

9

不同大豆品种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时期,其变化趋势是不同的。现将不同时期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列于表4:

表4不同时期各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及平均产量

品种

6月12日 6月25日 7月17日 8月8日 8月28日 9月19日 产量kg/hm

0.28 0.37 0.37 0.36 0.37 0.45 0.20 0.34

2.68 2.33 2.13 2.23 2.66 3.07 2.43 2.26

4.41 4.16 4.85 3.26 5.41 4.93 3.34 3.60

2.49 2.44 2.87 1.85 2.97 2.41 2.65 2.22

0.37 0.00 0.25 0.00 0.24 0.18 0.00 0.32

2,287.7 1,854.2 2,531.5 1,887.5 2,512.8 2,496.9 2,369.3 2,032.1

2

Hs93-4118 0.07 Hs97-4534 0.09 Kottman OhioFG1

0.07 0.06

铁丰31号 0.07 铁丰27号 0.07 铁丰29号 0.06 沈农6号

0.07

叶面积指数的大小与品种的株型、生育期、种植密度以及土壤肥力、施肥管理措施等有密切的关系。由表4可见:从出苗到成熟,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叶片陆续出现和营养体增长,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大约在结荚期(8月8日)前后达到高峰;后来,随着下部叶片逐渐变黄脱落,叶面积指数又逐渐下降,直至成熟期(9月19日)叶片完全脱落。这一消长动态大致呈一抛物线。为了研究哪一时期叶面积指数对产量影响更大,对表4中的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相关性分析,将结果列于表5:

表5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相关系数(右上角为显著水平)

6月12日 6月25日 7月17日 8月8日 8月28日 9月19日 产量

0.74 1.00 0.27 0.54 -0.11 0.13 0.041

0.78 0.52 1.00 0.51 0.16 0.23 0.475

0.41 0.17 0.20 1.00 0.70 0.48 0.684

0.33 0.80 0.71 0.05 1.00 0.29 0.769*

0.98 0.75 0.59 0.23 0.48 1.00 0.419

0.77 0.92 0.23 0.06 0.03 0.30 1

6月12日 1.00 6月25日 0.14 7月17日 -0.12 8月8日

0.34

8月28日 0.40 9月19日 0.01 产量

-0.122

结果表明,苗期(6月12日)、分枝期(6月25日)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系数较小,开花期(7月17日)、结荚期(8月8日)、鼓粒期(8月28日)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系数逐渐增大,在结荚期(8月8日)较大,鼓粒期(8月28日)最大,为0.7688,达到显著水平,后在成熟期(9月19日)相关系数有所下降。可见在结荚期(8月8日)、鼓粒期(8月28日)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大。在生育后期仍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这有利于生育后期叶片的群体光合作用,对产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10

沈阳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2.3生物产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大豆的生物产量指的是大豆的地上部分的重量。生物产量是经济产量的基础,要获得高额的籽粒产量,首先必须提高大豆的生物产量。把不同时期8个大豆品种的生物产量测定结果取平均值后,将结果列于表6:

表6不同时期各大豆品种的生物产量与产量

品种

6月12日 6月25日 7月17日 8月8日 8月28日 9月19日

2.22 2.73 2.46 2.16 2.53 3.30 1.63 1.98

15.94 14.47 16.43 14.05 16.50 15.08 16.27 16.18

33.43 31.40 37.45 26.85 36.85 31.30 34.85 28.05

32.73 32.05 41.20 30.25 39.31 35.80 37.54 32.55

44.08 37.68 48.50 41.45 45.05 40.17 44.89 45.40

产量kg/hm 2,287.7 1,854.2 2,531.5 1,887.5 2,512.8 2,496.9 2,369.3 2,032.1

2

Hs93-4118 0.49 Hs97-4534 0.60 Kottman OhioFG1

0.63 0.49

铁丰31号 0.49 铁丰27号 0.54 铁丰29号 0.54 沈农6号

0.58

对表6中的数据进行生物产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将结果列于表7(略): 结果表明:从苗期(6月12日)开始相关系数逐渐增大,在结荚期(8月8日)较大,鼓粒期(8月28日)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87和0.871,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后在成熟期(9月19日)相关系数有所下降。可见在结荚期(8月8日)、鼓粒期(8月28日)生物产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大。

2.4叶绿素、光合速率等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其籽粒形成的物质基础,90%~95%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Cooper等(1967)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而超过了一定的范围,相关关系不复存在。其他学者通过研究也相继指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强弱有决定性的意义,叶绿素含量高,能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粒重。 2.4.1叶绿素含量(SPAD)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现将本试验不同时期测得的叶绿素含量(SPAD)列于表8(略): 对表8中的数据进行叶绿素含量(SPAD)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9(略)可以看出,各时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与产量均呈正相关,且从6月26日到8月18日,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到结荚鼓粒期(8月18日)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为0.473。可见在结荚鼓粒期叶绿素含量高对产量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士学位论文- 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在线全文阅读。

学士学位论文- 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72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