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站场设计条件
1.1
一、单项选择题
1、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 ( ) p6
A、整备线 B、安全线 C、特别用途线 D、避难线 2、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 ) p6
A、正线 B、到发线 C、走行线 D、牵出线
3、供列车进站到达、停车作业、客运乘降、技检 (零摘列车的不停车装卸等)、出发的线路是( ) ppt第一章第一节
A、站修线 B、到发线 C、调车线 D、货物线 4、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是( ) p6 A、到发线 B、牵出线 C、调车线 D、段管线 5、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线路是( ) ppt第一章第
一节
A、正线 B、岔线 C、段管线 D、站线 6、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 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线路是( ) ppt第一章第一节
A、整备线 B、安全线 C、岔线 D、避难线 7、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避难线: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
车(司机)或溜 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是( ) ppt第一章第一节
A、避难线 B、机走线 C、段管线 D、存车线 8、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 ) p6
A.站间正线 B、站外正线 C、区段正线 D、站内正线 9、安全线与其它线路间的线间距( ) p375 A、4500mm B、5000mm C、5500mm D、6000mm 10、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是( )ppt第一章第五节
A、建筑限界 B、轨道界限 C、机车车辆界限 D、安全界限 11、在表示车场时,在股道编号前冠以( ) ppt第一章第三节 A、阿拉伯数字 B、罗马数字 C、大写数字 D、小写数字 12、对于高出轨面1250mm及以下的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为( )
(ppt第一章第五节)
A、1700mm B、1750mm C、1800mm D、1850mm 13、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是( ) P6
1
A、列车走行线 B、调车线 C、整备线 D、牵出线
14、调车场各线束间线间距是( ) p375
A、5000mm B、5500mm C、6000mm D、6500mm 15、次要站线间的线间距是( ) p375
A、4600mm B、4800mm C、5000mm D、5500mm
16、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建筑限界 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 及其他)外,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的界限是( ) p8
A、机车车辆界限 B、建筑界限 C、安全界限 D、轨道界限 17、界限图的水平基准线是( ) ppt第一章第五节
A、正线 B、站线 C、轨面 D、线路中心线 18、新建和改建站场建筑物及设备时,在线路的直线地段,站内建筑物及设备至相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叫做( ) ppt第一章第五节
A、线路中心线 B、设备中心线 C、建筑中心线 D、轨道中心线 19、旅客高站台高出轨面的距离( )ppt第一章第五节
A、1000mm B、1150mm C、1250mm D、1350mm 二、多项选择题
1、铁路线路的种类分为( )。Ppt第一章第一节
A、正线 B、站线 C、段管线 D、岔线 E、特别用途线 2、铁路站线包括( )。Ppt第一章第一节
A、到发线 B、调车线 C、牵出线 D、货物线 E、办理其他作业的线路
3、到发线功能包括( )。Ppt第一章第一节
A、供列车进站到达 B、停车作业 C、客运乘降 D、技检 E、列车出发
4、调车线的用途包括( )。Ppt第一章第一节
A、检修车辆和车列 B、列车解体 C、列车编组 D、停放车列或车组E、接发列车
5、特别用途线路是指( )。Ppt第一章第一节
A、检修线 B、安全线 C、救援线 D、装卸线 E、避难线 6、下列哪些符号是站内正线的正确的股道编号方法( )。Ppt第一章第三节
A、Ⅰ B、Ⅱ C、ⅰ D、ⅱ E、1
7、道岔编号原则包括( ) 。Ppt第一章第四节
A、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B、由内而外 C、由外而内 D、有主而次 E、上行编双下行编单 8、站内道岔划分单数号和双数号的分界线一般用( )。Ppt第一章第四节
A、车站中心线 B、站台中心线 C、信号楼中心线 D、信号机中心线E、车场中心线
2
9、铁路常用的限界分为( )。Ppt第一章第五节
A、机车车辆限界 B、超限铁路限界 C、建筑限界 D、铁路通信设备限界 E、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10、建筑限界包括( )。ppt第一章第五节 A、客货共线铁路(V﹤160km/h) B、客货共线(160km/h﹤V﹤200km/h) C、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 D、客运专线(200km/h﹤V﹤350km/h) E、货运专线
11、接触网的组成包括( )。ppt第一章第五节
A、支柱和基础B、支撑装置C、定位装置D、网络信号E、接触悬挂 12、线间距的设计要求有( )。Ppt第一章第七节 A、保证行车安全
B、保证工作人员作业安全便利
C、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D、在两线间装有行车设备
E、与正线间的距离还应考虑列车会让时会车压力的影响 13、决定线间距离的是( )。Ppt第一章第七节 A、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B、相邻线路间设置的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
C、车站平面布置
D、在相邻铁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E、线路上通行列车的速度 三、填空
1、铁路线路分为正线、段管线、 、岔线、特别用途线。P6 2、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 。P6
3、供列车进站到达、停车作业、客运乘降、技检(零摘列车的不停车装卸等)到发的线路的是 。P6
4、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 。P6
5、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的是 。P6
6、铁路基本限界包括 和建筑限界。P6
7、为完成以上的功能,到发线上要有专门的设备: (必有)、站台、横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等),根据作业需要选用。没有这些专用设备的车站线路不能充当到发线。ppt第一章第一节
8、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9、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的线路是 ppt第一第一节
3
10、供装卸作业用的线路,又称 ppt第一章第一节 11、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P6 12、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 P6 13、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是 P6 14、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 P6 15、旅客高站台高出轨面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16、旅客一般站台高出轨面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17、安全线与其他线路之间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18、调车场各线束间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19、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无列检作业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20、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有列检作业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21、对于高出轨面1250mm及以下的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 22、尽头式站线编号 应面向站房 从 开始编号。ppt第一章第一节 四、简答题
(1)、站线的类型。(4分) p6
(2)、决定线间距的因素。(5分) p10
(3)、车站设在曲线上的缺点。(7分)p39 (4)、线路种类。(5分)p6 五、分析题
指出下列车站各股道类型,并写出相邻线间距离。p7,附录2
4
一、单选选择题
1、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均依靠线路的连接与交叉设备来 实现,习惯上称这些设备为( )ppt1.2p13
A、道岔 B、股道 C、站线 D、岔线
2、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ppt1.2p17 A、6号 B、7号 C、9号 D、12号 3、对称道岔具有的优点是( )ppt1.2p13
A、增大导曲线半径,加长站场长度 B、减小导曲线半径,加长站场长度 C、增大导曲线半径,缩短站场长度 D、减小导曲线半径,缩短站场长度 4、常用的单开道岔有9号、12号、18号、30号以及( )ppt1.2p15 A、38号和43号 B、42号和43号 C、38号和42号 D、43号和50号 5、对称道岔有6号、6.5号和( )ppt1.2p15
A、9号 B、7号 C、12号 D、18号
6、道岔几何要素中“q”表示( )ppt1.2p15
A、从尖轨始端之道岔中心的距离 B、从基本轨始端轨缝至道岔中心的距离
C、尖轨前基本轨长 D、从道岔中心至辙叉理论尖端距离 7、用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下列图中对称道岔是( )ppt1.2p15 A、 B、 C、 D、
8、 用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下列图中单开道岔是( )ppt1.2p15 A、 B、 D、 D、
9、 用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下列图中三开道岔是( )ppt1.2p15 A、 B、 E、 10、
1.2
D、 用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下列图中交分道岔是( )ppt1.2p15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 第一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