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大模块
定义判断:一定不要主观臆断,要相信所给我们的定义一定是正确的。 入手一: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和案例中的关键词,舍去无用的多余的信息。
例如: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自己行为和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
A.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B.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问的行为秘密的权利 C.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人来源秘密的权利
D.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解析:选项A的关键词是“贪污”等违法的事项,所以排除。选项B中的关键词是“犯罪嫌疑人”,所以排除。C中的关键词是“涉嫌贪污犯”也可以排除,只有D中的“已婚官员”、“不承认”、“婚外恋”三个关键词证明了与上述的定义内涵一致,是正确的选项。
入手二:根据逻辑推理分析总结。
例如:根据语言学习的顺序,把最先学习并使用的语言叫第一语言,把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叫做第二语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是( )。 A.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同时学习汉语和日语 B.中国学生学习了英语之后又开始学习法语 C.中国学生出国后同时学习英语和法语
D.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
解析 选项A中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无法推出哪个是第二语言,直接可以推出这不属于第二语言,是正确选项。其他的三个选项都可以推出是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的。
类比:看题干所给的词组之间的关系,但所给选项间关系有时相近,这时要可以从顺序、同性词、语法等角度入手。最重要的是审题清楚。
类比十四种类型: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16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题】山野:猎手 正确选项为( )。
A.生猪:工厂 B.教室:学生
C.农民:阡陌 D.野兽:旷野
解析:答案为B。山野和猎手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选项只有教室与学生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故选B。
5.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例题】水果:苹果 正确选项为( )。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
解析: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6.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 【例题】绿豆:豌豆 正确选项为( )。
A.家具: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答案为D。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C,其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7.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 【例题】芙蕖:荷花
正确选项为( )。
A.兔子:月亮 B.住宅:府第 C.伽蓝:寺庙 D.映山红:杜蘅
解析:答案为C。因为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而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
8.事物的出处与事物 【例题】稻谷:大米
正确选项为( )。
A.核桃:桃仁 B.棉花:棉子 C.西瓜:瓜子 D.枪:子弹
17
解析:答案为B。因为稻谷是大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子的惟一来源。
9.工具与作用对象 【例题】剪刀:布匹 正确选项为( )。
A.玻璃:门窗 B.锯子:木头 C.衣服:缝纫机 D.门窗:玻璃
解析:答案为B。剪刀和布匹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四个选项仅B项符合。
10.作者与作品
【例题】罗贯中:三国演义 正确选项为( )。
A.宋江:水浒传 B.鲁迅: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 D.吴承恩:西游记
解析:答案为D。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是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宋江是《水浒传》中人物,少年闰土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长恨歌》是白居易作品,故仅D项符合。
11.物品与制作材料 【例题】书籍:纸张
正确选项为( )。
A.毛笔:宣纸 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大炮 解析:答案为C。
12.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例题】作家:读者 正确选项为( )。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解析:答案为A。作家与读者是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选项中仅A符合。
13.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例题】猪八戒:西游记 正确选项为( )。
A.水浒传:林冲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红楼梦:林黛玉
解析:答案为C。猪八戒与西游记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四个选项中,A、D次序颠倒,B项《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作品。
14.特殊与一般
【例题】馒头:食物
正确选项为( )。
A.食品:饼干 B.头:身体 C.手:食指 D.钢铁:金属
18
解析:答案为D。馒头与食物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四个选项仅D符合。
图形推理解题50项思路: 1.大小变化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 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
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
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
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 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
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
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 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
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 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 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
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 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 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 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19
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
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 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 45.图形每行空间数相同
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 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
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
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
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内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内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
第五大模块: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曾经拜读过某图的宝典,整体来说不错,也算受益匪浅,现在书已经不在我手里了,转交给别人了。方法很多,但实用性较高的还是那几个。最主要的还是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运算速度。单纯的套速算技巧,并不是个明智之举。窃以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曾经用不熟练的差分法和直除法来比较两个分数都很大的数运算速度,结果直除法更快,但这也是建立在差分法不熟练的前提下。所以多种速算技巧我倒觉得都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下,但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具体见共享文件)。
一、直除法:跟估算法大同小异,简单明了,比的就是运算速度。还有根据选项来判断运算的精细程度,算到第三位能确定答案的,我们就不需要算出3+后的数了,当然有时也要巧用倒数来比较大小。 二、差分法: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大的数字(大分数)和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字(小分数)两者之间的比较,一般在分子很分母数字相差不大的时候才会运用这方法。具体:
大、小分数的分母、分子做差得到的数字(差分数)代替小分数和大分数进行比较,对应结果: 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理解该原理:小分数(溶液)加入差分数(溶液)后得到大分数(溶液),没有差分数(溶液的话),小分数和大分数(溶液)是相等的。所以差分数溶液(大)时,大分数就大于小分数(溶液)。同理,大分数小于小分数。
三、 一些数算技巧:/5=*0.2 /25=*0.04 /125=*0.008 *1.5=*(1+0.5) *9=*(10-1) *11=*(10+1) 四、增长率:(理解情况下记忆) 1、......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 r2
出自:r=(1+r1)*(1+r2)-1=r1+r2+r1* r2
.2、......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A/(1+r)约=A/(1-r) (此时值变小了,特别的r越小,误差越小)
出自A′=A(1+r)*(1-r)+r^2,所以 r越小,误差越小
3、........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约=(r1+r2+.......+rn)/n(此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务员考试 诸多经验贴汇集 很有用的(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