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1-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等。

1、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熔融体结晶形成矿物的作用。 2、伟晶作用:是指形成伟晶岩及有关矿物的作用。

3、热液作用:是指从气水溶液一直到热水溶液过程中形成矿物的作用。 (二)外生作用

外生作用发生在地壳的表层。主要是在太阳能的影响下,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2、沉积作用:是指矿物和岩石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化产物,经水流、空气等介质搬运,并在地表适当条件下发生堆积的作用。根据沉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

(1)机械沉积:风化条件下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产物,被风、水流等搬运到河谷或水盆地中后因介质搬运力降低而发生机械沉积。

(2)化学沉积:矿物岩石在风化作用下遭受分解,其成分中可溶组分溶解于水形成的真溶液或沿断裂带上升的深部卤水等进入内陆湖泊、封闭或半封闭的泻湖或海湾后,在蒸发环境下,溶液浓度不断提高,当达到过饱和时,即发生结晶作用。

(3)一些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能从周围介质中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形成有机体和骨骼。生物死亡后,其骨骼等硬体部分可集中堆积形成硅藻土、介壳灰岩、磷块岩等及相应的矿物组分。

(三)变质作用

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等地球内部营力作用影响下,在地表下一定深度内已经存在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或矿物成分的改变,这一变化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4、按晶体化学原则,可把自然界的矿物分为哪几个大类?

答:根据晶体化学原则,自然界的矿物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大类:自然元素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第三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四大类:含氧盐 第五大类:卤化物

第八章 造岩矿物各论

一、名词解释

1、硅氧四面体:组成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sio4]配位四面体。

4-

二、填空

1、黑云母在晶体化学分类中属于 含氧盐 大类、 硅酸盐 类、 层状结构硅酸盐 亚类。

2、硅酸盐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分为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3、岛状硅酸盐的络阴离子形式为: [SiO4] 和 [SiO4] 。

4-

6-

4、基性斜长石包括拉长石 、 培长石 、 钙长石 等三种。 三、问答题

1、方解石和白云石有何相同点?如何区别方解石和白云石。

答:共同点:它们都属于三方晶系,都具有三组完全节理。高级白干涉色,一轴晶负光性,对称消光。

(1)根据晶形:方解石呈菱面体,复三方偏三角偏体,白云石呈菱面体,但常弯曲呈鞍状。 (2)双晶:方解石双晶常见,双晶纹平行于长对角线方向,白云石双晶少见,双晶纹平行于短对角线方

向。

(3)与盐酸反应:方解石与盐酸剧烈反应,白云石与盐酸不反应。

(4)颜色法(茜素红硅溶液+铁氰化钾):方解石(含铁)染红色,白云石(不含铁)不染色。 2、长石中可以出现哪些双晶类型,各类型有何特点,主要出现于什么长石中?

答:钠长石双晶:一般以聚片双晶出现。相间条纹光性方位相同,相邻相反。

卡-钠复分双晶:由卡氏双晶和钠长石双晶共同组成,卡氏双晶的两部分分别由聚片双晶组成,常见于斜长石中。

肖钠长石双晶:简单的接触双晶和聚片双晶组成,常见于斜长石中。

钠长石-肖钠长石复合双晶:钠长石和双晶和肖钠长石双晶组合,出现格子双晶,常见于斜长石或微斜长石中。

3、区别相似矿物:石英和长石,黑云母和普通角闪石。

答:石英和长石—石英晶体呈六方柱锥状,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7,镜下石英为无色透明,较光洁干净发亮,无解理发育,低正突起,一级灰干涉色;长石呈柱状或板状,断口为玻璃光泽,硬度为6左右,镜下长石较“脏”,往往发育各种双晶。

黑云母和角闪石—黑云母单体呈片状,解理面上有珍珠光泽,镜下呈现深褐色到浅黄的多色性,最高干涉色达三级顶,平行消光;角闪石为长柱状或针状,解理面上为玻璃光泽,镜下为绿色,有从深绿到浅绿多色性,最到干涉色为二级中部,斜消光。

第八章 岩浆岩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地壳深处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2、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

3、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4、反应边结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与熔浆继续发生反应,当这些反应不彻底时,在早先形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它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些结构称为反应边结构。

5、气孔构造:岩浆喷溢出地表后,在冷去过程中,岩浆中尚未逸出的的气体,上升汇集于熔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 二、填空

1、根据岩石中结晶部分(矿物)和非晶质部分(玻璃质)的比例,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三大结构类型。

2、在全晶质岩浆岩中,按矿物晶体外形轮廓的完整程度,可分为自形、半自形、他形三种结构类型。 3、岩浆岩中,按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将结构分为 斑状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似斑状结构等四种。

4、按照产状,各类岩浆岩分为喷出岩 、 浅成岩 、 深成岩 三类。

5、按照形态特点,整合侵入体的产状分为 岩床 、 岩盆 、 岩盖 等,不整合侵入体的产状分为 岩脉 、 岩墙 、 岩株 、 岩基 。 6、岩浆岩的喷发类型包括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熔透式喷发。

7、以火山喷出物产出形态及岩石特征为依据,可将喷出岩划分为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侵出相、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 三、问答题

1、岩浆岩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岩浆岩既然是天然岩浆熔融体生成的,因此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等方面有其区别于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独特之处。其主要鉴别标志如下:

(1) 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结构岩石。一般来说,凡具有玻璃质的岩石都是岩

浆岩。

(2) 岩浆岩中有特有矿物也有着特有的结构、构造。

(3) 岩浆岩无层理,与围岩一般都有明显的界限,呈各种形态存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

的层理或片理。围岩与岩浆岩接触处常见有热变质现象。

(4) 岩浆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的碎块,即“捕虏体”,这些捕虏体常见有热变质现象。 (5) 岩浆岩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2、试述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随SiO2含量升高的变化规律。

答:随着SiO2含量升高,化学成分的变化:

(1).MgO、FeO(Fe2O3) 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减少;

(2).K2O、Na2O含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由其K2O 的含量增加更为显著;

(3).CaO在纯橄榄石岩中较低,但在辉石岩中和基性岩中急剧增加,以后SiO2增加而又急剧降低; (4).Al2O3在超基性岩中含量最少,而在其他岩类中含量均占百分之十几,而且变化幅度最小。 矿物成分的变化:

(1).各类矿物成分含量的变化:随SiO2含量的增加浅色矿物逐渐增加,暗色矿物逐渐减少,至霞石正长岩,暗色矿物略有增加的趋势;

(2).矿物种类的变化:从超基性到酸性岩,浅色矿物,由基性斜长石变为中性斜长石,最后为酸性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暗色矿物由富含铁、镁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依次由岛状、链状硅酸盐矿物逐渐递变为含钾和OH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3、什么是鲍温反应原理、鲍温反应系列?

答:岩浆在冷却结晶过程中,早期析出的晶体与岩浆反应形成新的晶体,该规律称为鲍文反应原理。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反应系列,及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这两个反应系列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4、岩浆岩中交生结构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答:岩浆岩中常见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矿物相互穿插生长,形成所谓的交生结构。常见的交生结构有:

文象结构: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尖棱形、楔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的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镜下同时消光。

条纹结构:是钾长石和钠长石交生的结构,常表现为大的钾长石晶体中穿插有很多的钠长石条纹。 环带状结构:晶体颗粒表现出明显的环带,正交偏光镜下呈环带状消光,在中性斜长石中尤为常见。 蠕虫状结构:弯曲的蠕虫状石英嵌晶穿插生长于和钾长石接触的斜长石中,正交偏光镜下蠕虫状石英同时消光。

反应边结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与熔浆继续发生反应,当这些反应不彻底时,在早先形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它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些结构称为反应边结构。

辉长结构: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为半自形粒状,且粒度近于相等,相互穿插地不规则排列,称为辉长结构。

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

辉绿结构:与粗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是在斜长石组成的架状空隙中充填着大块辉石,有辉石颗粒、磁铁矿充填。

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

为它形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煌斑结构:特点是富含铁镁矿物,具有特殊的斑状结构。铁镁矿物不论在斑晶中还是在基质中都会呈全自形,而且斑晶含量一般很高,这是煌斑岩所特有的结构。

5、岩浆岩的结构按其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及相对大小、矿物颗粒的自形程度可分别分为那些类型?

答: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组合方式。 按岩石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三大结构类型。

按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可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两大类,显晶质结构进一步划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隐晶质可进一步划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和斑状结构。

按矿物的自形程度: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

第九章 岩浆岩各论

一、填空

1、基性、中性、酸性及碱性喷出岩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粗面岩。 2、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中主要矿物有 石英 、 碱性长石 、 酸性斜长石 。 3、基性岩的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的代表分别为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4、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浆岩是玄武岩。 二、问答题

1、从超基性岩至碱性岩中各种主要造岩矿物的分布规律?

答:(1)各类矿物含量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浅色矿物含量逐渐增加。与此相反,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至碱性岩,暗色矿物略有增多的趋势。

(2)矿物种类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而且从中性岩开始出现钾长石和石英,在酸性岩中两者大量出现,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暗色矿物由富含铁镁的岛状、链状硅酸盐矿物逐渐变为含“OH”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在碱性岩中,矿物中出现霞石,此时石英已经不存在。 2、试述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钙碱系列)各类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

答:超基性岩以橄榄石、辉石为主(90%),角闪石次之,不含或含少量基性斜长石。基性岩类辉石为主,含橄榄石、角闪石40-70%,基性长石为主。中性岩类角闪石为主,辉石、黑云母次之(20-40%),中性斜长石为主,可含碱性长石。酸性岩类黑云母为主,角闪石次之,辉石较少(10%左右),碱性长石为主,含中酸性斜长石。

3、试说出下列岩浆岩的专属性结构:花岗岩、安山岩、辉长岩、辉绿岩,他们各形成在什么环境中?(5分)

答:玄武岩:粗玄结构;花岗岩:花岗结构;安山岩:安山结构;辉长石:辉长结构;辉绿岩:辉绿结构。

4、伟晶岩类的一般特征包括哪些?

答:伟晶岩是由粗大晶体组成的一类脉岩,与其他类型的岩石相比,有如下特点:

(1)矿物晶体粗大 由于伟晶岩中晶体颗粒粗,所以一般岩浆岩的矿物颗粒的粒级标准不适合于伟晶岩。

(2)含大量稀有元素矿物 伟晶岩中所出现的矿物除母岩所固有的以外,还出现一般岩浆岩所不具备的稀有元素矿物。

(3)具有特殊的结构构造 伟晶岩可具有一般岩浆岩所不具备的伟晶结构,其特征是由粗大的矿物晶体构成块状伟晶集合体。

第十章变质岩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它是在地壳中早先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再注入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一系列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经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变质而成的岩石。

2、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后所形成的变质岩为正变质岩。

3、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主要由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 4、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主要由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

5、变余构造: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一定程度地保留了原岩的结构特征,形成了变余结构。

6、片麻状构造:是在变质程度较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变质作用。其特征是在变质岩中大量出现粒状矿物,岩石颜色深浅相间成条带状,数量不多的片状、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相间成带,成断续不相连的定向排列。

7、片状构造:是变质岩中极为常见的构造类型,矿物结晶更粗,具显晶质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颗粒一般肉眼可以分辨,主要有大量片状、柱状、针状等矿物和部分矿物平行排列而成。 二、填空

1、影响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温度 、 压力 、 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 2、变质岩的结构类型多样,且变化较大,根据成因可分为四类:即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和交代结构。 三、问答题

1、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主要的岩石类型有:泥质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碳酸盐岩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砂岩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2)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和千枚糜棱岩(3)气化水热变变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蛇纹岩、青磐岩、云英岩、黄铁绢英岩、次生石英岩、矽卡岩;(4)区域变质作用,主要的岩石类型有:板岩类、千枚岩、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变粒岩类、角闪石类、麻粒岩类、榴辉岩类、大理石类;(5)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混合岩类如分枝状混合岩、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类如眼球状混合片麻、条带状混合片麻岩、条痕状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类如斑点状角闪斜长石混合花岗岩;(6)复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

答: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质反应和变质结晶作用以及交代作用。

重结晶作用:是变质作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在高温下,矿物在固态条件下重新成长的过程,或是岩石中的化学组分重新分配形成新矿物的过程。一般来说,重结晶作用过程中,没有物质的带入和带出,因此,岩石的总的化学成分不变。

变形和压碎作用:各种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当定向压力作用于柔性岩石时,岩石因塑性变形挠曲而产生褶皱,或由于垂直压力方向的重结晶而使片状及柱状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片理及线理。

变质分异作用:岩石变质时,在不发生熔融和交代作用的情况下,原岩本身的某些组分,在间隙溶液中经扩散作用不均匀的聚集,使成分均匀的原岩变成矿物成分不均匀的变质岩石,称为变质分异作用。

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某些原有矿物趋于消失,这种新变质矿物的形成,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样的一些化学反应就是变质反应。 交代作用:岩石中有物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的变质作用称为交代作用。

3、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几大类型?各有哪些常见的构造?

答: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变质岩中各种组分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排列状态。可分为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 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的结构特征称为变余构造。正变质岩中常见的有: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变余枕状构造、变余斑杂构造;副变质岩中常见的有: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泥裂构造、变余波痕构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2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