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9年中考化学分类专题:酸碱盐(100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09年中考化学专题:酸碱盐

1、(2009安徽芜湖)14.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氯化钠 ②食醋 ③碳酸氢钠 ④塑料 ⑤碳酸氢铵 ⑥硫酸钾

⑴蒸馒头、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中所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⑵农业是常用的氮肥是___________。

⑶用于制造雨衣、食品袋等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1)③;(2)⑤;(3)④ 2、(2009安徽芜湖)15.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 取废液少许,测得其pH为12。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SO42、Ba2、NO3、Na、OH、K+-

、CO32)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废液的pH为12,显碱性,所在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____;有三

-+

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3、K和__________。

--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42、CO32

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

+--

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SO42、CO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成立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我选择________同学的假设,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答案:[理论分析]:H+、Na+;[猜想与假设]:丙;Ba2+与SO42、CO32不能共存(合理即可) [实验验证]:甲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体放出; ③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或选用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 有气泡放出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SO42、CO32,甲同学猜想成立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可能还含有Ba2,乙同学猜想成立 +3、(2009安徽)8.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C )

A.稀硫酸 B.碳酸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2009北京)10.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 ) A.NH4HCO3 B.K2SO4 C.K2CO3 D.Ca(H2PO4)2 5、(2009北京)1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D )

1

A.食盐水 B.石灰石 C.浓盐酸 D.浓硫酸 6、(2009北京)2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7、(2009北京)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 ,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 吸收。 涉及的反应有:① 2NaOH+SO2====Na2SO3+H2O ② Na2SO3+SO2+H2O====2NaHSO3 ③ 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2009北京)25.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B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水溶解 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加适量稀盐酸 用水洗涤 C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加锌粒 加石蕊溶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点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 9、(2009北京)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 中盛放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答案:(1)Ca(OH)2 (或氢氧化钙);(2)CO2 + Ca(OH)2 ==== CaCO3↓ + H2O 验证CO2 与Ca(OH)2能发生反应;(3)关闭K时,B,通入的气体体积远大于A中溶液的体积,说明CO2和NaOH2.........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CO.......发生了反应。 10、(2009北京)33.(8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所示),让小组同学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2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 实验1:加水溶解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实验2:加酚酞溶液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部分实验现象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3:加稀盐酸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mL稀盐酸 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 实验4:加碘水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 滴碘水 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均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水溶解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液体呈红色 实验3 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体逸出 实验4 加碘水 变蓝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和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或____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 答案:(1)①>,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洗衣粉 淀粉(可互换位置) 水垢 纯碱(可互换位置);取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若有大量气体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纯碱;若无大量气体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水垢。 .........(或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大量气体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水垢;若无大量气体逸出,则第三................种物质是纯碱。) ...11、(2009福建福州)3.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B )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 )2 12、(2009福建福州)1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图8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

3

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预计现象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结论 _______的猜想正确。 _______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① NaCl ②氢氧化钠(合理答案均可);【实验设计】 ①小林;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③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合理答案均可);【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 13、(2009福建晋江)18.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 金?? 属性?? 由H 强?? 到?? 弱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_______。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_______。 (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答案:(10分)(1)(每小格各1分,共3分) ?? Mg ?? Fe ?? ?? Ag ?? 金属性由强到弱 (2)银(或Ag)(1分) (3)过滤;铁(或Fe)(各1分,共2分)

(4)Fe + H2SO4 = FeSO4 + H2↑;置换(各2分,共4分) 14、(2009福建龙岩)4.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B.都能被磁铁吸引 C.都能与氧气反应 D.都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 15、(2009福建龙岩)10.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下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C )。

4

16、(2009福建龙岩)17.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固体产物是NaOH, 而不是Na2CO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一:碱

实验二:(1)水珠(或水雾等合理答案均可) (2)Ca(OH)2+CO2=CaCO3↓+H2O

(3)①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等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9年中考化学分类专题:酸碱盐(100题)在线全文阅读。

2009年中考化学分类专题:酸碱盐(100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16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