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森林公园规划文本(最新)(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济 条 件 3.行政区划 行政建制及区划、各类居民点及分布、城镇辖区、村界、乡界及其他相关地界 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计划及其发展战略;森林公园范围的4.经济社会 国民生产总值、财政、产业产值状况;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相关专业考察报告及其规划 经营状况:调查森林公园(原林场、自然保护区)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固定资产与林木资产、经营内容、年总产值、5.管理经营状况 利润、税收、职工年平均收入等。 旅游概况:调查森林公园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游憩项目、游人结构、人次、时间、季节与消费水平等。 森林公园主要客源所在地的有关资料。 各节、假日到森林公园游憩的人数、组成、居住时间及消6.市场(客源) 费水平。 较长时间在本区内休养、疗养、度假人数,居住时间及消费水平。 宗教朝拜的时间、人数及消费水平。 港、澳、台、华侨和外国游客来本区的情况。 森林公园与周围大、中城市及相邻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1.交通运输风 四 、 设 施 与 基 础 工 程 条 件 5.旅游接待设施 4.给排水 3.供电 2通信 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现状,公园内部交通状况,记载其里程及技术等级。 通信设施种类、拥有量、便捷程度等。 森林公园内的电源,现有输(变)电线路及供电设备,扩大供电的可能性及电力发展规划等情况。 森林公园内的水源、供水设备、扩大供水的可能性及发展规划;调查排水及防洪设施情况等。 森林公园及其可以依托的城镇的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 物、娱乐、保健等设施的现状及发展资料;现有宾馆、招待所、旅社分布情况,接待能力(高、中、低档床位数)、床位利用率、分档次的效益,饮食及商品零售网点的现状以及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等情况。 6

6.基础工程 五 、 土 地 与 其 他 资 料 2.建筑工程 1.土地利用 环保、环卫、防灾等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历史上土地利用重大变更资料,土地资源分析评价资料 各类主要建筑物、工程物、园景、场馆场地等项目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体量、质量、特点等资料 多发性气候灾害:暴雨、冰雹、山洪、强风暴、沙暴、尘暴、雪暴等气候灾害出现的季节、月份、频率、强度及对游憩、交通、居住的危害程度;历史上发生的重灾例、频率、灾情及其发生原因等。 突发性灾害:强烈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滑坡、泥石流 3.环境资料 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出现的季节、月份、频率、强度及对游憩、交通、居住的危害程度;历史上发生的重灾例、频率、灾情及其发生原因等。 其他:森林公园及其附近恶性传染病的病源、传播蔓延情况。不利于开展森林游憩的地方、民族风俗习惯及其他社会因素。

3.1.3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1)地文资源

调查悬崖、陡壁、奇峰、怪石、雪山、溶洞等,记载山名(当地名)、海拔高度、母岩性质、坡度、相对高差、山势走向等。

对特异山(石)景,还应记载奇峰、怪石的位置、体态大小、生成原因、数量、分布特点(群状、零星或孤立景物或广布)。

调查溶(山)洞的入口形状、位置、形成原因、深度、广度、洞内景物等。 调查雪山位置、面积、坡度、海拔高度、常年积雪或季节性积雪(起止日)、积雪厚度等。

(2)水文资源

海湾、湖泊:调查位置、湖泊海拔、形成原因、当地名称、水面涨、落时面积及水深(最深、最浅、一般)、水源、水质及可用性,季节变化,沉积物、水

7

周边、岸水色,形成景观及游憩价值。

河、滩:调查位置、形状、组成物质与滩面环境,滩底岩性及坡度(最大、平均)、坡向、海拔高度、相对高差、滩面面积与季节性变化,洪水及枯水期,游憩价值。

瀑布:调查位置、母岩、成因、海拔高度、相对高差、水量及厚度(整体,断段),水源及季节变化,景观特点等。

溪流:调查位置、长度、发源地、坡降、所属水系、流量、季节水量变化,水质可否饮用及开发方式与价值。

泉水:调查位置、年流量、水量季节变化、水质(成分,水温)及效用(饮用矿泉,医疗矿泉),可否作一般浴泳温泉和疗养温泉。

对可远眺海、湖、河流、原野、林海、沙漠、日出、日落、云海、雾海等的位置及时间,也应调查记载。

(3)生物资源

植物景观: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林分,调查记载森林景观特征,规模(面积),建群种以及观赏树种外观特点,叶形、叶色、花期、花形、花色、果形、果色、果实等观赏利用价值。

(4)人文资源

名胜古迹:调查古建筑种类、建筑风格及艺术价值,建筑年代,历史及建筑状况,建筑物数量、分布情况及占地面积,有关建筑物的传说、故事及目前吸引游人情况,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等。

民俗风情:调查一切具体固定物象或附着于固定物象的人文景物,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族服饰、村寨风格、传统食品、风俗习惯等。

宗教文化:调查宗教种类(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建筑、影响范围及历史。

革命纪念地:调查革命纪念地的文献记载、革命活动的文物位置、保护现状。 名人故居:调查历史名人故居位置、保护现状及有关情况。 (5)天象资源

云、雾、雾凇、雪凇、日出、日落及佛光等气象景观的出现季节,持续时间、形状、观赏位置等。 3.1.4 可借景物调查

在森林公园周围,具备观赏条件,对公园具有影响力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记载可借景物的种类、名称、距离、景观价值及在本区域内可能吸引游人的数量等。 3.1.5 现状分析内容

3.1.5.1现状分析应包括:自然和历史人文特点;各种资源的类型、特征、分布

8

及其多重性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潜力、条件与利弊;生态环境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矛盾的分析;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社会与区域因素等。 3.1.5.2现状分析结果,必须明确提出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等内容。 3.1.6 开发条件分析

3.1.6.1 森林风景资源的数量、品位、组合、集中程度和容量。 3.1.6.2 客源地人口的数量、可支配收入水平、出游率。

3.1.6.3 交通状况与可进入性(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线、机场、码头、车站等)。

3.1.6.5 周边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状况、与森林公园的关联度。 3.1.6.6 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程度、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和诚信度。 3.2 资源评价 3.2.1 资源评价内容

资源评价应包括:资源调查、资源筛选与分类、资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 3.2.2 资源评价应符合下列原则

(1)必须在真实资料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进行。

(2)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3)应根据森林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分级,对独特或濒危风景资源,宜作单独评价。 3.2.3资源调查

(1)明确调查要求,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调查。调查过程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应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保证成果质量。

(2)组织调查队伍成员组成:调查队伍一般应包括景观园林、旅游、林学、地学、生物、环境保护等专业人员。根据本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2.4资源分类

森林公园的资源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森林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两部分。 3.2.4.1森林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

(1)地文资源:包括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变遗迹、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沙(砾石)地、沙(砾石)滩、岛屿、洞穴及其他地文景观。

9

(2)水文资源: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冰川及其他水文景观。

(3)生物资源:包括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草原、草甸、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植物景观;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及景观。

(4)人文资源:包括历史古迹、古今建筑、社会风情、地方产品及其他人文景观。

(5)天象资源: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晖、夕阳、佛光、蜃景、极光、雾凇及其他天象景观。

3.2.4.2生态环境资源包括: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空气负离子水平、空气细菌含量、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等。 3.2.5 资源评价要求

(1)按照本标准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景观资源分类体系进行评价。 (2)森林风景资源采用打分、分级评价方法,评价由调查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完成。评价体系及计分方法见《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

(3)生态环境资源采用打分、分级评价方法,评价由调查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完成。评价体系及计分方法见附件B。 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3.3.1 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及外围控制地带

3.3.1.1确定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应依据以下原则:

森林风景资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3.1.2划定森林公园范围的界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必须有明确的地形标志物为依托,既能在地形图上标出,又能在现场立桩标界;

(2)地形图上的标界范围,应是森林公园面积的计量依据;

(3)规划阶段的所有面积计量,均应以同精度的地形图的投影面积为准。 3.3.2 森林公园的性质

森林公园的性质,必须依据森林公园的典型特征、游览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来确定。 3.3.3 森林公园的发展目标

森林公园的发展目标,应依据森林公园的性质和社会需求,提出适合本森林公园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两方面的内容,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森林公园规划文本(最新)(2)在线全文阅读。

森林公园规划文本(最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11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