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文)专用纸
(4)防护及排水工程持
在开工前应认真对各项工程的位置进行复测,并按设计图纸对形状、尺寸和设计标高等进行复核,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测求。并编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施工。 1)挡土墙等砌体工程的施工
施工顺序为:施工组织准备——材料及相关试验——施工测量放样——开挖基坑——支砌砌体——检测各项指标——交验-立砌砌体-检铡各项指标——交验。
砌体工程的石料、砂浆标号不低于设计要求,并注意下列施工要点:
?石质应均匀、密实,无风化、裂纹及锈皮现象,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块石大致方正石料厚度为20 -50mm。
?砌件用砂采用中粗砂,其粒径不宜超过5mm砂浆准确按配台比拌制均匀,随拌随用,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要重新拌合后方可使用,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除去表面泥士、水锈,并使其彻底饱和,避免支砌好后吸取砂浆中的水份导致裂纹产生,块片石应分层砌筑,每工作层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浆砌块石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大致相等,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cm,应按设计计要求预留泄水孔。
?砌块应大而向下放平,支砌时选择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
?用于砌体勾缝的砂浆标号不低于砌体砂浆设计标号,在砂浆初凝后覆盖养生7~14天。 ?砌体采用座浆法支砌,砂浆采用砂浆机拌合。
施工控制要点:石料强度、砂浆和混凝土强度支砌饱和度,直顺度、标高、结构尺寸、轴线位置。
2)浆砌片石边沟、排水沟的工工
施工所用材料必须符台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编报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施工,并注意以下几点:
?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先做好现场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 ?排水设施要求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铸工时应使其直线顺直、曲线圆滑;
2.6.2路面工程
(1)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在中心站采用机械进行拌合,至少焖料48h,然后用自卸汽车运输到工现场采用平地机摊铺、人工辅助整平。摊铺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计算确定。直线和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I/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6遍,最后一遍静压光轮痕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前两遍1.5-1.7km/h,后以2.0-2.5km/h的速度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路面两侧要求多碾压2遍。
施工中应避免出现纵向工作缝.横向工作缝的处理:在两工作段的衔接处要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合后由5-8米不进行碾压,第二段工工时,前段末碾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第 11 页
压。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11
设计(论文)专用纸
按底基层的瞳质量控制主要项目检测频率和标准进行复核,凡不合格的路段进行整修,使其达到标准,底基层装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严禁在级配碎石上开放交通。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水泥稳定基层的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采用粒料拌和机拌合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摊铺机一层一次摊铺平整,重型压实设备碾压密实,洒水汽车洒水和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施工方法。 基层的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及有关规定的要求。水泥用量按设计要求配比,压实度应大于98%。 1)施工控制要点
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和细度,水泥含量,基层压实度、强度、厚度、平整度、标高。
2)材料和集料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选用符合规范的水泥,并应显有生产日期和出厂证明;
?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基层级配要求,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来自可疑的水应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1J056-84)要求进行试验,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
?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压实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3) 施工要求 ?拌合与运输
a.场拌的设备及位置应在拌合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方可进行设备安装、检验与调试,施工拌合的集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均应选到规定要求。
b.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报据需要配置并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 c.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场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 ?摊铺和整型
a.施工前做好原材料标准试验、粒料配合比及水泥用量试验,铺筑试验路.铺筑时严格控制从拌合至碾压的初凝时间,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设备进行铺筑,并使混合料按规定松铺系数和厚度,均匀地摊铺。
b.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碾压
a.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蒸发得快,应及时布洒少量的水。
b.碾压时,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央,曲线段由内测向外侧碾压。 c.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第 12 页
层不受破坏。施工中.从加水拌合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水泥初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
12
设计(论文)专用纸
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工。
4) 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施工接缝和压路机“调头”应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处理。 5)养生
应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6)气候要求
工地气温低于5C时,不应进行施工。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应尽快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7)取样和试验
施工现场每天一次或每2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公路路基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
(3)沥青砼结构层施工 1)粘层油 ?施工要求
a.准备碰乳化沥青的基层应整洁而无尘埃,如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在基层表面洒水,在表面稍干后喷洒乳化沥青,喷洒前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加以保护,以防污染。喷洒时气温币低于l0℃. b.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喷洒,沥青洒布车配备有适用于不同稠度沥青喷洒用的喷嘴,以保证喷洒均匀。在沥青洒布机唼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洒布。
c.喷洒时应按设计的沥肯用量一次洒均匀,如有遗漏,应立即用人工补洒。
d.沥青洒布后,在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禁令掂工标志牌并设专人负责看管,严禁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在保证24小时内使乳化沥青完全“破乳”渗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渗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控制要点
路面清扫洁净,沥青喷洒数量,封闭交通24小时以上。
2)沥青混凝土面层
在沥青粘结层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铺筑;待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铺筑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进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筑。全线采用机械化施工由沥青混合料拌合楼拌合,ZL50o装载机配合料,15吨及以上自卸汽车运料,主车道采用沥青混合料摊辅机摊铺,压实采用振动双钢轮和轮胎式压路机配合碾压密实成型的方法第 13 页
进行施工,以保证碾压后的空隙率在3%~6%之间,达到密级配混合料的箍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13
设计(论文)专用纸
?施工控制要点
矿料的级配,拌合及摊铺、碾压温度,厚度,稳定度,油石比,压实度,强度,平整度,标高。
?材料要求:
a.粗集料:集料应为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轫、耐久的石料,质量及粒径规格应满足GB50092-96附表的要求,并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验收规范》JTG F40-2004对每批来科进行检验、试验。
b.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颗粒,满足规范的要求,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c.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质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d.沥青:按设计要求使用,要求质地均匀、无水分,每批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订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试验路段的铺筑
a.选择一段小于300m路段作为试验路段,摊铺前清扫干净路面基层,并提前一天喷洒乳化沥青连接层。
b.正式摊铺前先进行旌工放样,测量好路面控制标高及控制桩号,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合料的拌合。
2.7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总造价为29041769元,总里程数为2074.892公里,每公里造价为13996.76元/公里。
3. 基本原理
3.1施工图预算编制原理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示及技术说明,以及现行的《消耗量定额》,清单计价规则以及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设备的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文件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是编制拦标价报价的基础;是办理财务拨款、工程贷款、工程价款结算等工作的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的内容可分为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建设项目总预算三级。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分为“单价法”和“实物法”。
(1)单价法。用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就是利用各地区、各部门编制的建筑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或预算定额基价,根据施工图计算出的各分项工程量,分别乘以相应单价或预算定额基
第 14 页
价并求和,得到定额直接费,再加上其它直接费,即为该工程的直接费;再以工程直接费或人工
14
设计(论文)专用纸
费为计算基础,按有关部门规定的各项取费费率,求出该工程的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费用;最后将上述各项费用汇总即为一般土建工程预算造价。这种编制方法便于技术经济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编制方法。
(2)实物法。用实物法编制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就是根据施工图计算的各分项工程量分别乘以预算定额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分类汇总得出该工程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数量,然后再乘以当时、当地人工工资标准、各种材料单价、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求和,再加上其它直接费,就可以求出该工程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费用。计取方法与单价法相同。
本课题采用的是实物法。
3.2敏感性分析基本原理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
(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
(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3.1.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3.1.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式是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第 15 页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勐振公路三合同段施工图预算及造价敏感性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