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水化物为H2CO3,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与H2CO3不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主链最多有6个碳原子。

(1)若主链有6个碳原子,余下2个碳原子为2个—CH3,先固定一个—CH3,移动第二个—CH3,

碳干骨架可表示为:(数字

代表第二个—CH3的位置),共4+3+2+1=10种。

(2)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余下3个碳原子为可能为:①一个—CH3和一个—CH2CH3或②一个—CH(CH3)2。①若为一个—CH3和一个—CH2CH3,先固定—CH2CH3,再移动—CH3,碳干骨

架可表示为:;②若为一个—CH(CH3)

2

,符合题意的结构简式为(题给物质);共3+3+1=7种。

(3)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3CCOOH。 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10+7+1=18种,除去题给物质,还有17种,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注意采用有序方式书写,避免重复和漏写。 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用硝基苯(C6H5NO2)电解还原生成对氨基苯酚,说明pb合金为阴极,则Pt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错误;B.电解时Pt电极为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无氢气生成,故B错误;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6H5NO2+4e-+4H+===HOC6H4NH2+H2O,故C正确;D.电解过程中溶液里水的量不断减小,则硫酸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 13.【答案】C

【解析】A,常温下Ksp(NiS)

Ksp(NiCO3),NiS、NiCO3属于同种类型,常温下NiCO3的溶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21)页

解度大于NiS,A项正确;B,Ksp(NiS)Ksp(NiCO3),则曲线I代表NiS,曲线II代表

Ni2+(aq)+S2-(aq),加入Na2S,S2-浓度

NiCO3,在d点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iS(s)

2+

2-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i2+减小,d点向b点移动,B项正确;C,对曲线I在b点加热,NiS的溶解度增大,Ni、S浓度增大,b点向a点方向移动,C项错误;D,曲线II代表NiCO3, a点c(Ni)=c(CO3),Ksp(NiCO3)= c(Ni)·c(CO3)=1=1

2+

2-2+

2-

10,c(Ni)=c(CO3)

2+

2-

-72+2-

10-3.5,pNi=pB=3.5且对应的阴离子为CO32-,D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曲线分析,注意图像中pNi、pB越大,Ni、B浓度越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当难溶电解质类型相同时,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大;当难溶电解质类型不同时,溶度积大的溶解度不一定大。

26.【答案】 (1). SO2+I2+2H2O = H2SO4+2HI (2). 装置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3). 2.5 (4). 将第一步所得溶液全部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 (5).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100mL 容量瓶 (6). 0.016 (7). 符合 (8). 气体流速过快,吸收不完全(或未充分反应);装置气密性较差

【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某地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通过气体流速管可测出实验过程中通过的空气体积,通过测量装置A在实验前后的增重量可求出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通过测量装置B中一定量的淀粉碘溶液的褪色时间可求出SO2的含量;第3问要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第4问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空气中SO2的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详解:(1)上述实验测定中的主要反应原理为SO2+I2+2H2O = H2SO4+2HI。 (2)还需要测量装置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即可求得可吸入颗粒的含量。

(3) ①由题目叙述要先配制1000 mL 1.0×10mol·L碘溶液,所以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单质碘的质量为=1L×1.0×10-2mol·L-1×254g/mol=2.5g,放在烧杯中再加少量碘化钾固体,加适量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②冷却后全部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洗涤、定容、摇匀;③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取所配碘溶液5.00 mL于小烧杯中,加水稀释后全部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即得100 mL 5.0×10-4mol·L-1的碘溶液,此步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和100 mL容量瓶。

(4) ①已知气体流速为200mL·s-1,通过的时间为500s,所以空气的体积为100L,又n(I2)= 0.05L×5.0×10-4mol·L-1=2.5×10-5mol,由反应方程式可得n(SO2)= 2.5×10-5mol,所以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为[2.5×10-5mol×64g/mol×1000mg/g]/100L=0.016mg/L<0.02mg·L-1,所以符合排放标准;②如果实验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可能的原因为气体流速过快,SO2没有完全被吸收、或SO2与I2没有完全反应、或者装置气密性不好。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得满分不易,主要是认真细心,不可大意。例如称量单质碘的质量

要求用托盘天平,尽管算出的数值为2.54g,但只能取2.5g;取先配的碘溶液5.00 mL再配

-4-1

制为100 mL 5.0×10mol·L的碘溶液,根据体积的要求,就需要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来取,而不能用量筒;实验中既用到1000mL的容量瓶,又用到100mL的容量瓶。所有这些,稍不注意都会失分。

27.【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硫酸浸取时的浸取速率和浸取率

(2). 3MnO2+2FeS2+6H2SO4 =3MnSO4+Fe(SO4)3+4S↓+6H2O (3). 软锰矿粉或H2O2溶液 (4).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22)页

-2

-1

破坏Fe(OH)3胶体并使沉淀颗粒长大,便于过滤分离 (5). Fe(OH)3 (6). (NH4)2Sx+1

2NH3↑+H2S↑+xS↓ (7). (8.25cV/a)%或(8.25cV×10)/a或0.0825cV/a或0.0825cV/a×100%

【解析】分析:两种矿物经粉碎研磨①与硫酸混合②,由于M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因此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锰、硫酸铁和单质硫,③过滤后,滤液用碱液处理④除去铁元素⑤后,溶液经浓缩结晶得产品MnSO4·H2O,滤渣与(NH4)2S混合作用⑥后,经分解⑦处理得另一产品S,分解的其它产物可转化为(NH4)2S循环使用。

详解:(1) 步骤①混合研磨成细粉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硫酸浸取时的浸取速率和浸取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硫酸浸取时的反应方程式为3MnO2+2FeS2+ 6H2SO4 =3MnSO4+Fe2(SO4)3+4S↓+6H2O。

(2)由于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用软锰矿粉(MnO2)或H2O2将其氧化为Fe3+,既不引入杂质,又能达到除去的目的;用碱液处理时,需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调节pH为4~5,再继续煮沸一段时间,以破坏Fe(OH)3胶体并使沉淀颗粒增大,便于过滤分离,得到的滤渣为Fe(OH)3。

(3) 步骤⑦在90~100℃下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x+1

2NH3↑+H2S↑+xS↓。

(4)已知本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锰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锰。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得二者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3MnSO4·H2O=5MnO42+K2SO4+2H2SO4+H2O,已知n(KMnO4)=c mol/L×V×10L=cV×10mol,则n(MnSO4·H2O)=1.5cV×10mol,产品中Mn的质量分数为w(Mn)= [1.5cV×10mol×55g/mol]/ag×100%=(8.25cV/a)%。

28.【答案】 (1). b (2). 5 L/mol (3). 不 (4). 增加CO的物质的量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或降温等 (5).

(6). N2H4(g)=N2(g)+2H2(g) ΔH=+50.7

2+

-3

-3

-3

-3

2+

-2

kJ·mol-1 (7). 350℃左右、负载率3% (8). SO2+ 2H2O-2e-=SO42-+4H+ (9). H2SO4 【解析】分析:(1)我们知道物质的表面积对反应速度有影响,同样催化剂的表面积也影响催化效率;利用图象中NO的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算出平衡常数K;当温度不变时,K值也不变,利用浓度商与K做比较,即可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分析出n(NO)减小的原因;(2)利用盖斯定律可得肼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由图象信息即可分析出最佳脱硝效果的条件。(3)根据题目所给物质的转化关系,结合电解原理解答。 详解:(1) ①由图象可知,曲线a变化慢,即反应速率慢,曲线b变化快,即反应速率快,催化剂的表面积越大,催化效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b;②已知n起(NO)= n起(CO)=0.4mol, n平(NO)=0.2mol,则平衡时c平(NO)=c平(CO)=0.1mol/L,c平(CO2)=0.1mol/L,c平(N2)=0.05mol/L,故K=

=

=5

L/mol;若保持温度不变,则K值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CO2各0.2 mol时,其Qc=

=K,所以平衡不移动;③15min时,反应物NO的物质的量

迅速减小,但不是突然变小,可能的原因是增大了CO的浓度或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也可能是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23)页

(2) ①肼的电子式为;②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2×反应Ⅱ即得N2H4(g)=N2(g)+

-1

2H2(g) ΔH=ΔH1-2ΔH2=+50.7 kJ·mol;③分析图象信息可知,负载率过高或过低,脱硝率都不是最高的,而温度过低或过高,脱硝率也不是最高的,只有在350℃左右,负载率为3.0%时脱硝率最高。

(3)根据题目叙述,结合装置可知阳极反应物为SO2,生成物为SO42-,所以阳极反应式为SO2+ 2H2O-2e- =SO42-+4H+,而阴极反应为NO+H++5e- =NH4++H2O,所以总反应式为

2NO+5SO2+8H2O==(NH4)2SO4+4H2SO4,由此反应方程式可知,装置中的物质A是H2SO4。 点睛:本题有两个易失分点,一是图象中15min时,反应物NO的物质的量迅速减小的原因,防止从减小NO的物质的量的角度去思考;二是电解装置中物质A的确定,要从总反应式上去思考。 (二)选考题:

35.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答案】 (1). 1s2s2p3s3p3d4s或[Ar]3d4s (2). Cu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Cu2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因而二价铜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更稳定的一价铜 (3). V形 正四面体形 (4). > (5). 硅烷为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6). sp杂化 (7). 配位 (8). 原子晶体 (9). 12 (10). 1.6×10/ (a·NA)

32

3

3

9

10

2

2

6

2

6

10

1

10

1

详解:(1)已知铜的原子序数为29,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s2p3s3p3d4s或[Ar]3d4s;CuO中铜是+2价,价电子排布为3d,而Cu2O中铜是+1价,价电子排布为3d,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因此CuO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更稳定的Cu2O。 (2)由于O与Se同族,C与Si同族,它们形成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中,H2O分子是V型结构,则H2Se也是V型结构,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可知SiH4也是正四面体结构;在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元素,即氢的电负性>硅,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则硒吸引电子能力>氢,所以电负性 Se>Si;由图象可知,在一系列硅烷中,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所以熔沸点升高。

(3)B元素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但有4个轨道,所以可与具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配合物,因此在配合物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在B和N之

10

1

9

10

22626101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24)页

间形成配位键。

(4) 金刚砂晶体是由C原子和Si原子形成的原子晶体,在该晶胞中含有的C=4,Si=

=4,即含有4个SiC,该晶胞为面心立方,且C和Si可以互换,每两个C原子

间最近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所以每个C周围距离最近的C原子有胞的边长为a pm,即a×10-10cm,其体积为a3×10-30cm3,质量为

=12个,已知晶

g,则金刚砂的密度为

g/cm3。

36.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答案】 (1). 2一甲基-1-丙烯(或2一甲基丙烯) (2). (3). 消去反应 (4).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5).

(6). (7).

13种 (8). 或 ( (9).

【解析】分析:由信息可知A为不对称烯烃,B为醇,经催化氧化得醛C,C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羧酸钠,再经酸化处理得羧酸D,由D的摩尔质量和核磁共振氢谱可确定D的结构简式,D与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则H为醇,根据质量守恒由I和D的分子式可推出H的分子式,结合H的信息,推出醇H的结构简式。已知E为酮,由信息可得F为羟基羧酸,而G为羧酸,经还原得醇H,可见F→G要先脱水再加氢。

详解:(1)由反应条件可确定D为羧酸,其摩尔质量为88 g·mol-1,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可推知D为(CH3)2CHCOOH,逆向推导可得A为(CH3)2C=CH2,其名称为2-甲基-1-丙烯(或2-甲基丙烯)。

(2)由A的结构简式,结合信息①可推知B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OH。 (3)由E的结构简式,结合信息①可推知F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为C9H10O3,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2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共十二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16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