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 代号 检修工艺 检测手段 质量标准 调整垫片吊出前,认真确定好对轮垫片的装配方向,调整垫片与两对轮的对应点,做好装配标记。 性 质 用软吊绳把调整垫片圆周托好,抽出套筒,把调整A6 垫片吊起少许,当调整垫片螺孔露出后,立即把两套筒插入,放下吊绳再以调整垫片螺孔为吊点,把它吊出。? A7 复测轴颈扬度(见A2) 百分表或A8 待揭缸后,整个机组处于半实缸状态,复测中心。 塞尺 用框式水吊出转子 在拆卸完推力轴承上部和支持轴承的所有上部后,起吊各转子。 A9 起吊转子时应由专人指挥,前后,左右都应有人监视,从汽缸内吊出转子时应注意监听动静部分声响,转子不得晃动;各个角度都应有专人扶稳。转子吊出后不应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并放在预先放好的铁马上。 平仪测量 起吊前后,转子水平要一致 转子的清扫 B1 清扫转子的围带、叶片,对结垢多的采用喷砂法清扫或采用高压水冲洗。清扫时不准损伤叶片。 无锈垢,叶片清理面露出原金属光泽 转子、叶片检查、处理 检查叶片的松动、裂纹、机械损伤、卷边及弯曲情况,做好记录。分析原因并作处理。 对叶片顶部出现裂纹的,割去一段或打孔。叶根裂纹的,进行更换。叶片进、出汽边有卷曲可用弧形垫B2 垫住叶片,然后用小锤将卷曲部分调直,已造成断口的部分,应用锉刀将断口修圆;叶片出汽边缘的轻微裂纹,可用锉刀修成圆口或局部施焊消除裂纹。 末级叶片进汽边上被水冲刷的麻坑,应修平,每次大修作详细记录,与上次大修作比较。 检查各轴颈和推力瓦、盘表面有无磨痕、碰伤等 宏观、10倍左右的放大镜。裂纹显示剂 转子应无裂纹、损伤等缺陷,动叶片、围带、叶根等应无损伤、裂纹及严重腐蚀。各级末叶片锁紧销牢固无松动。 宏观检查 轴颈的检查及处理。 对轴径进行宏观检查,轴颈有锈蚀、麻点、线纹B3 及机械伤痕时,较严重的要采用研磨工具进行研磨,该工具内径要进行车削,使之内径比轴大一些,长度与轴颈相等。 无锈蚀、麻点、线纹及机械伤痕 研磨专用工具车削内径比轴大10mm-20mm 15
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 代号 检修工艺 检测手段 研磨时将转子放到支架上,不能支持在研磨的轴颈上。测量各点的直径及锥度,做好记录,在轴颈上,围上一层涂有透平油的水砂纸,外面再加一层毡垫,最后装上工具。圆筒砂布及毡垫的两头夹在圆筒的法兰间B3 扳动手柄进行研磨。 转子转一至两周,拆掉工具,用透平油洗净轴颈,测量轴颈椭、锥度。当轴颈上的线纹伤痕被磨掉,轴颈椭圆度及锥度均合格时,用研磨膏将轴颈磨光,再用透平油洗后擦干净。 外径千分尺 轴颈分成6-8等分,每隔15min-20nim更换一次砂纸,并将转子转 90°,再研磨,轴颈椭圆度、锥度不大于0.02mm时使用研磨膏 质量标准 性 质 宏观检查推力盘的检查及处理 检测推力盘工作面、非工作面。 把平尺分别靠在工作面、非工作面上,用塞尺检查平尺与盘面的间隙。 检查中发现有裂纹、擦伤及凹痕时,要进行修研。 用磨光板涂研磨膏或凡尔砂研磨,磨光板用15mm-20mm厚的生铁制成,下部加工有缺口,其外径比推力盘稍大一些,内径与推力盘相等,其工作平面要在标准平板上校正,修刮平整。研磨前首先将推力盘分成12B4 等分,测量各点的厚度、瓢偏度,用油石磨去推力盘表面的突出毛刺,把涂有研磨膏或凡尔砂的磨光板组装上,再使把手向两侧来回转动,研磨每隔一定时间,转动转子90°,并加研磨膏研磨数圈后,清理干净,测量推力盘厚度及瓢偏度,与原数比较,在瓢偏最大的位置多研磨一段时间。研磨数次后,研磨板要放到标准平板上检查修刮校正。 用研磨板和刮刀进行修刮。用上述的研磨板,涂上红丹粉压到推力盘上研磨,取下研磨板用刮刀刮去突出印痕,在最大瓢偏度的地方多修刮几次,直至修刮平为止。 检查联轴器及螺栓 用平板检查连轴器表面,如有碰痕及毛刺,用刮B5 刀刮研或用细油石研磨掉,不允许用锉刀。 检查所有的螺栓及螺帽 检查转子联轴器的垫片,应光滑、平整,无变形、毛刺 16 平尺、百分表 0.02mm塞尺塞不通。推力盘工作面、非工作面要平整,无凸凹不平和斑点,两侧端面跳度不大于是0.02mm 联轴器、垫片、销孔应光滑、无变形、毛刺 螺栓,螺帽应无裂纹,螺纹无断扣,乱扣,销子表面光滑无毛刺 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 代号 B6 检修工艺 轴颈锥度、椭圆度的测量: 测量锥度的方法: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在 轴颈同一纵断面内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锥度。 椭圆度的测量方法:一种是在轴承座水平结合面B6 上固定一只百分表,使其压在轴颈上部,对好“0”位,缓慢盘动转子一圈,百分表指示的最大跳动数即为该轴颈的最大椭圆度。 另一种测量方法是用外径千分尺同一横断面内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轴颈的椭圆度。 测量转子的晃动度、弯曲度 测量方法: 用油漆或其它工具逆转向编上序号(第一点应设永久记号,飞锤向上时的转子正上方为0位)。 把百分表装于汽缸或隔板的水平结合面上,百分B7 表的跳杆顶到等分点1处的圆周上,百分表大针调到50。 顺转向盘动转子,最后回到1点上,记录百分表各位置的读数,1点上其读数应与起始时读数相符,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测量,直径方向对称两点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转子的最大晃动度,转子的最大弯曲为最大晃动度的二分之一。 测量转子的对轮及推力盘瓢偏度 汽轮机转子的推力盘、调速级轮盘及联轴器的端面要进行瓢偏度的测量。 瓢偏的测量方法: 将被测部位的端面分成12等分,并将等分点按顺序编号,把第一等分点的位置在大轴上记下来,供下次检修测量之用。将1点、7点置于水平位置。 B8 在汽缸及轴瓦水平结合面上,左右各固定一块百分表,使百分表在1点7点上,使其距轴中心线距离相等,百分表调至零位。 缓慢盘动转子,顺次使百分表跳杆对准1-7;2-8;3-9;4-10;5-11;6-12;7-1;8-2;9-3;10-4;11-5;12-6。 分别记录两侧表在各点的数值,并计算出各测点两表的差值,两表各点最大差值与各点 的最小差值之差是被测端面的跳度。跳度的二分之一是B8 端面瓢偏度。测量瓢偏度见图5-1,瓢偏测量记录表格见附录J。 17
百分表 瓢偏度小于0.02mm 晃动度小于0.03mm 检测手段 外径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 质量标准 轴颈锥度、椭圆度标准要求不大于0.02mm. 椭圆度标准要求不大于0.02mm. 性 质 将被测部位表面打磨光洁,圆周分成8或12等分,百分表 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 代号 检修工艺 检测手段 百分表 质量标准 性 质 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 联轴器找中心的测量: 在一侧联轴器的上部及左右固定专用卡子,在另一侧联轴器调整好百分表。上部卡子固定百分表测量圆周,左右卡子固定百分表测量对轮端面,卡子要有足够的刚度。 将两半联轴器用临时销子连接。顺转向盘动转子,使百分表依次对准均分成90°的每个测点。并记录百分表读数。在转子转过一周回到起始位置时,测圆周的百分表的读数应复原;测端面的两表读数差应与测量前的读数的差相同,若发现圆周误差大于0.02mm,平面两表B9 误差大于0.01mm应查明原因后重测。(读数前应使其中一个转子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盘一下,使假销子松动,两转子处于自由状态。)四个位置的测量见图5-2。 四个角度的数值测完后,对测得的同一位置的数值相加,再除以该点的测量次数,求出平均值,即 a=(a1+a3)/2 b=(b2+b4)/2 c=(c1+c3)/2 d=(d2+d4)/2 Δa=a-c Δb=b-d ΔA=A-C ΔB=B-D 式中:Δa- 左右端面偏差。 Δb-上下端面偏差。 ΔA-左右圆周偏差。 ΔB-上下圆周偏差。 此平均值为端面上找中心结果,圆距不要平均。将面距的平均值及圆距填入记录的图内,见图5-2。 计算轴瓦的移动量。 保持圆周偏差ΔA不变,算出为消除端面偏差Δa,B10 #3、#4瓦的移动量x’,y’。 解三角形可得: x=L1/Ф3Δa, y= L/Ф3Δa 平移转子消除圆周偏差ΔA其平移量为ΔA/2。 两轴瓦的总移动量: x=x’+ΔA/2=(L1/Ф)Δa+ΔA/2 B10 y=y’+ΔA/2=(L/Ф)Δa+ΔA/2 式中:x’及y’与Δa的方向一致,即Δa上涨口时,两轴瓦向上抬并定为正值;Δa为下涨口时两轴瓦下落,并定为负值。当转子中心线偏低时:ΔA为正值,反之为负。如图5-3所示: 18 ’’ 跨距参数见表7 轴承载荷和标高见表6 QJ/TF 02-01.00-2007
表5转子检修
工序代号 检修工艺 检测手段 轴瓦的调整 根据测量结果,算出转子轴瓦移动量后,可以根据轴瓦移动量对轴瓦进行调整。 轴瓦就位时,下瓦三块调整垫铁,最底部一块,成对称形左右侧各一块,左、右侧垫铁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α。当轴瓦需提高或下落X值时,底部垫铁下要加上或减去相同数量厚度的垫片,两侧的垫铁要作相应的调整,其调整量为X.cosα。当轴承平移X数值时,左右B11 两侧垫铁增加或减少的数值为X.cosα。向左移动时,左侧减X.cosα,右侧加X.cosα,向右移动时,右侧减X.cosα,左侧加X.cosα。 见图5-4。各轴瓦调整量见表 选择调整方法的原则应是尽量恢复机组安装时(或上次大修后)转子与汽缸的相对位置,保持动、静部分的中心关系,因此应参照轴颈扬度,轴颈下沉度,轴封洼窝中心来选择调整方法,即在保证对轮中心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洼窝中心,轴颈扬度的要求。 质量标准 性 质 用框式水吊出转子后,吊出下轴瓦并按调整量调整轴瓦垫铁B12 的垫片,作好记录,检查垫铁接触情况,接触面积不符合标准时研刮垫铁(见轴瓦检修)至合格后,复查中心并做好记录。 平仪测量 中心标准见表8 用框式水回装转子 先装好下隔板,下推力轴承和所有下部轴瓦。用专C1 用起吊装置吊起转子,注意调整好水平,起吊转子时应由专人指挥,前后、左右都应有人监视,转子不得晃动,各个角度都应有专人扶稳。将转子吊放在下部轴瓦上。 测量此时转子的各轴颈扬度。 平仪测量 起吊时,转子水平要与在缸内的扬度一致 合像水平 待缸体复装完毕,确认各转子定位正确后,复测轴C2 颈扬度,复校联轴器中心,把中心调整合格,复测此时轴颈扬度,作好各项测量记录(扣缸后)。 仪 百分表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哈汽NZK600型汽轮机的检修规程(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