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 代号 组装联轴器 用白布把联轴器平面、螺孔、垫片清洗干净,并用干白布反复擦净。放入对轮间垫片,用两只专用套筒插入对轮螺栓孔内,以免垫片落下,移动其中一根转子,使两半联轴器靠在一起(禁止用紧螺栓的办法使两半联C3 轴器靠在一起)。如止口不易进入时,可用吊车微吊起偏低一侧的对轮,直至良好对中为止。 根据标记装上对轮螺栓,把各螺母松开约一圈,然后测量螺栓的长度。按对角紧固的原则将螺母拧至要求的40%,拧紧所有螺母达到要求的100%,测量螺栓的长度,两者之差既为螺栓伸长的数值,应为要求的±10%,如超出则必须进行调整。 百分表 C4 用百分表检查两半联轴器外径上的同心度。 检修工艺 检测手段 紧螺栓力矩3281Nm 转子对轮螺栓伸长量,高中 -低Ⅰ 0.345mm 低Ⅰ-低Ⅱ 0.345mm 低Ⅱ -电 0.444mm 两半联轴器外径上的径向跳动均不得超过0.025mm, C5 装好护板,确定护板完全进入止口。组装联轴器护罩和轴承盖。 质量标准 性 质
表 6 轴 承 载 荷 和 标 高?
轴承号 1 2 3 4 5 6 7 8 9 直径 (mm) 405 405 482.6 482.6 482.6 482.6 500 500 160 有效宽度 (mm) 250 285 355.6 355.6 355.6 355.6 405 405 110 *实际支反力(MN) 0.151 0.176 0.301 0.298 0.298 0.303 0.341 0.324 0.010 *轴承承压 (MPa) 1.489 1.524 1.751 1.738 1.738 1.765 1.682 1.600 0.565 **轴承标高 (mm) 7.76 3.47 2.19 0.33 0.00 0.00 0.52 11.00 16.44 *包括联轴器载荷的影响 **在零位线以上
20
QJ/TF 02-01.00-2007
表 7 分 段 跨 距 参 数?
跨距号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跨距长度(mm) 6100 2566 5740 2066 5740 2852 10400 2748 跨距重量(kg) 31180.0 1892.1 55817.7 5009.1 55817.7 6621.7 62407.2 2815.9 挠度(mm) 0.226 0.025 0.147 0.008 0.147 0.030 1.730 0.180 表 8 联轴器张口和错位值如下:
联轴器号 2-3 4-5 6-7 联轴器外径(mm) Ф978 Ф978 Ф978 张口值(mm)* 0.178 0.076 0.178 错位值(mm)** -0.127 0.000 -0.102 *张口值+表示联轴器端面张口在下部较大 **错位值+表示调速器端的联轴器顶端较高 2-3表示2号支承与3号支承之间联轴器
表 9 临界转速说明:?转/分 跨 距 阶次 第Ⅰ阶 第Ⅱ段 轴系 弹性(垂直) 弹性(垂直) ①—② 1703 3907 ③—④ 1634 3867 ⑤—⑥ 1656 3596 ⑦—⑧ 780 2073
图5-1瓢偏度测量示意图
21
QJ/TF 02-01.00-2007
图5-2转子找中心记录示意图
22
QJ/TF 02-01.00-2007
图5-3轴瓦计算示意图:
图5-4轴瓦调整示意图
七 喷咀,隔板套和隔板的检修? 结构概述:?
高压整体喷嘴组在安装时被分为上下两半,焊接在喷嘴室上,每半喷嘴室内又形成两个通流流道,汽封片采用填片和锁紧片固定在喷嘴组上。
高压隔板共9级,均装配在高压隔板套内,高压隔板套装配在高压内缸中。?
中压隔板共6级,其中前3级装在中压?1#隔板套中,后3级装在中压2#隔板套中,中压?1#、2#隔板套装配在高中压外缸里。?
低压隔板共236级(调阀端和电机端),每个低压缸调速器端的第1、2级隔板安装在隔板套内,此隔板套支承在1号内缸上。第4级隔板安装在1号内缸上,第5、6级隔板安装在2号内缸里。
每个低压缸发电机端的第1-3级隔板安装在隔板套内,此隔板套支承在1号内缸上。第3、4级隔板安装在1号内缸上,第5、6级隔板安装在2号内缸上。
高中低各级隔板中均为组装焊接而成的两半隔板。
23
QJ/TF 02-01.00-2007
表 10 喷嘴、隔板检修
工序 代号 检修工艺 未揭缸前,解体轴承室后(未解对轮),待机组处于冷A1 态下,测量LG、LD1、LD2值,把LG、LD1、LD2值与安装值比较,两者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0.03mm,若超过此标准,应查明原因后复测。 A2 揭缸后,拆吊上半隔板套及平衡环汽封套检查隔板套、隔板的中分面接触及漏汽痕迹,并作记录 转子按K值定位,“K”值系转子调阀端(高中转子B1 是高压第一级;低压转子是反向第一级)第一级动叶进汽侧叶顶之轴向间隙,仅在右侧定位。 B2 测量LG、LD1、LD2、此值是为了换算轴向通流间隙和验证盖缸后转子整定值K是否正确。 高中向调端4.7,向电机端5.3,负0.5 B3 以整定值K为起点,转子作前后窜动,测量向调阀端和向电机端窜动值,检查动静是否有异常情况。? 低Ⅰ向调端10.5向电机端25.75,正负0.13 低Ⅱ向调端7.3向电端32.7,正负0.13 高中转子 K=16±0.1 低Ⅰ转子K=30.5±0.13 低Ⅱ转子K=32.4±0.13 无漏汽痕迹 检测手段 内径千分尺 质量标准 差值小于0.03mm 性 质 把转子重新按K值定位,并使零位向上(飞锤竖直向上)。用塞尺,楔形塞尺测量动叶叶根和叶顶的轴向B4 间隙,在测量时,用的塞尺片数不可太多,一般不超过3片,如果使用楔形塞尺,用力不可太大,以免增大测量误差,测量的数值应以 塞尺,楔形塞尺 标准值见表11 B5 最小点为准,当测得数据与原始数据偏差过大时,应进一步校对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做相应的处理。 测量完毕后,顺转向将转子盘动90°再测量一遍B6 (以上的工作在解体和复装阶段各测一次并作完整记录)。 测量完毕,吊出转子和下半隔板套、平衡环及汽封套。检查动静间的碰擦痕迹并作记录。 检查各级隔板应无弯曲,变形现象(重点检查高中B7 压部分) 检查隔板沿轴向或径向能否移动,塞紧条是否有松动、脱落或腐蚀的现象。 检查喷咀、静叶片有无伤痕、卷边、脱焊、裂纹等现象(重点检查中分面的两端静叶)。 检查各级隔板应无裂纹、变形等现象,各装配面应光滑无毛刺 喷咀、静叶片无伤痕、卷边、脱焊、裂纹等现象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哈汽NZK600型汽轮机的检修规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