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伸直
肩0度,肘屈90度前臂旋前、旋后
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
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肩关节外展90度,肘伸直, 前臂旋前
肩关节前屈举肩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
肩屈曲30-90,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
反射亢进
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何指屈肌三种反射
1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
腕稳定性
。。
肩0,肘屈90时腕背屈 腕关节不能背屈达可完成腕背屈,但
。
15 不能抗阻力
。。
肩0,肘屈90时腕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活动
不能随意屈伸 范围主动活动腕关
节
肘伸直,肩前屈30。 腕背屈 腕关节不能背屈达可完成腕背屈,但 15。 不能抗阻力 腕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活动 不能随意屈伸 范围主动活动腕关腕环形运动 节
不能进行 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手指 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能屈曲但不充分 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地 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手指 侧捏 比能进行 握力微弱 能捏住1张纸,但不 对捏(拇食指可1夹只铅完全不能 能抗拉力
开始时肘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
开始时肘屈曲或肩关节外展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棘
近规定位置时肩光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前、旋后
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
活动中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肩、肘位置正确,基本能完成旋前、旋后
能顺利充分完成
顺利完成
顺利完成
顺利完成
顺利完成
活跃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施加轻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施加轻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正常完成
能完全主动屈曲 能完全主动伸展 能抗相当大阻力 可牢牢捏住纸
能抵抗相当大阻力
26
笔)
圆柱状抓握 球形抓握
协调能力与速度(指鼻实验连续5次) 震颤 辩距障碍 速度
下肢(仰卧位) 反射活动 跟腱反射 膝腱反射 屈肌协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屈曲 伸肌协同运动 髋关节伸展 髋关节内收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 (坐位)
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背屈
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背屈
反射亢进(坐位)
查跟腱、膝何膝屈肌三种反射
协调能力何速度(跟膝-胫实验,快速连续5次)(仰卧位) 震颤 辩距障碍 速度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捏力微弱 同上 握力微弱
同上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明显或不规则辩距轻度或规则辩距障障碍 碍 较健侧长6秒 较健侧长2-5秒 无反射活动 同上 不能进行 部分进行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运动 微弱运动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无主动运动 屈曲小于90。 不能主动背屈 主动背屈不完全
髋关节伸展位不能髋关节0。时能屈屈膝 膝,但小于90。 能部分背屈 不能主动活动 2-3个明显亢进 1个亢进或2个活跃
明显震颤
明显或不规则辩距障碍
较健侧长6秒
轻度震颤
轻度或规则辩距障碍
较健侧长2-3秒
能抗相当大阻力 同上
无震颤 无辩距障碍
两者差别小于2秒
有反射活动 同上
充分进行 同上 同上
几乎与对侧相同 同上 同上 同上
屈曲大于90。 正常背屈站立
能自如运动
能充分背屈
活跃反射≤1
无震颤 无辩距障碍 比健侧长2秒
Roden-Jullig等在脑卒中急性期四个量表的效度研究中,为了使Fugl-Meyer评价表更适用于急性期将它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意识水平评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语言交流何认知评定,并简化了运动功能评定。(见下表)
27
适用于急性期的修订后Fugl-Meyer量表
检查
1.意识水平(GCS): 2.运动 (1)上肢
评分
10
平卧,上下肢伸直平放。患侧上肢紧贴大腿,完成运动完整,手臂伸直 拇指向上,肘伸直。指令病人上抬手臂180。到头上,拇指指向床头
完成运动不完整,但肘曲>90。 9 手臂伸直抬起90。 手臂伸直抬起≥5。
8 7 6 5 4 3 2 1 0 10 9 8 7 6 5 4 3 2
平卧,患侧手背被放于同侧耳部,肩关节最大外展,肘屈曲,尺挠关节旋后。指示病人将手移至对侧膝部,充分伸展,尺挠关节充分向下转。
完成运动完整 部分完成运动
如果病人不能完成以上运动,放病人手臂于上能完成整个运动 运动的最终位置,鼓励病人反方向运动。
如果病人不能做,检查肱二、三头肌反射
能部分完成运动
反射均存在 仅存在1个反射 反射均消失
(2)下肢
平卧,让患侧髋、膝关节全范围的活动
如果病人不能完成以上运动,放病人患髋于45。,膝为90。
同一位置,指示其屈腿,同时屈踝
尽可能屈病人的髋、膝和踝,鼓励病人用力伸腿
如果病人不能完成以上运动,检查髌骨和
能完全屈踝 能部分屈踝 能完全屈踝 能部分屈踝 完成全部运动 完成部分运动 完成 部分完成运动 均存在
28
Achilles反射
3.语言交流
能重复一个复杂的句子
仅能部分重复复杂句子,很困难的重复 能理解两部分的指令 能理解一个简单的指令 不能完成以上任务 4.认知
请病人正中分割三条2CM长的线
如果病人不能完成,或出现明显错误,检查者站在病人患侧边,鼓励其转动头部并用眼看 3.解释 4.参考文献
存在一项 均消失
1 0 4 3 2 1 0
仅稍有偏斜 仅能正确分割两条 能做 仅部分能做
头不能动或眼不能从其他位置转至患侧
4 3 2 1 0
王拥军,卢德宏等,现代神经病学进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
(王素香,张婧)
29
二、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 1.介绍
1985年Carr JH等发表了以身体综合运动功能(8项)和肌张力(1项)为主要评定内容的MAS评定法。它的理论基础是―运动再学习治疗方案‖,主要用来评估病人功能活动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协同运动模式。它把从平卧位到健侧卧位,从平卧到床边坐位,坐位平衡,从坐位转为站立位,步行,上肢功能,手的运动,精细的手活动和全身肌肉张力9项内容分为六级评分(表2-3)。这个评定方法的表面效度和共同效度已被证实,其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分别为0.98和0.95。经过与Fugl—Meyer评价表做对比研究发现两个量表的项目密切相关(除了坐位平衡),Fugl—Meyer的评估重点在协同运动、分离运动,所以在运动能力较低时它的评定效率较高,而MAS能更好地用于评估卒中后l~3个月的运动功能恢复,且比Fugl—Meyer更省时。近年来,有学者把它用于运动疗法的疗效观察和―健侧‖的感觉运动恢复。
以上方法是以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评定方法,不能全面评定存在言语、定向、意识等障碍的病人,而这些内容却是脑卒中病人极为常见的症状. 2.内容
卒中病人运动评分标准
检查
一、从仰卧到健侧卧(起始位仰卧,不屈膝) 自己牵拉侧卧
下肢主动横移,且下牛身随之移动,上肢留在后面
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之移动 患侧上肢主动移到对侧,身体其它部位随之移动 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肩前仲,上肢前屈) 在3s内翻身侧卧(不用手) 二、从仰卧到床边坐
侧卧,头侧抬起,但不能坐起(帮助病人侧卧)
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帮助病人移动,病人能控制头部姿势) 从侧卧到床边坐(治疗师准备随时帮助病人将下肢移至床边) 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帮助) 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帮助)
评分 1 2 3 4 5 6 1 2 3 4 5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常用神经病学量表手册(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