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质干扰,加2,3-双硫苯骈哌嗪,再将体积调至50mL,将此溶液装入1.00cm 吸收池测出在510nm及656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0.467和0.347。计算土壤试样中Co 和Ni的 质量分数。(Mr(Co)=58.93,Mr(Ni)=58.70)

3521 含有硫脲与三价铋配合物的某溶液,在波长为470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9.33103L2cm12mol-1-

,则(a)浓度为5.03105mol/L的此配合物在 0.500cm吸收池中所测得的吸光度为多少?(b)如a所述溶液,其透射比又为多少?(c)若吸光度保持在0.100至1.500之间。并使用1.00cm吸收池,则将可测定铋的浓度在什么范围?

3522 今取5.00mL尿样于100mL容量瓶中,稀至刻度,混匀,吸取此稀释液25.0mL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其吸光度为0.428。现将1.0mL含0.050mg/mL P的标准溶液加入另一份25.0mL稀释液中,测出其吸光度为0.517。问:(1)加入P后的吸光度究竟为多少?

(2)试样液中P的浓度为多少?(3)尿样中P的浓度是多少?

3523 结晶紫萃取光度法萃取Au,100mL试液含Au 100?g,取其20mL试液用5mLCHCl3 萃取,萃取率E=100%,用1cm吸收池,?max=600nm下测得T=50%,试计算A、 a、?(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3526 测定钢中的铬和锰,称取钢样0.500g,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

用移液管吸取 25.0mL于150mL烧杯中,加氧化剂加热将锰氧化成MnO4,铬氧化成Cr2O72,放冷,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另外配制标准KMnO4和K2Cr2O7溶液各一份,将上面三份溶液用1.0cm吸收池在波长440nm和545nm处测定

吸光度,所得结果如下:

溶液 浓度(mol/L) A440nm A545nm

KMnO4 3.773104 0.035 0.886

K2Cr2O7 8.333104 0.305 0.009 试液 0.385 0.653 试计算钢中铬、锰的质量分数。

3527 NO2离子在355nm处? 355=23.3 L/(moL·cm),? 355/? 302=2.50,NO3-离子在355nm处吸收可以

--

忽略,在波长302nm处? 302=7.24 L/(moL·cm)。今有一含NO2和NO3离子的试液,用1.00cm 吸收池

--

测得A302=1.010、A355=0.730。计算试液中NO2和NO3的浓度。

3528 α-莎草酮的结构为下述A、B两种结构之一,已知α-莎草酮在酒精溶液中的?max为252nm,试利用Woodword规则判别它是属于哪种结构?

OO (A) (B)

3529 试推导弱酸HL分别在酸性、碱性及缓冲溶液中所测得的吸光度来计算弱酸解离常数的公式:

pKa?pH?lg

A?ALAHL?A

式中AL弱酸在碱性溶液中的中吸光度。 AHL弱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吸光度; A弱酸在缓冲溶液中的吸光度(若吸收池厚度为1.00cm)。

3530 弱酸HA的共轭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通过测定浓度相同但pH值不同的弱酸的吸光度所得数据如下:

pH 吸光度 pH 吸光度 2.0 0.00 8.0 0.565 4.0 0.00 9.0 0.590 5.0 0.030 10.0 0.590

6.0 0.180 11.0 0.590 7.0 0.475 12.0 0.590 问该弱酸的pKa值近似是多少?

3531 还原态的NADH是一种具有高荧光的重要的辅酶素。它在340nm有最大吸收,在465nm有最大发射。由标准NADH溶液得到下列荧光强度数据:

浓度 相对荧光强度 浓度 相对荧光强度

--

NADH,c/106mol/L NADH c/106mol/L

0.100 13.6 0.500 59.7 0.200 24.6 0.600 71.2 0.300 37.9 0.700 83.5 0.400 49.0 0.800 95.1 请作出校准曲线,并用以估计某未知溶液中NADH的浓度,此溶液的荧光相对强度为42.3。

--

3532 一种分子的水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摩尔吸收系数是12.39L2mol12cm1,现透过10cm厚溶液测得透射比是75%,求该溶液的浓度。

3533 分析工业用水中Fe的含量。量取30.0mL水样两份于50mL容 量瓶中,将Fe氧化为 Fe3之后,

一份加入50.0?g/mL的标准Fe3溶液5.00mL,然后各加入适量HNO3酸化,再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使++

Fe3生成红色FeSCN2配合物,加水稀至刻度,用1.0cm 吸收池在波长455nm处进行测定,加标准溶液的

一份其吸光度为0.610,未加标准溶液的一份吸光度为0.400。假定溶液遵守比尔定律,计算水中Fe3的质量浓度(mg/L)。

3534 0.745mg的下列化合物溶于100.0mL乙醇中,在1cm的比色池中测定,紫外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3nm,其吸光度为0.520。求这个最大吸收波长所对应的摩尔吸收系数。

O OCl

3535 计算下列化合物UV光谱的?max值。

COOC2H5CH3O

OHOO

(A) (B)

提示:用于计算芳香族羰基衍生物的Scott经验定律:

COX 型的?max(nm)

X=烷基 246 ; X=氢 250 X=羟基、烷氧基 230

型的?max(nm)

取代基Z 增量

邻位 间位 对位 R-(烷基) 3 3 10 -OH,-OR 7 7 25

-O 11 20 78 -Cl 0 0 10 -Br 2 2 15 -NH2 13 13 58

3664 Co(Ⅱ)与配位体R的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当溶液中Co(Ⅱ)离子浓度维持在2.5-

3105mol/L而R浓度不同得一系列吸光度数值 如下:

--

c(R)/105mol/L A550 c(R)/105mol/L A550 1.50 0.106 7.75 0.500 3.25 0.232 9.50 0.521 4.75 0.339 11.5 0.529

6.25 0.441 16.5 0.529

求(1)形成配合物的配位体与Co离子的配位比。 (2)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4004 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什么?若某一种有色物质的吸收光谱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波长进行测定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4006 含钛钢样 1.000g,其中含钛的质量分数约为5.5%,经溶解处理后将所得溶液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 1mol/L H2SO4稀释至刻度。移取整份溶液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在 1mol/L H2SO4酸度下用 H2O2发色。生成的配合物 [Ti(H2O2)]2+在410nm 处有强吸收。[Ar(Ti)47.88]问

(1) 当用比色计测量时应选用红、黄、绿、蓝四种滤色片中的哪一种来进行测量?为什么?

(2) 用合适的滤光片时测得该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800。问用 1cm 比色皿测量时应移取 5.00mL、10.00mL 还是 25.00mL 溶液进行发色?为什么?

(3) 为了消除 Fe2(SO4)3的颜色干扰,有人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 加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使 Fe(III) 还原成 Fe(II) (b) 加适量 NaF 掩蔽 Fe(III) (c) 用不加 H2O2 的溶液作参比 你愿意选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011 试将下列六种异构体按紫外吸收峰波长递增次序排列,并简要说明理由。

(1)(2)(3)(4)(5)(6)

4015 某干涉滤光片由一层 0.520μm 厚,折射率为 1.400 的介质所构成。问在紫外─可见光区该滤光片所通过的波长为多少纳米?

4028 设滴定反应为 A + B → C, B为滴定剂,对下列各情况画出表示光度滴定过程的曲线。 (1) A 和 B 不吸光,C 吸光 (2) B 和 C 不吸光,A 吸光 (3) A 和 C 不吸光,B 吸光 4029 按以下数据分别指出异构体的结构:

?-异构体在 228nm 处显示峰值[?=14,000L/(cm?mol)],

而?-异构体在 296nm 处有一吸收带 [?= 11,000L/(cm?mol)](如图)。

CH3CH3CHCHCOCH3CH3CH3CH3CHCHCOCH3CH3

(Ⅰ) (Ⅱ) 红外

3084 已知醇分子中 O-H 伸缩振动峰位于 2.77?m,试计算 O-H 伸缩振动的力常数。

3094 在 CH3CN 中 C≡N 键的力常数 k= 1.753103 N/m,光速c= 2.99831010 cm/s,当发生红外吸收时,其吸收带的频率是多少?(以波数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231023mol-1,Ar(C) = 12.0,Ar(N) = 14.0)

3120 在烷烃中 C-C、C=C、C≡C 各自伸缩振动吸收谱带范围如下,请以它们的最高值为例,计算一下单键、双键、三键力常数 k 之比。 C-C 1200~800 cm-1

C=C 1667~1640 cm-1 C≡C 2660~2100 cm-1 3136 计算分子式为 C8H10O3S 的不饱和度。

3137 HF 的红外光谱在 4000cm-1 处显示其伸缩振动吸收。试计算 HF 键的力常数以及 3HF吸收峰的波长 (?m) 。 Ar(H) = 1.008,Ar(F) = 19.00 。

3138 计算甲醛中的 C=O 键 (k= 1.233103N/m) 和苯中的 C-C 键 (k= 7.63102N/m)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所产生吸收峰的近似波数和波长.

3145 CO的红外光谱在2170cm-1处有一振动吸收峰,试计算

(1) CO键的力常数为多少? (2) 14C的对应吸收峰应在多少波数处发生?

3368 计算乙酰氯中C=O和C-Cl键伸缩振动的基本振动频率(波数)各是多少? 已知化学键力常数分

别为12.1 N/cm.和3.4N/cm.。

3369 烃类化合物中C-H的伸缩振动数据如下:

烷烃:

CH 烯烃:

CH 炔烃:

CH

键力常数/(N/cm) 4.7 5.1 5.9 求烷、烯、炔烃中C-H伸缩振动吸收峰的近似波数.

3370 某胺分子N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2.90?m, 求其键力常数. Ar(N)=14.

3371 在烷烃中C-C, C=C, CC的键力常数之比k1:k2:k3=1.0:1.91:3.6, 今已知C=C伸缩振动吸收峰波长为6.00?m ,问C-C,

CC的吸收峰波数为多少?

3372 C-O与C=O伸缩振动吸收, 二者键力常数之比k(C-O):k(C=O) =1:2.42, C-O在8.966 ?m处有吸收峰, 问C=O吸收峰的波数是多少?

3405 用435.8nm的汞线作拉曼光源, 观察到444.7nm的一条拉曼线. 计算 (1) 拉曼位移?? (cm-1) (2) 反Stokes线的波长(nm)。

3536 如果C=O键的力常数是1.0310N/cm,?C=O=1.2310-23g,计算C=O振动基频吸收带的波长和波数。

CO3537 在环戊酮分子中,由于

CO的振动,在1750cm

-1

有一个强吸收带,假定该吸收带是基

频带,计算环戊酮中

的力常数(?C=O=1.2310-23g)。

4005 N2O 气体的红外光谱有三个强吸收峰,分别位于 2224 cm-1 (4.50?m ), 1285 cm-1 (7.78?m ) 和

579 cm-1 (17.27?m ) 处。此外尚有一系列弱峰,其中的两 个弱峰位于 2563 cm-1 (3.90?m ) 和 2798 cm-1 (3.57?m ) 处。已知 N2O 分子具有线性结构。

(1) 试写出 N2O 分子的结构式,简要说明理由 (2) 试问上述五个红外吸收峰各由何种振动引起?

4013 实际观察到的红外吸收峰数目与按 3n-5 或 3 n -6 规则算得的正常振动模式数目常不一致,前者往往少一些,也可能多一些,这是什么原因?

4014 某气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在 2143 cm-1 (4.67?m) 处有一强吸收峰,在 4260 cm-1 (2.35?m ) 处有一弱吸收峰。经测定,知其摩尔质量为 28g/mol,因而该气体可能是 CO 或 N2,也可能是这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说明这两个红外吸收峰由何种振动引起。

OH4020 指出下列化合物预期的红外吸收。

4027 现有一未知化合物,可能是酮、醛、酸、酯、酸酐、酰胺。试设计一简单方法鉴别之。 4052 (前移动) 下列 (a)、(b) 两个化合物中,为什么 (a) 的 ?C=O低于 (b) ?

CH3CNCH2CH3OO(a)(b)OO

-1

?C=O 为1731 cm ?C=O 为1760 cm-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3)在线全文阅读。

计算(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82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