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务员考试 诸多经验贴汇集 很有用的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2上半年,小美的三地公考经(附上之前的面试真题帖

发表了这个帖子后,很多人站短我问我: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了,为什么还是提高不了?亲,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而且各人深入的程度不一样、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不一样,怎么能完全复制到别人的结果呢?更何况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我的语言功底的确比数学功底好,所以我只能采用自己的办法,如果你的数学不弱,为什么还要死板硬套我的办法?坛子里有不少大神是通过走数学题的道路成功上岸的,他们一再强调不能放弃数学题。但各人情况不一样,请大家自行斟酌,不要问别人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复习路子。

有人列出自己的参考书籍,问我这些书好不好,要怎么下手做,抱歉我真的没法给回答,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只做了自己买过的书,其他的参考书一律给不了参考意见呢。

不要指望看一个帖子就可以通过考试,关键是吸取别人的精华化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风格,走适合自己的路子,才能取胜。纵观大神成功上岸的经历,无一不是沉淀下来努力钻研,哪有人天天追着人问自己下一步、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说话犀利了一些,但是句句真言,大家莫要拍砖认为我的语气狂妄。真心说一句:考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最终只能靠自己!) ———————————————————————————————————————————— 我参加了2012年湖南省考、深圳市考和广东省考,三试皆中(其中湖南省考放弃了面试环节,深考和省考过了面试)。当我至今还沉浸在对幸运的感慨、恍若梦中时,2012年下半年深圳市考和2013年国考已一一举行。在上半年的复习中,我花了整整两个半月的时间脱产复习,在坛子里看帖、提问题、发站短给大神,得到了前辈们和战友们的无私帮助。上岸后本想立即写经验贴抛砖引玉,奈何工作真心忙碌,加上人的惰性,一拖再拖。直至昨日一朋友Q问“说好的经验呢”,我才惊觉2013国考都已公布成绩,再不及时写帖子就过时了。 个人情况:本科毕业,不折不扣的文科女生,学校是那种遍地开花的211里面很不起眼的一个。2008年毕业后一直在小企业打工,深受民营老板剥削和压榨,2012年上半年考公。

复习场所:广州某出租屋。

复习时长:2012年3-5月全脱产复习笔试,约两个半月;面试复习时间为周末或节假日,深考省考面试复习时间共约10日。

复习心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虽然家人寄予厚望,但自己听多了公考如何如何难考的例子,从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即使有三次机会。在复习时我常觉得这只是做给家人看的戏码,复习了去考了落榜了,看,没话说了吧。

复习书籍:(注:很多朋友站短我问我这个书行不行,那个书行不行,但是抱歉,我全程只用过以下的书籍,其他参考书因为时间问题都没有读过,甚至深圳市考的那本所谓《公共基础知识》我也从未看过,所以朋友们不要再问我参考书的问题啦,我只说我用过的)

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详解(中国铁道出版社) 优点:收录的试卷时间比较靠前,我买的那本里面的真题是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头几年的行测真题中仍然保留了“找病句”的题型,虽然2012年的广东省考已经不考找病句了,但是2012年的深考仍然有这种题型。病句的类型无非就那么几种,我觉得吃透了广东省前几年的真题就足够应付深考。 缺点:少许数学题的参考答案解题思路复杂死板又费时,少许语言题的答案不正确。 2).中公教育·2012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优点:参考答案正确度高,解析符合逻辑。 缺点:收录的试卷没有铁道版的多。

3).2012华图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用书---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1

优点:在试卷收录方面能与中公版互补。

缺点:参考答案正确度没有中公版高。

4).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资料分析

优点:当成题库练习。基本上隔天练习四篇,因为数学基础不好,严格按照20分钟的时限练习,超时就停笔。

5).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判断推理 优点:当成题库练习。

6).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数量关系

优点:分篇章讲解数学计算题,各个击破。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练习了其中几个章节,掌握了一些非常基础的计算题,如植树问题、路程问题等。 7).2012年公务员考试樊政讲申论(樊政) 优点:范文多,结构比较严谨。

8).2012中公版广东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申论 9).湖南省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10).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行测复习思路:跟大多数文科生一样,我的数学功底不好,大一勉强学完微积分后再也没碰过数学,行测试卷上的数列排序题刚开始做时毫无头绪,计算题和资料分析题只能靠死算。复习时间有限,只能尽量补长板,剩余时间才用来补短板。我把复习行测的时间2/3都放在语言、逻辑题等上,加上文科生的语言能力本来就比数学能力好,做语言、逻辑题等时很容易找到成就感,所以我在语言、逻辑题等上花了很多精力。

刚才已经列出了我所有的笔试复习资料,可以看到没有一本是模拟题(除了当做题库的三本书,但即使是那三本书也基本是收录了各省的真题汇编而成),全是真题。我奉行“真题即王道”的原则,这一原则还是我去年一个考上湖南公务员的朋友告诉我的,她当时也是只做真题,反复琢磨真题,最后一举成功。刚开始我听到她这个建议时,还将信将疑,觉得真题就那么几套,就算每天一套也就一个礼拜搞定了,有什么好反复做的呢?实践证明,在我脱产复习的两个半月中,我只花了3天的时间写申论,其余时间全部用来钻研行测真题,时间仍是比较紧张的。铁道版、中公版和华图版的三套行测真题是精做精读的。我先做了铁道版的真题,每天早上起来做一套,掐着时间点做。在准备公考时我一直以广东省考为目标,广东省考行测时间为1.5小时,所以广东省的行测真题我都限时1小时15分钟,到了时间做不完就停笔,当做考试结束。如果是做湖南省和国家的真题,我也是提前15分钟结束做题。这样掐时间点的好处是可以知道自己在考场上究竟能完成多少题,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选择哪些题需要放弃、靠猜测答案。很多人在做真题时随着性子做,慢腾腾一直做完才罢休才开始对答案,正确率是上去了(尤其是数学题)但没有实际意义。做铁道版真题时,上午花一个多小时做完真题,立马核答案,在试卷上做一个订正,着重熟悉解题思路,知道答案的由来。第一轮真题做完后,停了两天,总结自己在做题时的状态,也慢慢确定了“抓语言、逻辑题等,放数学题”的备考战略。

第二轮行测复习,我用中公版的真题,方法和做铁道版时一样,掐点做。由于做铁道版时是初进入复习,还不在状态,很多做错的题没有往脑子里去,参考答案的解题思路也没有融入脑中,所以在做第二轮时,仍旧有一些老题目做错。没关系,继续订正。第二轮的订正过程比第一轮细致,我把做错的题全部誊在word文档里(亲,万能的QZZN有各省历年真题,可以下载到电子版,所以错题可以copy+paste,不用傻乎乎地手打噢),在错题下写明自己选错的选项,把参考答案的解析抄上去,再琢磨琢磨,如果有自己的心得也一块儿写上去。

第三轮行测复习,用的华图版的真题(我用哪个版本的真题顺序无参考性,只是买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但铁道版的收录真题年份较早,所以放在第一轮做是比较合适的。在做第二轮、第三轮真题时,

2

中公和华图收录的真题年份比较晚,05年和06年的题我都是自己上网去下载了,又重做)。方法照旧,掐点做。这一轮应该对做过的真题印象深刻了,很多题目都不用看完所有选项就知道参考答案给的是哪个,但是我仍然坚持每道题都认真审题、抠字眼、找答案。在这一轮的订正中,我发现三个版本的参考答案有不一致或者解题思路不一样的地方,这时应该细扣,仔细思考哪个版本提供的解答是正确、符合逻辑的,最终予以采用。

这三轮做完,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我基本是每天早上十点完成掐点真题练习,剩下的时间就是订正。但我只订正语言、逻辑题等。数学题部分我在下午剩余的时间和晚上通过三本题库来做专项训练,比如隔天一次的资料分析(四篇限时20分钟),几天学好一个数学计算题的类型等。

第二个月里,我只研究订正过的语言、逻辑题等,同时利用头一个月打下的薄弱的数学基础开始订正、学习真题里所有的数学题。我把言语题、逻辑题等订正过的题目反复琢磨,我发现这几年的真题里,很多言语题和逻辑题的出题方式和答案设置方式有共通之处,换而言之,出题人要考察的点有共同处。这个阶段,要投入全部的身心,转动早已生锈的大脑,逼自己坐在桌前一个字一个字扣题,即使这题你已经看过十几次,还是要不停反复琢磨,“这道题好像和那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如果我是出题人,这道题我肯定想问这个”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各个题之间窜来窜去,在我的脑子里活跃。有时候研究烦了,倒在床上继续拿着打印稿想解题思路。慢慢的,竟然也有一种通了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在语言、逻辑题等这一块儿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了。在数学题方面,虽然我没有投入同等的精力,但每天都在练习,没有放弃。该背的规律和法则仍旧要背诵,资料分析就算是死算也一直每天四篇坚持着。 后来打算先考湖南省的练练笔,就做了湖南省和国家的真题。虽然我只精做过广东省考的行测真题,但感觉一通百通,把广东的几套真题烂透在肚子里之后再做湖南和国家的题,感觉都差不多。争分夺秒做完湖南和国家的真题后,我就奔赴长沙参加了421联考。后来5月初深圳市考,我又继续跑去练笔。深圳市考的真题我没看过,很多坛友抱怨的“找病句”题型因为练熟了广东省考05年和06年的真题,我也毫不发憷。晃悠悠到了广东省考那天,行测考试,开卷先做自己有把握的语言题和逻辑题等,再做资料分析,最后做计算题什么的。

申论复习:

三次笔试,我都是写的议论文,分数竟都一样是68分。说实话,考申论有点吃老本+碰运气的成分,自恃高中时文字功底还可以,加上自己又懒惰,我在申论上基本没花时间。虽然买了樊政的书和一本中公版的申论真题,但从头到尾也只动手写了5篇文章,书也没看几页。但是我每写完一篇文章都会拿来与参考答案对比,分析自己的缺点。很多人说参考答案是套路化、模板化,评卷人不会喜欢,但我倒是觉得参考答案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结构工整、逻辑严密、用词规范。关于申论,我的分数不高不低,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大家多去借鉴坛子里各位大神的经验。唯一要提示的,是必须动手写。

面试复习:

如果没记错,421湖南联考的笔试成绩是最先公布的,146+,笔试第二,录取一人。当时在网站上查到排名时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运气来得太突然。后来深圳紧接着也出成绩了,133+,排名第三,录取一人。深圳的面试时间距离笔试成绩公布时间好像有十天左右。那时广东省考的成绩还没公布,为了保险起见我决定参加深圳的面试。

听了太多面试萝卜的故事和传说中必须要露出额头参加面试之类的规矩,我不知该如何下手准备面试,打给几个上岸的朋友取经,他们说得轻巧,叫我要对自己有信心、他们看好我云云,都不靠谱啊!!!当时也上坛子里找了很多人的面经,四处站短人家问要不要参加培训班,通过多方咨询,决定报一个入门班,听两天课摸清门道,再自己练习。当时也是在一个坛友的推荐下找到了DB老师的培训班,听了两天课,受益匪浅,仿佛浓雾散去。后来又参加了DB的yati班,一天时间。其实yati这种事并不可信,但好处在于多听老师讲解题思路,自己的思路也会开阔一些,尤其是我这种毫无机关工作经验的人。这

3

个培训班还举办了一个几天的集训班,参加者都全封闭培训,在里面背诵大量的各省面试真题答案,另每天搞几次实战模拟。但由于囊中羞涩,我没有参加。我参加的三天培训共计花费900元,主要是面试入门,了解基本的面试礼仪,整个面试的流程。老师讲了很多深圳面试真题的解题思路,帮我打开了思路。结束培训后认识了一个参加集训班的朋友,请人家吃了一顿饭,把他在集训班里的资料(全部是各省面试真题答案)复印了一份。我花了五天的时间在出租屋里背题、答题,严格按照面试的时间控制自己的答题时间,先自己试着从头到尾答一遍,然后再背熟参考答案。自己答题时,我会用手机录音功能录下自己整个答题过程,然后再回放听,不停地改善自己的答题语速和声调等问题。在五天里,我背完了集训班的所有真题和自己参加的三天培训班里所有的题目,应该也有两百道左右,其中一百道背得滚瓜烂熟。很多人觉得培训班是骗钱,老师讲课都是套路,在面试时也派不上用场。我承认市面上的培训班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能有一个好的老师帮你打开思路、调整面试思维,对应试而言非常重要。广东省考面试通过后,我曾帮一个朋友训练面试,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我念题,她答题。她没有经过任何面试的培训,只是一味自己找题目练习,也没有参考答案纠正自己的答题思维方式,结果答得一塌糊涂。我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花钱去参加培训,而是应该去研究真题的参考答案,从中找到面试的思维方法。 很多人觉得背旧题没用,我倒是觉得背旧题的答案照样能拓展人的思路,而且脑袋里装了这么多金句,面试时若能用上一两句便是亮点。深圳面试时,我就用到了自己背的两句论语中的句子,说出口时便明显感觉考官对我的回答很有兴趣。

除了背诵现有的题目答案,我还找了近期的热点话题,试着自己作答分析。自己当时准备了“最美文化现象”、“市长骑车送女上学”、“崔永元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扯皮事件”……大约十来个话题,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在本子上。广东省考面试时有一道题竟然真的是关于“最美现象”,我没那个好运气抽到这个题,看到有的考场考生碰到了这个题目。我想,如果我幸运地答到这个题目,肯定可以将自己原先准备好的答案原封不动答给考官听,成绩自然也会更胜一筹。

深圳面试成绩出来,翻盘成功。广东省考的成绩也下来了,136+,于是又开始准备省考的面试,同时也拒绝了湖南省考面试的机会(毕竟有深圳市考的位置垫底了)。在准备广东省考时,我整个人进入疲惫状态,没有再做任何准备,浑浑噩噩看了几天电视剧就去参加面试了。好在之前准备深圳面试时下了苦工,准备的东西还在脑子里,有惊无险通过了面试,拿到了唯一的通关资格。

PS:有人问我面试紧张怎么办,怎么克服。其实这种心理很正常,无需太过担忧,面试胜出的一般是两种人:心理素质很好不怯场的;肚子里有货可以啪啦啪啦说的。你要是两者兼有固然无敌,但大多数人能达到其中一条就已经注定胜利。我背了几百道题目才勉强能往外说点东西凑时间,我也是容易紧张脸红的人呢~不要太把紧张当回事儿,都紧张这么多年了,估计这一下子也改不了,不如多点时间准备肚子里的货。

TIPS

关于面试的公平问题:我出身普通家庭,无权无势,也没有背景,参加了深圳和广东两场面试,都是极好的职位,照理说应该是萝卜坑,但我感觉很公平,至少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被黑的事情。省考面试我的成绩排名第二,最后是靠笔试的优势最终胜出。上培训班时,老师跟我们说,虽然有萝卜存在,但我们要在笔试时就把萝卜PK掉,绝大部分萝卜都会死在笔试的战场上。大家既然选择了考公这条路,就应该相信公考的公平性,如果在备考时为了公平与否纠结半天,不如不考。

面试服饰:作为女生,什么必须要露出额头啦、不能披着头发啦都只是传说而已,只要发型整齐、头发清洁就可以了,不要东一缕西一缕就行。在面试时切忌用手撩拨刘海或者甩头以甩开刘海,也不要一直推扶眼镜框。着装方面,颜色素雅的衬衫(不要太多花纹)搭配西装裤、西装裙就很好,天气冷可以加一件与下装同色的西装外套。我在面试时看到一个女生穿的白衬衫,颜色泛黄不说,且布面印有hello kitty的小图案,当时就觉得真心要给这个女生跪了~亲,你是来当公务员的,不是喜欢穿一身猫头的女学生好么?关于妆容,如果习惯了化妆的女生可以化淡妆。不习惯化妆的女生可以用BB霜和唇彩适当提升自己的神采,抹BB霜时要把脖子也抹上哦~

4

后记

在我备考的过程中,虽然瞻前顾后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我一直鼓励自己要争取机会,要给自己选择工作的权利而不是被迫工作,所以才有了考三个地方的公务员的事情。有人或许会认为我占坑太多,但我只是给了自己三个选择的机会而已,更何况湖南省的职位我直接放弃了面试,深圳的面试虽然过了但最后也已传真告知对方放弃录用(听说对方单位已联系第二名准备替补录用)。最后我选择了广东的这个职位,并不是说湖南和深圳的职位不好,在报考时我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基层工作经验报考,三个职位都非常响当当,但由于个人喜好,我最后还是留在广州工作。

进入了公务员行列后,几个月里见识到很多也迅速成长,我想说明白几个问题:

1.公务员行列里的确有喝茶看报过一天的职位,但过半数的厅级单位公务员仍然非常忙碌,甚至经常加班。不要抱着过逍遥日子的念头来考公,如果上岸后发现单位的忙碌程度和传说中不符,自己会很难接受的。我现在的单位就非常忙碌,曾经有试过连续三周没有休息一天,不算加班费哟,晚上加班回家打的不给报销车费哟,亲~

2.广东公务员的工资构成现在已经比较透明了,省直单位除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基本没有外快,也没有奖金(只有年终双薪)。省直的工资和深圳市的工资差距比较大,但是深圳的房价比广州的房价也多很多呢,所以大家在选择时要考虑好,知足者常乐。

3.如果你抱着当官发财的目的考公,不要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哦,亲~现在厅级单位里面人才济济,哪里就轮到你上位?!科级不算官,处级也要看单位才行呢!绝大部分公务员还是按部就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本职工作,生活安稳到退休。

4.不要把上岸当作奋斗的终点。人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和精神,就算手捧所谓的公务员金饭碗那又如何?如果在体制内浑浑噩噩混日子安心等死,离开了公务员队伍你还能做什么呢?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周围的同事,哪一个不是高学历又能干?要不断加强学习,发展技能,哪怕你说自己爱好园艺,对植物特别了解都行。

本城管来谈谈这次联考行测85+的经验

本城管行测复习了半年,一天1-2小时左右,做题3000左右吧,二三十套题的样子。

基本经验: 第一,平时做题不要卡时间,考前卡时间是检验水平,但平时做题就要会举一反三,因此一套真题,我经常要做3小时以上,看了答案后仔细推敲,一套题搞下来少则5-6小时,多则 8-10小时(一套题看3-4天消化)

第二,凡是做真题时感觉好像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重视,因为这就是各地考试的常考点,只不过换个问法,万变不离其宗。

第三,分块做题以免做题疲劳,这三天我做言语,那三天做资料,再三天看看常识这样换。

第四,主要做国考题和省考真题(主要是山东、江苏、浙江等单独出题)以及联考题。题不在多在于精。

第五,如果这些真题换个花样问你你经常一下子反映不过来或根本就反映不过来,说明你没有吃透真题,请给这样的题自己从多个角度来出题考自己,以增强敏感度。我今年就有个水管数学题一下子没有反映过来,以前真题考过蚂蚁爬水管的,完全一样的套路,熟练的人30秒就可以秒杀。可惜我出考场才想起来。当然我说的吃透真题也只是基本吃透,毕竟历年真题那么多,想完全绝对的每个题都立刻反映过来确实很难,但起码要保证95%的立刻反映敏感度

第六,有些说做了10000题,20000题(甚至每1-2天都一套题坚持了做半年的那种)结果还是没有相对整体考分提高多少的同学,请自问你做了这么多题,随便抽一题出来,你能立刻反映过来吗,你能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务员考试 诸多经验贴汇集 很有用的在线全文阅读。

公务员考试 诸多经验贴汇集 很有用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33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