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东奇正建设有限公司 宝盛和煦名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在首层根据轴线设立坐标点作为平面控制点后,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必须在相应的位臵予留150×150mm与首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能保证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且放线孔不留臵在阳台、卫生间、厨房;避免以后造成漏水,不好修补

2、平面放样

(4)首先计算出各轴线交点在控制点所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供放样使用。 (5)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上按极坐标法放出各轴线交点,或利用控制点,在与所需放样轴线交点相互通视的地方测设若干转点作为临时控制点,然后将全站仪架设在转点上,以控制点为后视,按极坐标法放出各轴线交点。这些交点足可满足进一步细部放样的需要。

(6)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校核可改用其他放样方法(如角度交合法等),重新放样主要轴线交点,或测量相应轴线交点间距离。

10.03 水准点的引测和层高控制

1、本工程水准点的引测必须用二等水准测量,确定水准测面的标高并与国家或城市水准点联测。水准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2、随着主体上升,高程控制工作可与平面放样同步进行。在工程开始时,先精确测定各个二级控制点的标高,将它们归化到各轴线交点设计标高所使用的高程系统,放样时可将全站仪设在二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可以直接测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功能,测出轴线交叉点与站点之间的相对高差,将标高传递至任一高处。

10.04 工程测量仪器的选用型号

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经过综合比较,主要选用以下测量仪器:1、全站仪:GTS—320(中文版)智能型全站仪;精度±2″,±(2mm +2ppm*D),主要用于控制网的测量与垂准测量。

2、垂准仪:PL—1J激光垂准仪,精度向上±10″,向下±1″。

31

广东奇正建设有限公司 宝盛和煦名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经纬仪:DT—110L激光经纬仪,精度±5″。 4、水准仪:AT—G1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0.7mm。 5、扫平仪:RL—H自动安平激光扫平仪,精度±10″。

10.05 建筑物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引测的水准点为基准点引测,该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水准点固定方式见图(见图)。

2、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保证观测点上能垂直臵尺,通视条件良好,本工程采用燕尾形观测点。

3、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4、沉降观测与工程的位移、倾斜和可能出现的裂缝观测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工程竣工后亦需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大量资料直至稳定为止。

5、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成果处理,并输入电脑进行存档比较。 6、沉降观测作业中应特别遵守以下规定: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钢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第 11 章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本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守分区、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

32

广东奇正建设有限公司 宝盛和煦名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因淤泥具有流动性,淤泥不能承载挖掘机,使用自卸车运输淤泥上坡道时,势必造成自卸车后挡板被冲开,车辆无法运输淤泥。采用3台挖掘机倒运接力办法将淤泥倒运到场区东边线位臵,使用3台挖掘机不断的开挖晾晒淤泥,使淤泥干燥到不流淌时,再将淤泥外运。

1、基坑的分区分层原则

本基坑土方开挖可分为两大区域,即“中心区”及“周边区”,同时整体分成三层土方,每层土方高0.8-2米,即“第一排锚索以上土方” “第一排土钉以上土方”和“第一排土钉以下土方”。开挖土方时由“周边区”向“中心”方向退挖,周边区每层开挖标高至当层支护结构以下0.5米,保留宽不少8.0米作业平台,中心区土方开挖至第一排锚索或桩顶冠梁顶以下不少于500mm,于基坑中部铺设临时施工道路,保证下层土方开挖。开挖第二排土钉以下土方时,由“中心”向“周边区”对称掘进开挖,且先开挖距离出土口远的区域,并向出土口方向退挖,并于基坑中部二次铺设临时施工道路,保证基坑被动区卸载平衡有序。

2、中心土方施工原则

第一排锚索以上部分开挖方式可自由开挖,土层厚度2m,可不分层开挖,临时放坡坡比不小于1:2,挖机垫钢板行走;第一排锚索以下土方开挖沿边对称开挖(临时道路需保留段除外),且由出土口按先远后近的原则退挖,开挖方式为分两层挖深至基坑底设计标高,分层厚度分别为0.8m和1.7m,每层临时放坡坡比不小于1:2,边开挖边铺设临时施工道路。

3、周边区施工原则

土方周边区开挖时必须服从基坑支护对土方开挖的要求,并服从支护结构施工单位的指挥,绝对不允许超挖。基坑周边区必须分层、分段开挖,本基坑分四层开挖,逐层开挖,按预留中心岛式开挖,开挖按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中各层施工位标高进行分层开挖控制,等第一层放坡面层完成后开挖第二层,逐层

33

广东奇正建设有限公司 宝盛和煦名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开挖标高至基坑底,边挖边换填,并由“周边区”向“中心区”退挖,开挖时尽量采用跳挖,每次开挖多段,各段之间间隔10m以上,以便减少并控制基坑边壁变形。

4、出口通道布臵及坑边出土口加固

本工程出土口留在场地西南侧,往下斜向基坑中心区。出土口采用砖渣进行1-1.5米左右换土,道路宽8m。坡道不稳定时应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路基底加固,满足施工要求。

5、基坑土方开挖的几个控制性时间节点

(1)本基坑下部直立段土方开挖时间:应在冠梁龄期达到20天以上; (2)锚索下层土方开挖时间:下一层施工段土方开挖前,必须待上一层锚杆张拉锁定后,以及等上一层喷射砼面板养护24小时以上后才能开挖。

(3)土钉墙下层土开挖时间:应在土钉抗拉强度达到设计值80%后。 6、基坑底主体建筑桩基承台土方开挖要求:

(1)桩基承台土方开挖技术要求:本基坑设计已考虑到承台底区段,基坑坡脚边线附近承台开挖建议间隔跳挖

(2)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须对基坑支护剖面进行重新验算并补强加固: ①当基坑底以下已被积水泡软的情况,这些桩基承台基坑的超深开挖要求按控制变形的有支护开挖方式施工,另外提出专项承台基坑支护方案;

②当桩基承台难以跳挖而引起桩基承台相连形成较长范围的超深开挖时,一定要先通知设计人员对上部基坑边壁稳定性进行复核,必要时提出专门的承台基坑二级支护方案或对上部一级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设计修改。

7、淤泥中施工:基坑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时,为防止施工机械正常工作以及保护工程桩,必须换填1米厚的砖渣。

8、土方开挖施工组织指挥:基坑土方开挖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必须要有专人规划和指挥,周边区必须服从基坑支护对土方开挖的要求,并服从

34

广东奇正建设有限公司 宝盛和煦名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支护结构施工单位的指挥,绝对不允许超挖。

(1)基坑(槽)壁背回填当地下室承台砼浇好拆除清理木模完毕后,即可回填土方,但此时必须将基坑中边坡按0.3米高,分别修挖成台级,回填土方时应用重夯夯实。

(2)地下室地平回填地下室地面原土面标高较低,部分地方需回填土,为保证回填土质量,要求以0.2米厚分层回填,对堆放就地松土,必须按回填层厚0.2米进行翻堆夯填,夯填一定使用重夯夯实,顶层回应用小型震动夯压机来回夯压两遍;每夯一遍均要求甲方监理到现场验收,或排点取样试验,或灌水检验,均由监理工程师决定。

(3)、室外回填地下室外侧低于室外地面标高的段区和有防水要求的侧墙,均应用不夹碎石的粘土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为0.3米;槽沟周边可用重夯夯填,宽度大于2.0米时,可用压路机分层扎压。

第 12 章 基础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验收→承台、地梁、底板土方开挖→截桩→桩定位复核,如有偏位桩或倾斜桩,由业主委托设计处理→承台、地梁垫层底换填碎石、碎砖、配筋加厚垫层施工→桩芯砼浇筑→基础放线并验收→承台砖胎模施工→承台边土方回填(至地梁垫层底)→地梁垫层、砖胎模施工→地梁周边、底板土方回填→底板垫层施工→钢筋绑扎(含止水钢板)→集水井、电梯井、吊模等安装→底板砼浇筑。

第 13 章 地下室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以后浇带为界可以分成三个施工段,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5788.66m2左右,地下室墙、柱砼标号为C40,梁、板砼标号为C35。本工程竣工后,地下车库顶需回填土,所以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时应重点注意顶板防水砼、外墙防水砼及底板防水砼的施工。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16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