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移动农村信息化研究
运营商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动 誉度较高,用户接入网资源相对匮乏 电信行业监管政策XX移动的业务量和用户产认知度高; 移动业务领先; 渠道实力较强 将更趋公平; 生分流; 农村电信资费优惠联通、电信对农村市场的重政策即将出台 视程度加强 非对称管制的扶主要业务市场占有率国家一系列惠农政XX移动的快速发展、电信小湛 持; 较低; 策,将触发农村潜灵通发展和3G牌照的获取将严重分流XX联通的业务江 全业务经营许可 用户ARPU值比竞争对在的通信需求; 联 通 手低; 移动业务持续平稳量和用户; 移动、电信加强对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渠道管理能力较弱; 增长; 盈利能力不强 有低价优势 本地网接入资源业务以传统话音业务国家一系列惠农政XX移动、XX联通的业务发展丰富; 为主,缺乏高利润业策,将触发农村潜很快; 在的通信需求; XX移动、XX联通等运营商大湛 品牌知名度高; 务; 江 固网和数据网方移动品牌形象有待提将获得移动业务经量分流其固定话音业务量; 电 面优势明显,为高; 信 将来的多重打包渠道实力较弱; 业务提供了网网络质量较差 络、业务基础 营许可; 小灵通业务的发展为移动运营市场转变绑定第一批用户 移动业务牌照发放不确定
2.1.4 发展环境总体研判
XX移动在农村移动通信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业务、网络、品牌、渠道等竞争优势,面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机遇。但同时受到来自联通、电信追赶发展对移动业务和市场分流的威胁。
2.2 XX通信行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市场环境将
16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XX移动农村信息化研究
有极大的改善,农民收入将有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的释放,农村通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各大运营商都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发展力度,纷纷推出具有各自优势和特色的农村通信信息化产品。
1、XX移动
XX移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落实省公司“八项工程”、“信息服务进农村”的战略方针,以公司“四进村”(科技、教育、法律、医疗)的战略部署为中心,与XX市信息产业局、XX市农业局紧密合作,开展了“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活动主题的系列巡回讲座、建设新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农信通”和“水产通”短信应用推广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通过与市委市政府、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指导和合作,以“送科技下乡”为目的,以推广各种农产品的种养殖技术现场分享和“农信通”业务的“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列活动,在广大农村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获取了农村客户对农业方面知识有着强烈求知欲、信息化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市场信息,为XX移动进一步发展农村信息化市场奠定了基础。
(2)以“四进村”(科技、教育、法律、医疗)的战略部署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首批标竿农村信息化示范点有4个,其他农村信息化示范点31个,在大型乡镇营业厅建设农村信息化体验点13个。对于选中的示范点,XX公司围绕信息化“四进村”完成了以下建设:
? 铺设光纤传输,建立光纤直放站和小区短信系统;
? 建设电脑培训基地;建设当地的信息化示范学校,安装电子白板系统实
现远程教学、推出“校讯通”短信业务,在当地学校安装“校讯通”报安刷卡终端机; ? 通过光纤直联互联网;
? 安装“农村信息机”终端并推出“农信通”、“水产通”短信业务; ? 在有条件的当地卫生院建设远程医疗系统; ? 建立法律短信平台并推出“法律在线”短信业务。
17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XX移动农村信息化研究
? 进行农业信息化培训活动21场,培训农民上万人。
XX移动2006年发展农信通体验用户36万、收费用户2.4万。2006年6月推出的本地产品“水产通”,至2006年底发展用户8000户。
2、XX联通
XX联通农村信息化方面产品和开发力度较弱,主要是移动语音。 3、XX电信
XX电信农村信息化方面主要是光纤到村口、宽带进入经济较发达的村镇。 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总体研判:XX移动有充裕的资金、较强的发展能力去开发和拓展农村信息化市场,同时政府在政策、信息源建设等方面也给予了较强的支持,目前已经在新农村信息示范村和点、农信通、水产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联通、电信忙于传统话音市场的经营,无精力顾及农村市场。因此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政策支持下,XX移动通过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实现农村信息化业务和市场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带动话音市场的发展,二是通过协助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企业形象,为农村的发展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2.3 XX移动农村信息化今后发展思路和目标
以农户信息需求为导向,推出以中国移动农讯通为统一品牌的各系列产品。 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发信息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信息化巡回讲座、农民信息化培训、信息化体验活动,把农信通用户群做大,打响农讯通品牌。
围绕“科技、教育、法律、医疗”四进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XX移动农村信息化研究
第3章 XX移动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
245信息化需求分析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信息化5农村信息化运营移动信息化服务业务解决方案业务解决方案?价值链分析?总体运营模式?信息源建设?基础建设?运营服务?市场营销??农民生产和生活特点?农民生产移动信息化需求分析?乡镇企业?龙头企业?散户?生产信息化?甘蔗?对虾?生活信息化?村务?农民生活信息化需求分析?农民43?成功关键因素分析?关键点?关键举措6业务选择及市信息化业务场细分实施规划?生产信息化业务选择及市场细分?种养技术?市场价格?农资农机?2007年?2008年?2009年
图3- 1 解决方案逻辑图
3.1 信息化需求分析
3.1.1 XX地区农民生产和生活特点
3.1.1.1 XX地区农民生产特点
1.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
XX市地处泛珠三角区域的南部地区,为全国四大热带地区之一,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2.7-23.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17-1802毫米,作物生长迅速,生长期长。二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XX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滩涂广阔,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全市海岸长1556公里,浅海滩涂面积达734万亩,海洋鱼类有520多种,虾类28种,贝类47种。盛产的对虾、珍珠、鲍鱼、膏蟹、牡蛎以及名贵鱼类享誉国内外。
19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XX移动农村信息化研究
三是拥有平坦肥沃的土地资源。全市土地面积12470.5平方公里,耕地692.4万亩,林地439万亩,土质属砖红壤和砂砾土,适宜发展优质果菜和各种热带、南亚热带作物。
2. 农业结构日趋合理,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XX市根据全年光热资源充足,土地、海洋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搞开发性农业生产,发展特色农业、海上农业和“三高”农业。构建六大农业产业链,抓好农业基地建设,已建起粮食、糖蔗、花生、外运菜、水果、速生丰产林、红树林、热带作物、南药、花卉、雷州黄牛、徐闻山羊、对虾、珍珠、鲍鱼、牡蛎、扇贝等各具特色的商品基地。
蔗糖生产谱写新篇章,2005年全市糖蔗播种面积149.95万亩,比2000年增10.40万亩,增长7.5%,亩产4955公斤,比2000年提高521公斤,产量743.09万吨,比2000年增124.35万吨,增长20.1%,年均增长3.7%。
水果、蔬菜和水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水果生产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全市水果年末实有面积133.01万亩,总产量150.89万吨,比2000年增产57.3万吨,增长60.8%,年均增长10.0%。蔬菜生产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蔬菜生产成为我市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200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6.32万亩,比2000年增长13.38万亩,增长8.7%;产量211.96万吨,比2000年增42.54万吨,增长25.1%。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84.78万吨,比2000年增长80.9%,比2000年增11.14万吨,增长15.1%,年均增长2.9%。对虾加工出口量居全国首位。(XX统计年鉴2006)。
畜产品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成为全省最大的活牛出口基地。 3.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目前,XX市农业生产仍然是“靠天吃饭”的状况,气候条件对粮食及其它农作物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XX地区多重大台风、雷雨天气,且近年灾害天气有逐渐增多趋势。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全市900多公里江海堤围任有800多公里没达标,雷州半岛干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3.1.1.2 XX地区农民生活特点
1. 农业大市
XX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2005年XX市农业人口525.9万人,占总
20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移动农村信息化(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