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3-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十三)、 Ls=12mm . 经计算得:LM=11.7960

+0.01

mm

3.2 型芯的计算

3.2.1 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LM=[(1+S)Ls+34△]-ó0

其各字母的含义与前相同,型芯按六级精度制造,根据型芯的基本尺寸,代入数据得:

(一)、 Ls=81mm经计算得:LM=82.4050-0.32mm; (二)、 Ls=1mm经计算得:LM=1.2150-0.07mm; (三)、 Ls=5.5mm经计算得:LM=5.7450-0.085mm; (四)、 Ls=1.8mm经计算得:LM=2.0190-0.07mm; (五)、 Ls=10mm . 经计算得:LM=10.480-0.1mm (六)、 Ls=7mm . 经计算得:LM=7.408-0.1mm; (七)、 Ls=2mm . 经计算得:LM=2.2260-0.07mm; (八)、 Ls=3mm . 经计算得:LM=3.2340-0.07mm; (九)、 Ls=4mm . 经计算得:LM=4.2770-0.085mm; (十)、 Ls=6mm . 经计算得:LM=6.3030-0.1mm; (十一)、 Ls=8mm . 经计算得:LM=8.3640-0.1mm; (十二)、 Ls=16mm . 经计算得:LM=16.5330-0.14mm; (十三)、 Ls=12mm . 经计算得:LM=12.3960-0.1mm;

3.2.2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HM=[(1+S)Hs+34△] -ó0,按六级精度制造 Hs=15mm 经计算得: HM=15.4870-0.13mm;

0

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为实现高性能的目的;选用模具材料应具有高耐磨性,高耐蚀睡,良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热性。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表面需要耐磨,淬火变型要小,但不需要耐腐蚀性,因为ABS没有腐蚀性。可以采用Cr12,经过调质,淬火加低温回火,正火。HRC≥55。可以去型腔壁厚为:0.20L+17=33。

第四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浇注系统之前必须确定塑件成型位置,可以才用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注塑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如外观,物理性能,尺寸精度)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按如下原则:

(1) 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力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造成溢料现象。

(2) 型腔和浇口的排列要尽可能地减少模具外形尺寸。

(3) 系统流道应尽可能短,断面尺寸适当(太小则压力及热量损失大,太大则塑料耗费大):尽量减少弯折,表面粗糙度要低,以使热量及压力损失尽可能小。

(4) 对多型腔应尽可能使塑料熔体在同一时间内进入各个型腔的

深处及角落,及分流道尽可能平衡布置。

a) 满足型腔充满的前提下,浇注系统容积尽量小,以减少塑料

的耗量。

b) 浇口位置要适当,尽量避免冲击嵌件和细小型芯,防止型芯

变形浇口的残痕不应影响塑件的外观。

4.1 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塑料熔体进入模具型腔是最先经过的部位,它将注塑机喷

 

 

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熔体顺利的向前流动,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又能顺利拉出来,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和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通常不直接开在定模上,而是将它单独设计成主流道套镶入定模板内。主流道套通常又高碳工具钢制造并热处理淬硬。塑件外表面不许有浇口痕,又考虑取料顺利,对塑件与浇注系统联接处能自动减断。采用带直流道与分流道的潜伏式点浇口,为了方便于拉出流道中的凝料,将主流道设计成锥形,锥度为3,内表面的粗糙度为Ra0.8微米,孔径为0.5毫米。 主流道的设计要点如下:

(1) 为便于从主流道中拉出浇注系统的凝料以及考虑塑料熔体的膨

胀,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因ABS的流动性为中性,故其锥度取3度,过大会造成流速减慢,易成涡流,内壁粗糙度为R0.8um。 (2) 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其半径取r=1~3mm,以减少流速转向过渡的阻

力,r=1.5mm.

(3) 在保证塑件成形良好的情况下,主流道的长度应尽量短,否则会

使主流道的凝料增多,且增加压力损失,使塑料熔体降温过多影响注射成形。

(4) 为使熔融塑料完全进入主流道而不溢出,应使主流道与注射机的

喷嘴紧密对接,主流道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其半径为r2=r1+(1~2),其小端直径D=d+(0.5~1),凹坑深度常取3~4mm。在此模具中取r2=11~12mm。

(5)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高压的塑料熔体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

以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以便选用优质钢材单独加工和热处理,其大端兼作定位环,圆盘凸出定模端面的长

 

 

度H=5~10mm。同时因该闹钟后盖采用ABS,需加热,所以在主流道处采用电加热以提高料温。

4.2冷料井设计

冷料井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或处于分流道末端,其作用是接受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质量,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的凝料拉出。冷料井的直径宜大于大端直径,长度约为主流道大端直径。基于本次设计的模具,可采用底部带有拉料杆的冷料井,这类冷料井的底部由一个拉料杆构成。拉料杆装于型芯固定板上,因此它不能随脱模机构运动。利用球头形的拉料杆配合冷料井。

4.3 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一般开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向的作用。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和U形等,圆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面积最小(流道表面积于体积之比值称为比表面积),塑料熔体的温度下降小,阻力小,流道的效率最高。但加工困难,而且正方形截面不易脱模,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常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及U形。 4.3.1 分流道设计要点:

(1).在保证足够的注塑压力使塑料熔体能顺利的充满型腔的前提下,分流道截面积与长度尽量取小值,分流道转折处应以圆弧过度。

(2).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的末端应开设冷料井。对于此模来说在分流道上不须开设冷料井。

(3).分流道的位置可单独开设在定模板上或动模板上,也可以同时开设在动,定模板上,合模后形成分流道截面形状。

(4).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应加工成斜面,并用圆弧过度。

 

 

4.3.2 分流道的长度

分流道的长度取决于模具型腔的总体布置方案和浇口位置,从在输送熔料时减少压力损失,热量损失和减少浇道凝料的要求出发,应力求缩短。

4.3.3 分流道的断面

分流道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塑件的成形的体积,塑件的壁厚,塑件的形状和所用塑料的工艺性能,注射速率和分流道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因ABS的推荐断面直径为4.5~9.5(查表4-2),部分塑件常用断面尺寸推荐范围。分流道要减小压力损失,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表面积小,以减小传热损失,同时因考虑加工的方便性。分流道应考虑出料的流畅性和制造方便,熔融料的热量损失小,流动阻力小,比表面和小等问题,由于采用的是潜伏式二级分流道对热损失及流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圆形的份流道,为了保证外形无浇口痕,浇口前后两端形成较大的压力差,增加流速,得到外形清晰的制件,提高熔体冷凝速度,保证熔融的塑料不回流,同时可隔断注射压力对型腔内塑料的后续作用,冷却后快速切除。同时它的效果与S浇注系统有同样的效果,有利于补塑。 4.3.4 分流道的布局

 

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中有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根据本模具的要求我们选取平衡式,也就是指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同的布置形式。它要求各对应部位的尺寸相等。这种布置可实现均衡送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是成型的塑件力学性能基本一致。而且在此模具中不会造成份流道过长的缺点。

4.4 浇口选择

浇口又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除直接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位置的选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完整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4)在线全文阅读。

(完整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72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