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和专业培养人的_________.
6.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7.我国教育内容由_________构成. 8._________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9.体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
10.关于教学的任务,_________教育派主张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11.课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体育活动,_________,艺术造型和文学影剧欣赏活动.
12.教育行政管理具有_________,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 13.学校评价的内容包括多方面,但其核心对象是_________. 14.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_________途径. 15.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_________和信息. 16.奖励的具体形式包括赞许,表扬和_________.
17.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反馈性原理,民主性原理和_________. 18.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_________的过程.
19.尽管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却是社会的_________.
20.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_________.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命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2.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3.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4.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5.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不能听任学生自由地独立自主地活动,教师必须时时紧紧跟着,以防出现差错.
6.新形势要求学校思想品德工作必须把重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7.教学具有教育性.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10.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4.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5.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6.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7.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8.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民主性
9.\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0.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辅助形式有 A.复习课 B.小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练习课 E.现场教学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是 A.自愿性 B.独立性 C.超前性 D.广泛性 E.随意性
3.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A.最优化原理 B.民主性原理 C.双向性原理 D.反馈性原理 E.整体性原理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 A.德育过程
B.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过程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D.受教育者思想内部变化过程
E.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 5.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
A.教育与人的发展成长相关,是人类自身发展成长所必须
B.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C.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D.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E.教育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五,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作简要分析.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生物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平均发展
3.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4.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谈话法\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论述题(本题10分.答案限400字以内) 试论学生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七,实例分析(本题10分.答案限600字以内)
\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的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同学一齐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请以德育原则作分析. 《教育学》考卷 第11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0(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②洛克的《教育漫话》 ③卢梭的《爱弥尔》
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0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①生物性 ②永恒性 ③历史性 ④阶级性
30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①幼儿教育 ②中,小学教育 ③高等教育 ④职业技术教育
40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①家庭教育 ②社会教育 ③学校教育 ④一切教育
50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①感知 ②理解 ③判断 ④创造
60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①宏观的 ②间接的 ③一般的 ④特殊的
70(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①课堂教学 ②复式教学 ③开放教学 ④电化教学
80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①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要求 ④教育影响
9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①高等教育 ②中等教育 ③职业技术教育 ④初等教育
100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②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③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④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10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①理论加实践
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③读书加劳动
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12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①基础教育 ②中学教育 ③中等教育 ④职业教育
13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①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②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③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④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40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①生物性和社会性 ②生物性和阶级性 ③历史性和阶级性 ④受教性和可教性
150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①参观法 ②实验法 ③演示法 ④练习法
160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①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②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③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④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70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 ①讲解 ②讲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