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
下游核电站运营将厚积薄发。在核电产业链下游-核电站运营方面,我国目前只有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公司具有核电站运营牌照。现在五大发电集团和其他一些地方发电企业都在积极通过参股形式参与核电站建设,未来不排除积极申请核电站运营牌照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正常运营中的核电站发电成本约为0.30元/度电,而上网电价约为0.44元/度电,盈利能力很强。但核电站建设一般需要5-8年的时间,而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占总运营费用的60-70%,后期燃料及运行维护费就远远低于火电站。因此处于核电产业链下游的核电站运营相关企业,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受益。(来源:经济参考报 刘振冬)
2010年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将调整:从发电转向气化和成型燃料
在召开的201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做了《2010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和任务》的报告,在有关生物质能利用方面的表述为:规范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运营好现有生物质发电站;发展农村生物质气化工程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变化: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将从发电转向气化和成型燃料。 生物质发电亏损严重
一直以来,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是否应以直燃发电为主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了100个左右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30多个,总发电量40万千瓦/年。然而几年下来,生物质发电项目几乎全行业亏损,达到持平的寥寥无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后果?
清华大学王维城教授的调研也许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他对山东单县、河北金州和北京京能集团的考察结果表明:秸秆直燃发电热效率低、经济性差、能耗大。 王维城对记者说:“热效率方面,1200克秸秆发1度电,而100万千瓦机组的煤发电只需280克—290克,全国平均1度电350克煤;经济性方面,生物质发电的投资1千瓦要1万元以上,火电厂1千瓦的建设费用是4000—5000元,另外这三个电厂发电成本都在每千瓦时0.8元以上,火电发电成本是0.34元;在能耗方面,生物质直燃发电是小电厂大能耗,山东单县收集燃料半径是130公里,并且,农民秸秆的价格从开始50块钱涨到现在的300块钱以上。我个人认为秸秆的供热利用方式优于发电。” 认清生物质特点是关键
石油、煤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每种能源都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如果能够寻找到最佳的使用途径,则会事半功倍。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生物质能源处处长钱能志对记者说:“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特点是,低密度、高分散,从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来讲,生物质能的应用一定要符合国情特点,分散资源分散用,直燃发电不是很好的方向。风力发电,刮来的风就是原料,太阳能发电,阳光就是原料,生物质发电比不过人家,不要办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 气化试点初见成效
既然生物质能发电方面不具优势,现阶段应如何利用它呢?
河南省鹤壁市正道重机厂董事长于富强几年来一直实践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向。他对记者说:“我们把秸秆用工业化手段变成天然气,用压缩的手段把二氧化碳剔除,然后和市场挂钩——直接给出租车注气,这个气站目前在鹤壁已经初具规模。最重要的是在运行中不需要政府的补贴。”
钱能志在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生物质能座谈会上举了个例子:“辽宁丹东市的生物质气化几乎是完全市场化地搞,政府就做两件事——融资担保、定价格。其他建造都是经营
6
2010年1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
者自己的事,最后贷款2900万元,搞了14个厂。实践表明,用秸秆烧出来的气和煤比是竞争不过的,但是和煤气、天然气相比是有竞争力的。此外,秸秆气化也可解决小区域集中供气的问题。”
成型燃料是替代方向
秸秆、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除了气化,还有哪些利用方式值得一试呢? 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百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方法——成型燃料。张百良对记者说:“目前,美国每年生产成型燃料60万吨左右,日本现在是26万吨左右,欧洲国家大概就是300万吨。国外成型燃料的用处是高档家庭的采暖,比如颗粒燃料。另外是烧壁炉,还有就是为了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卖,价格比较高,1吨卖150—170欧元。我认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应该是替代煤的好产品。”
成型燃料在我国也已实践了几年,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 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李十中认为,秸秆固化成型是成熟的技术,在国内已经开了头,这是要大力发展的。他对记者说:“长春有一家四星级酒店都是用颗粒燃料代替煤,这是很成功的,农业部规划院在大兴建了一个厂,温室大棚不烧煤了,烧颗粒燃料,效果也是很好的。”(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石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商业化阶段
我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正在探索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记者23日从中石化了解到,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抓手,中石化地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
中石化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全资子公司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2006年,新星石油公司与冰岛国恩莱克斯公司合资组建了由新星石油公司绝对控股的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并推动地热资源开发产业的发展。
新星石油公司总经理詹麒介绍说,中石化地热资源开发目前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已建成供暖能力260万平方米,累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近30万吨。计划到2010年底建成供暖能力40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建成供暖能力超过1000万平方米,并探索开发地热水矿物质提取、尾水净化、发电等综合利用,实现地热开发产业化。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形势,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詹麒说,中石化目前已初步形成梯级利用、综合利用、尾水净化和回灌、浅层地热能开发等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目前在雄县地热尾水同层回灌已取得突破,建成了单井开采、单井全部回灌的技术开发模式,地热水在传递热量供使用后全部回灌地下,不改变地热水的水量、压力和流向,有效突破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瓶颈。
目前中石化在雄县的地热供暖价格为每平方米15元,远远低于燃煤锅炉供暖每平方米26元的价格。詹麒说,目前中石化地热资源开发尚处于微利阶段,盈利尚有待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他指出,从资源和技术前景看,我国地热资源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的发展瓶颈在于我国整体能源结构尚需调整,市场也需要有统一认识的过程。地热资源的规模化、工业化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
据了解,中石化目前在咸阳的供暖能力占咸阳市集中供暖能力的20%。在雄县,中石化
7
2010年1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
已与当地政府签署协议,计划开发整个雄县的地热供暖市场。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低碳经济持续升温。传统能源企业也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技术和产业储备。
据了解,中石化近日与国际能源公司BP就在我国进行页岩气勘探、开采方面的合作进行谈判。而据中石化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地热资源和页岩气外,中石化目前还开展了对煤层气以及生物质能源的专业性开发和研究。(来源:新华网 安蓓)
【国际】
美国:以税收优惠促清洁能源发展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8日下午宣布了一项规模为2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措施,力促美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是其两大目的。
白宫发表的声明指出,此次税收优惠计划的资金来自于奥巴马2009年2月签署的7870亿美元紧急经济刺激方案。美国40多个州的180个项目将从中受益,主要是生产风能、太阳能设备和高性能电池的企业,预计可直接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会有50亿美元民间配套资金,可以间接帮助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白宫预计,受益的绿色能源项目将有1/3可在2010年完成。
创造就业是奥巴马政府目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保持在10%高位的失业率将直接影响选票。去年10月,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州长选举中败北的事实已敲响了警钟。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两位数的失业率仍不能缓解,很可能让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付出代价。奥巴马认为,清洁能源在创造就业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力促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更有着眼21世纪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意图。从一开始,在美国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就是一个重要特点。奥巴马在宣布税收优惠计划时再次强调,美国曾是清洁能源技术的开拓者,但遗憾的是,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却被其他国家赶超过去。他提到,美国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都是日本等亚洲国家制造。美国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就是要在美国生产这类电池。美国要在21世纪的新能源竞争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从而为美国制造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就业奠定强大的基础。(来源:人民网)
以色列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传统能源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探索更为清洁高效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以色列作为一个自身几乎没有任何常规能源资源的国家,在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和研究开发新能源方面积极探索,开发出许多新的替代能源,在推动人类摆脱碳基燃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再生能源利用走在前列
以色列自几十年前就开始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以色列家用热水的90%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为该国节约了3%的进口矿物能源。此外,通过使用改进的光电转换板,其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已经达到14%~22%的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以色列年均太阳能热水总功率高达82.4亿千瓦时,是全球人均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8
2010年1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
当前,以色列已有100多家公司拥有较为成熟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进技术,涉及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燃料、海浪能源、核能等多个新能源领域,并在太阳能、地热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例如,位于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Solel太阳能项目所规划的150兆瓦太阳能工程,将为以色列5万个家庭提供电力,该公司技术还被应用于美国莫哈韦沙漠的9个发电厂,发电量总计350兆瓦;被公认为利用地热发电全球领先企业的以色列Ormat公司已建造和提供的地热电力设备装机容量超过800兆瓦,该公司自身还经营着总计约370兆瓦的地热发电设施。包括Ormat在内的以色列公司出口到国外的能源技术价值已经达到数千万美元,而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 立法鼓励发展新能源 早在2002年,以色列政府就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可再生能源引入到电力部门,并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用户实行一定金额的补贴,该决定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以色列现行的环境立法包括保护自然和资源(空气、水和土壤)的法律,减少和预防环境损害(防止空气、噪声、水和海洋污染)的法律,以及安全处理沾染物和污染物(有害物质、辐射和固体及液体废弃物)的法律等,对鼓励使用更加节能高效且低污染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技术基础和资金雄厚
以色列拥有广泛的技术基础,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使以色列企业在规模较小的本土市场上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完成技术向生产的转换。在政府政策鼓励和市场风险资金投资充足的推动下,以色列新型能源企业发展迅猛。 探求可再生能源一直是以色列学术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以色列七所大学以及多个学院和政府研发中心早在20多年前便开始了此项研究。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许多学术研究团体和私营公司已经找出一些利用现有知识来创造可持续能源的方法。例如Sharav Sluices公司独特的塔式技术原型和随后进行的递增研究,可以从干燥的沙漠空气以及微咸水或海水中获得低成本的电力,与此同时,还能以低成本进行海水脱盐。Engineuity公司开发的一种装在内燃机驱动的车辆上的独特制氢技术,克服了与氢相关的所有电流故障,拓宽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研究领域。
以色列是全球风险资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企业每年吸引近百亿美元的外来风险投资,其中,包括通讯、医疗、生物科技和新能源在内的各类高科技创业企业更是风险资金的关注重点。此外,以色列还拥有数十个由政府资助的科技孵化器,这些科技孵化器为1500家左右的初创公司提供支持,这类公司正在研究开发清洁技术,其中包括GreenTech、All Ashkelon Technological Industries、Kinarot、Yozmot HaEmek和Meytag公司等。这些企业及其研发的清洁技术项目贴近市场,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一经开发即能引起投资商和商业集团的兴趣,从而迅速实现商业化。(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钱伯章)
印度宣布将大力建设太阳能产业
印度总理辛格11日在新德里宣布,印度将在2022年即印度第13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实现建成2万兆瓦太阳能电力的目标。
辛格当天在新德里向外界宣布了这一名为“太阳印度”的计划。他说,大力发展太阳能将帮助印度提高能源供应水平,同时这也是印度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提高减排目标所作出的国际承诺的一部分。辛格表示,本届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作为任期内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印度将争取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设备的制造等太阳能技术领域成为世界领先的国家。
9
2010年1月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
辛格还特别指出,发展太阳能技术对印度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印度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太阳能照明等技术的发展已开始为人们带来希望。辛格表示,为鼓励太阳能技术创新,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印度将制定有关法规,同时政府还将向太阳能产业提供补贴。(来源:国际在线)
核能将是美国的能源未来
如果不使用核能,要减少二氧化碳,这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为本港未来的能源需求,核能的二氧化碳减少。核电已经占美国电力的21%。
我们能源未来的答案有些可能会来自于多种解决方案,如天然气,潮汐波浪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太阳能。这两种替代能源形式也必然受到资助,将在我们的能源需求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可能只占我们能源自给率的30%。
与核电厂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大量的空间和设备。例如,一个占地10000英亩的风力涡轮机或一个8平方英里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输出的电力相当于零排放核电厂的四分之一。
核能源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耗尽的放射性燃料棒。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推出了一种融合的混合设计裂变反应堆将用于核废料的处理,此研究朝这个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核电对于美国的未来-没有废物,无污染,无矿物燃料,也没有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来源:国际能源网 陈曙辉)
欧洲欲试验\太空太阳能电站\来为地球供电
欧洲最大的空间研究公司——EADS Astrium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在轨道进行一项太空太阳能电站试验。这将是一个卫星系统,它将用于收集太阳能,并通过一个红外线激光器,把能量传输给地球,为地球提供电能。
3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太空太阳能的利用问题。然而人们对它的成本、效率和安全性存有疑问。不过Astrium公司认为,这项技术即将发展成熟。首席执行官弗朗科斯·奥奎尔说:“目前我们还没进入运营阶段,我们仍处在试验阶段。为了落实一种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找到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研发运营系统。”
奥奎尔表示,这些合伙人应该包括航天部门、欧盟或各国政府,甚至是电力公司。利用太空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想法,因为它将是一种用之不尽的24小时都能使用的清洁能源。位于轨道里的光电池收集到的能量,远远超出位于地球表面的相同的太阳能阵列收集的能量。在太空,入射光不会受到云团、尘埃或者大气滤波效应的影响。
然而,评论人士经常会指出利用太空太阳能存有很多研发障碍,例如发射和在轨道里组装大型太阳能电站的成本;转换效率损耗和围绕无线传输方法的一些安全问题,尤其是利用微波有安全隐患。但Astrium表示,可以通过利用红外线激光器解决后面那个问题,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把人“烤熟”。该公司已经通过实验室激光器对能量传输情况进行了检测,目前他们正在努力提高这个端对端系统的效率。
然而,Astrium公司首席技术官罗伯特·莱恩承认,目前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他说:“现在我们的产能能力会受到我们制成的激光器大小的限制。这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在接收过程中,把红外能转换为电能也受到一定限制,这个过程进行很快,目前我们正在与英国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汇编10.01.25 -(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