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政学题库(学生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6.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主动放弃公债时期是(B)

A.19世纪 B.20世纪中叶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7.公债资产效应会让公债债权人的消费(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变化 18.按(C)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A.利率确定方式 B.利息偿付方式 C.借债期限 D.债务本位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中国公债市场的作用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BCD) A.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提供有效的渠道

B.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金的运行,促进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 C.传播和获得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D.中央政府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市场渠道

2.一般来说,影响国债数量规模的因素或指标主要有两个:政府财政承债能力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以下四项中哪两项属于政府财政承债能力常用的主要指标(AB)。

A 国债依存度 B 国债偿债率 C 国债负担率 D 居民应债能力 3.按照国债的流动特点可分为(CD)。

A.自由购买国债 B.非自由购买国债 C.上市国债 D.非上市国债 E.保值国债 4.决定国债利率的高低因素有(BCDE)。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金融市场的利率 C.国家信用 D.社会资金供应量 E.国债偿还期限长短 5.公债的“三性”包括(ABD)。

A.自愿性 B.有偿性 C.强制性 D.灵活性 6.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公债规模是否适度的指标有(ABC)。 A.公债依存度 B.公债负担率 C.公债偿债率 D.CPI 三、判断题

1、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因而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

2、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应该是以中长期国债为主的期限结构。(×)

3.从发行方式看,采取由中央银行统一认购的方式是抑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有效途径。(×) 4.按可流通或转让性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和中长期公债(×) 5.李嘉图认为税收与公债具有相同的经济效应,因此他主张公债的发行(×)

6.公债的庇古效应是指公债发行会导致劳动和投资意愿下降以及资本积累减少的效应。(×) 7.公债依存度指公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8.公债负担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和比率。(×)

9.公债偿债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和比率。(√) 10.李嘉图等价本质上阐明了公债中性的经济学思想。(√)

11.卡尔多效应是指公债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扩大消费支出,而在经济景气时抑制消费支出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国债与私债的区别。

答:举债目的不同、信用基础不同、发行期限不同、债券的流动程度不同 2.国债区别于税收的特点。

答:1、国债的自愿性,这一特征与税收所具有的依法强制特征有明显的差别。2、国债的有偿性,这也是国债区别税收的重要特征。3、国债的灵活性、这也区别于税收的固定性。 3.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会影响经济发展吗?应如何把握?

答: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这是因为:1、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2、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准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把国债视为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1、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2、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4.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和评价。

答:政府为其支出筹资时,征税和举债对居民消费及资本生成的经济影响是相同的或等价的。 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揭示了举债的实质,公债无非是以公众未来的税收替代了眼前的税收,消费者的纳税义务并消除,只是推迟了而已,即公债是延迟的税收。公债替代税收,支出计划所派生的纳税义务被推迟了,消费者就因税收现值的下降,当期财富的而消费。 五、论述题

1.简述并评价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1.弥补财政赤字,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债券”之称。特别是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节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2.试从公债效应分析为什么公债规模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该适度?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

一、单选题

1、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B)。 A、单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差别预算

2、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是按照(B)的原则建立的。

A.弥补公共物品成本 B.一级政权一级预算 C.行政区域 D.市场原则 3、我国新《预算法》从(D)年开始执行。 A.1994 B.2004 C.2014 D.2015

4、国家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划分标志是(B)。

A.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 B.以预算形式的差别 C.以预算内容 D.以国家预算的组织环节 5、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D)财政体制。

A.统收统支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D.分税制 6、预算管理的主体是(A)。

A.国家 B.银行 C.事业单位 D.其他社会组织 7.从财政收支的内容上看,(A)是国家财政的核心。

A.政府预算 B 政府债务 C.国家主权 D.政府补贴 8.(B)是审查、批准预决算的权力机关。

A.各级政府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财政部门 D.国务院 9.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我国应实行(C)的政府采购模式。

A.集中采购模式 B.分散采购模式 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 D.招标性采购 10.地方预算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A)地位。

A.基础 B.主导 C.统领 D.核心 11.建国初期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行的是(A)。

A.统收统支体制 B.“大包干”体制 C.分级管理体制 D.分税分级管理体制 12.我国预算草案在当年3月份之前确定,预算编审的组织程序按照(B)的方式进行。

A.“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下两上、上下结合” B.“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 C.“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一下一上、上下结合” D.“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分离” 13.预算年度指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通常为一年。我国的预算年度形式是(A) A 历年制 B 跨年制 C 历年与跨年制的结合 D 阴历制 14.相对于其他预算主体和传统的国家预算来说,政府预算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是(A) A、公共性 B、法律性 C、计划性 D、集中性 15.我国预算年度是(B)

A、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 B、1月1日至12月31日 C、10月1日至第二年9月30日 D、5月1日至第二年的4月30日 16.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纵向来看,政府预算可分为(B)

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D、总预算与单位预算

17.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B)

A、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 B、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 C、以收定支体制 D、分级包干体制 18.对国库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的是(A)

A 、财政部门 B、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 C、国家审计署 D、政府支出部门 19.根据我国《预算法》,进行预算调整必须经(C)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政府 20.下列政府预算监督中,属于行政监督的是(A)

A、财政部门监督 B、社会中介机构监督 C、社会舆论监督 D、司法监督 二、多选题

1.我国的预算由(ABCDE)组成。

A.中央预算 B.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D.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预算 E.乡(民族乡、镇)预算 2.国家预算的原则有(ABCDE)。

A.公开性 B.可靠性 C.完整性 D.统一性 E.年度性 3.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BCD)。

A.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B.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C.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D.原体质的处理 4.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有(ABCD)

A、公共性 B、法律性 C、计划性 D、集中性

5.政府预算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调控功能主要表现在(BCD)

A、筹集财政收入 B、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进行资源配置 D、公平社会分配 6.下列属于各级政府的职权的是:(ABCE)

A、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决算草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C、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 D、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 E、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 7.分税制主要包括(ABC)

A、分权 B、分税 C、分管 D、分成 8.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包括(ABCD)

A、可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B、可以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C、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D、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9.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有(ABCDE)

A、合法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稳妥性原则 D、重点性原则 E、完整性原则

10.地方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有(ABD)

A、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B、坚持地方预算的收支平衡

C、根据需要可自行增加收入 D、执行国家统一的财政方针和财政制度 11.与私人采购和企业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的特点有(ABD)

A、采购主体的特殊性 B、采购资金的公共性 C、采购活动的盈利性 D、采购数量的规模性 12.立法机关预算监督的主要内容有(ABC)

A、对政府预算编制的监督 B、对预算调整和变更的监督 C、对政府决算的监督 D、对内部财务收支的监督 13.在预算监督实践中,政府预算监督的方法有(ABCD)

A、日常监督 B、事后监督 C、专项监督检查 D、个案检查 三、判断题

1.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大多为一个日历年。(√)

2.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共有五级预算。(√) 3.国家总决算(即国家决算)以单位和部门决算为基础,由国务院汇编。(×) 4.年终清理是搞好年度决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条件。(√) 5.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6.中央各主管部门的单位决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复。(×)

7.财政集中付款机制是我国预算付款机制的改革方向。改革付款机制的实质是改革财政资金管理。(√) 8.国库单一帐户是指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库银行开设的单一帐户集中办理,实行财政直收直支。(√)

9.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是保证实现预算收支任务,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10.明确预算管理职权是预算法的核心内容。(√) 11.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对预算收支规模进行划分。(×) 12.决算是预算执行组织平衡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简答题

1.请说明政府预算的原则。

答: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年度性、公开性 2.政府预算的功能?

答:1、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2、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3、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4、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5、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应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政学题库(学生版)(7)在线全文阅读。

财政学题库(学生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38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