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定标高、弹线:以室内+50CM标高线定出标高线。在房间内四周墙上取中,在地上弹出十字中心线,按板块的尺寸加预留放样分块。大理石板地面缝宽1MM,花岗岩石板地面缝宽1MM,预制水磨石地面缝宽2MM。
4.5、安放标准块、挂线:在十字线交点处对角安放两块标准块,并用水平尺和角尺校正。铺板时依标准块和分块位置,每行依次挂线,此挂线起到面层标筋的作用。 5、花岗岩铺装 5.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试拼—弹线—试排—刷水泥浆及铺砂浆结合层—铺石材板块—石材缝清理
(1)清理基层:将混凝土基层表面积灰及杂物等清理干净,如局部凹凸不平,应将凸处凿平,凹处补平。
(2)试拼:在正式铺设前,对同一面的花岗石板块,应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将非整块板排放在旁边,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码放整齐。
(3)弹线:为了检查和控制花岗岩板块的位置,在地面上拉控制线,弹在混凝土垫层上,并引至不容易变动的部位,然后依据测量的标高线找出面层标高,拉水平标高线。
(4)试排: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铺两条干砂,其宽度大于板块宽度,厚度不小于3cm。结合施工大样图及现场实际尺寸,把花岗石板块排好,以便检查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与各主体部位的相对位置。
(5)刷水泥素浆及铺砂浆结合层:试铺后将干砂和板块移开,清扫干净,用喷壶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随铺砂浆随刷)。根据板面水平线确定结合层砂浆厚度,拉十字控制线,开始铺结合层干硬性水泥砂浆(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放上花岗石板块时宜高出面层水平线3-4mm。铺好后用大杠刮平,要用抹子拍实找平(铺摊面积不得过大)。 (6)铺砌花岗岩板块:
a.板块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铺设。
b.根据现场拉的十字控制线,纵横各铺一行,做为大面积铺砌标筋用。依据试
拼时的编号、图案及试排时的缝隙(板块之间的缝隙宽度,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1mm),在十字控制线交点开始铺砌。先试铺即搬起板块对好纵横控制线铺落在已铺好的干硬性砂浆结合层上,用橡皮锤敲击木垫板(不得用橡皮锤或木锤直接敲击板块),震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板块掀起移至一旁,检查砂浆表面与板块之间 是否相吻合,如发现有空虚之处,应用砂浆填补,然后正式镶铺,先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满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用浆壶浇均匀),再铺板块,安放时四角同时往下落,用橡皮锤或木锤轻击木垫板,根据水平线用铁水平尺找平,铺完第一块,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砌。铺完纵、横行之后有了标准,可分段分区依次铺砌,板块与板块应紧密砌合,不得有空隙。
(7)灌缝、擦缝:在板块铺砌后1-2昼夜进行灌浆擦缝。根据花岗石颜色,选择相同颜色矿物颜料和水泥(或白水泥)拌合均匀,调成1:1稀水泥浆,用浆壶徐徐灌入板块之间的缝隙中(可分几次进行),并用长把刮板把流出的水泥浆刮向缝隙内,至基本灌满为止。灌浆1-2h后,用棉纱团蘸原稀水泥浆擦缝与板面擦平,同时将板面上水泥浆擦净,使花岗石面层的表面洁净、平整、坚实,以上工序完成后,面层加以覆盖。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8)覆盖养护:灌浆擦缝完24h后,应用土工布或干净的细砂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5.2石材的铺贴
铺贴石材是,不得站在砂浆上作业,可在安装完的平石面上垫一木板,站在木板上铺贴。 石材铺贴到路面产生不大于20mm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石材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接缝应确定两条相互垂直的石材基准线为基准拉线进行调整。 5.3石材的灌缝
石材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路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用笤帚或板刷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子扫入接缝中,施工完后,路面上砂子应清扫干净。 6、质量标准
①面层所用板块品种、规格、级别、形状、光洁度、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
②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7、成品保护:
①运输花岗岩板块和水泥砂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石材等。 ②铺砌花岗岩板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到即铺即用干布揩净表面上的水泥浆痕迹。
③花岗岩地面完工后,应封闭或在其表面上加以覆盖保护。 二、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3、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15#贫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30#混凝土板。板体更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3.2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
3.3行车道与超车道之间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予以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
3.4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
3.5混凝土配比中需加入早强剂。 4、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 4.1首先将裂缝用开槽机切割出宽2cm 深1cm 的工作槽。 4.2把工作槽内的杂物和粉尘清理干净。
4.3利用补缝器通过注胶嘴把补缝胶注入工作槽内,从而达到黏结裂缝防止水渗入基层的目的,使之重新恢复通行功能。 5、土工布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这种路面结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沥青加铺层会受到反射裂缝及其产生的反射应力的影响。环境与交通量因素的负效应常常使裂缝迅速扩散,严重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如何控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和扩散速度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
(1)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
(2)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高温时受阳光、空气所造成的氧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平整度的控制
为了控制摊铺时的平整度,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目前常用的基准面(线)控制的方法有:基准钢丝绳法、浮动基准梁法等。
(2)摊铺温度控制
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10-130℃,也不得高于165℃,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用目测法进行判别:过热的混合料从表面上冒青烟,色泽不均匀;过冷的混合料表面粗糙,并且有结块现象,骨料表面裹覆不好。 (3)摊铺速度控制
摊铺机工作时应保持匀速缓慢前进,不得时慢时快或中途停顿;否则会破坏熨平板受力平衡系统,引起熨平板上下波动,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 3、沥青混和料的碾压
(1)压实设备必须配有钢轮压路机、大吨位轮胎压路机及大吨位振动压路机,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并应备有经监理工程师所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在狭窄地点压实或修补工程。
(2)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
(3)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
(4)初压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采用双轮。 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5)碾压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试验结果办理。
(6)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 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7)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50℃的已经压实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油、汽油等其他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
(8)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经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
(9)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4、接缝的处理
(1)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横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应与其他部分相同。 (2)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 以上,横向接缝严禁采用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中景观改建施工组织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