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述题重点
改进技术引进、提高自主创新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制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
首先,要明确技术引进的指导思想、直接目的和方式。从指导思想来说,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国家组织推动技术引进向高层次发展并坚持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战略,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我国也应走这一道路,并明确这一指导。从技术引进的目的和方式来说,也要作出重大调整和转变。在引进方式上,要从单纯引进生产线、成套设备向主要引进软件技术(即主要引进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大幅度提高引进软件技术的金额比重;在引进对象上,要从产品主导逐步侧重于产业基础技术、主导技术和高新技术;在引进的目的上,要从生产使用与替代进口转向主要是消化创新、参与国际合作。
其次,要制定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创新的行业技术振兴中长期计划,特别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或战略性行业,要把一些重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项目纳入到诸如科技攻关等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之中。与此相对应,要制定一整套法规和政策体系,如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引进的技术政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专项政策、国产化政策,技术引进的资金支持政策及其鼓励、限制、禁止、保护等相关配套政策等。以规范各方面的技术引进行为,体现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的政策倾斜。
再次,建立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协会,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可由该协会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技术市场信息网络,企业可随时上网查询,以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后,成立权威性的技术引进与创新管理机构。在技术引进管理上,要强化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协调统一,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导向和重大引进项目的审批,打破地方分割或条块分割,克服因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为追求“政绩”而产生的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的现象。
2.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企业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新机制
在技术引进的主体上,要从过去以国家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和制造单位联合引进转变,但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拥有技术引进的决策权、投资权、收益权,并承担全部风险,从而激励企业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但企业在进行技术引进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必须搞好可行性论证,甚至是前期性研究。在对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从我国的技术、资源和经济条件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力量、消化吸收能力、外汇及资金来源、市场需求、生产条件、环保标准、材料和零部件配套状况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方面因素,并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国产化前景及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出科学预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货比三家”,选优、择廉引进。
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来说,要深化改革,实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建立起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相协调的技术管理机制;要深化企业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述题复习重点(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