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习题 很全面,全是问答题
2驱除氧气和使用惰性气体
3加入抗氧剂
4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
7.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答:抗坏血酸 10g 主药
碳酸氢钠 适量 pH调节剂
NAHSO4 0.4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适量 金属离子螯合剂
注射用水 加至100ml 溶剂
使用CO2排除安瓿中氧气
8.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
答: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对维C的影响;
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值,保持维C的性质稳定
亚硫酸氢钠:抗氧剂,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排除氧气,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9.何谓脂质体?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胶团有何不同?
答: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束不同,后者是由单分子层组成,而脂质体是双分子层组成。磷脂是脂质体的膜材,是脂质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10.写出注射剂(针剂)的制备工艺?
答: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 配液 滤过
灌封 灭菌
安瓿 洗涤 干燥(灭菌)
检漏 质量检查 印字 包装 成品
11.举例说明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什么?
答:单凝聚法(simple coacervation)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它是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使之凝聚成囊的方
基本原理凝聚剂是强亲水性物质,可以是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的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时,由于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明胶微囊。但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促进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就可发生解凝聚,使微囊很快消失。这种可逆性在制备过程中可反复利用,直到凝聚微囊形状满意为止(可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再交联固化,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逆的球形微囊。
12.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
答: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是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油/水分配系数的意义
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吸收、分布、转运与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有关。也即和油水分配系数有关。药物要有适当的脂溶性,才能扩散并透过生物膜,而水溶性才有利于药物在体液内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大学药剂学问答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