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习题 很全面,全是问答题
运,达到作用部位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物效应,所以药物需要有适当的油水分配系数。
13.在药物制剂设计研究时,防止光化和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1避光,使用遮光剂2驱除氧气和使用惰性气体3加入抗氧剂4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
14.什么是热原?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答: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活性中心。
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吸附性;⑥可被化学试剂破坏;⑦超声波等也能破坏热原。
污染热原的途径:①经溶剂带入;②从原辅料中带入;③经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④经制备过程带入;⑤灭菌后带入;⑥经输液器带入。
除去热原的方法:①容器上热原的除去,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②水中热原的除去,可用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③溶液中热原的除去,可用吸附法和超滤法。
15.简述酒剂和酊剂的主要区别(溶剂、制法、浓度等方面)。
答:酒剂(medicinal liquor)又名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药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溶剂为蒸馏药酒。一般用浸渍法、滲辘法制备,多供口服,少数做外用。
酊剂(tincture)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溶剂为规定浓度的乙醇。一般用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和滲辘法制备,供口服或外用。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含有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
16.简述植物性药材的浸出原理。
答:浸出过程包括浸润、溶解、扩散、置换四个阶段。
Fick‘s扩散定律及其影响因素 dM =-DS(dC/dX)dt
D = (RT/N)(1/6πrη)
其中,M-扩散物质的量 R-气体常数 S -扩散面积 T-温度 dC/dt-浓度梯度 N-阿佛加德罗常数 t-扩散时间 r-扩散分子半径 D-扩散系数η-粘度,负号表示药物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影响因素:
① 粉碎度② 浓度梯度③ 温度④ 分子大小与浸出时间⑤ 其它 溶剂的种类、性质、用量、浸出压力
17.注射剂常用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注射剂中除药物和溶剂外,所加的其他物质均称为附加剂。常用的附加剂有:
(1)pH调节剂 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枸橼酸缓冲液、酒石酸缓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等。
(2)表面活性剂 聚山梨酯类(常用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泊洛沙姆188、卵磷脂等,作为增溶、润湿、乳化剂使用。
(3)助悬剂 PVP、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用于混悬型注射剂。
(4)延缓氧化的附加剂抗氧剂常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螯合剂常用EDTA钠盐;惰性气体常用二氧化碳或氮气。
(5)等渗调节剂 常用氯化钠、葡萄糖。
(6)局部止痛剂 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7)抑菌剂用于多剂量注射剂及不经灭菌的无菌操作制剂,静脉和脊椎注射的产品不得加抑菌剂。一次用量超过5ml的注射液应慎加。常用苯酚、甲酚、氯甲酚、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等。
(8)填充剂 冷冻干燥制品中,根据具体产品的需要可加入特定的稳定剂、填充剂,如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大学药剂学问答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