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四、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五、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 (博览会展厅) 六、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总第7课时
(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
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四、深入欣赏 1.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六、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后记:
第5课深浅变化
总第8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照明器、苹果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导入课题 教学过程: 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
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 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积木玩具、话筒。 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
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石膏立方体.课件板书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立方体、铅笔、纸。 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录音机、话筒。 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
板书设计: 深浅变化 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教学后记:
第6课 水墨动物
总第9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 4、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