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外教育史三个阶段测试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外教育史

7、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这里“本体论”的含义指的是(C )。 A. 宇宙本体论。 B. 人性理论。

C. 人性理论与宇宙本体论的结合。 D. 一种教学理论。

8、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新式学堂是( B )。 A. 福建船政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上海广方言馆。 D. 天津电报学堂。

9、日本1890年《教育敕语》是( C )的产物。 A. 西学、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B. 儒学派、西学的德育论和武士道。 C. 儒学派、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D. 儒学派、武士道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10、拉开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序幕的是(A )。 A. 19世纪末教育家帕克推行“昆西教学法”。

B. 19世纪40年代贺拉斯·曼倡导各州普建公立学校。 C. 1751年富兰克林创办第一所文实中学。 D. 与上述几个答案都无关。

11、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新式学堂创办变化的表现为(B )。 A.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B.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C.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外国语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D. 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实业学堂建设。

12、史称“(B )小学之父”的腓特烈·威廉第一即位之初便发布谕令,整顿教育,由政府拨款办小学。 A. 美国。 B. 普鲁士。 C. 法兰西。 D. 英国。

13、英、法、德、美的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各有特点,下面第( A )组答案符合历史实情? A. 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地方分权型。 B. 中央集权型、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型。 C. 地方分权型、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中央集权型。 D. 国家领导和地方分权并存型、中央集权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

中外教育史

14、对应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的教育,夸美纽斯将教育由低到高分成四类在教学方式、方法乃至课程上均有区别的学校,即(A )。

A. 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大学教育或旅行。 B. 家庭教育、国立文法学校、青年军事训练团、大学。 C. 保育学校、公立小学、现代或综合中学、大学。 D.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中等小学校、大学校。 15、近代教育发展与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 B )。 A. 各国普遍建立私立教育系统。 B. 各国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系统。

C. 各国普遍建立私立教育为主的教育系统。 D. 各国普遍建立清一色的公立学校系统。

二、判别、改错并扼要说明理由(正确打√、错误打×,无论正确与否都要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教育是古希腊、罗马教育传统的复兴。 判断: 错

改错: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教育不是古希腊、罗马教育传统的简单复兴。

理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经过改造,已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不是对古希腊、罗马教育传统的简单复兴,而是起了一种“古为今用”的作用。

2、唐代和汉代的文教政策都推行儒学意识形态统治,没有什么区别。 判别:错

改错:唐代和汉代的文教政策都推行儒学意识形态统治,但有区别。

理由:唐代的文教政策是“三教并用”,含义是“儒学打底,佛老镶边”,而汉代的文教政策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奉汉代儒学的今文经学派、排斥其他观点。 3、官学化是清代书院繁荣的标志。 判别:错

改错:官学化是清代书院衰落的标志。

理由:中国古代的书院属于私学性质,在学术观点、教学方式、组织管理和办学理念等许多方面都有独立性,而当这些独立性不再具备时,也就名存实亡了。

4、西欧中世纪的大学和中国不同,不是封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 判断:对 改错:

理由: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发展。它由学生或教师组成行会对学校进行管理,重视研究医学、法律等世俗性学科,为当时学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这和中国古代的大学主要由封建官府所办不同。

中外教育史

5、日本近代教育走的是模仿西方文明及制度的道路。 判断:错

改错:日本近代教育走的是自主合理引进西方文明及制度的道路。

理由:日本在建立近代教育时,选择有利于己的西方教育经验,并不断结合国情进行调整,由此确立起了适应本国需要的教育制度。

三、语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制度化教育。

答:制度化教育是对近代以来教育的概括,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各国普遍推行了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政府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教育投入;设置了专门的、规范化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建立了上下衔接、系统连贯、类型多样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内部在管理方面也更加制度化、科学化。 2、“三舍法”。

答:是王安石主持兴学时的一项改革措施。它是将太学划分为外舍、内舍、上舍。进入各舍都要通过考试。上舍生考试成绩又分为上中下三等,据此可分别全免或部分免除科考而被授予官职。此举意在加强科举制下学校的教育功能,激励学生日常学习,减轻学校日益依附于科举的趋势,但成效不大。 3、自然适应性原则。

答:“自然适应性原则”主张教育要依据儿童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捷克夸美纽斯是最早倡导该原则的人。 4、学派讲会。

答:讲会又称会讲,是一种最能体现书院特点的教学制度。具体做法是由书院的主持人邀请院外著名学者到书院讲学,目的是通过不同学派的相互争辩、交流,探讨学术真谛,后来又发展成为地区性的学术讨论会,听众也不限于本院生徒。讲会制度对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5、“朱子读书法”。

答: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在给学生讲学的同时,非常注意指导学生自学。他的学生把他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论述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简述颜元的“习动”、“习行”教学法。

答:这是颜元教育思想最具创见和进步意义的部分。“习动”教学法指在实际活动和劳动中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强健身体、振奋精神、涵养道德和经世致用的功用;“习行”教学法指通过亲身“习行”去求知、验知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考核知识技能、道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功用。颜元提出“习动”、“习行”教学法,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史上一次师生手足解放运动。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有:(1)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经营现世生活的各种人。(2)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3)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4)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5)重视教师的作用。

中外教育史

人文主义教育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培养“全人”的需要。 五、论述题(18分)

1、试述蒙学教学的经验与特点。

答:第一,古代蒙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最突出有5点:(1)严格管理,以管促学。包括行为习惯方面和文化学习方面的严格管理。(2)精编教材,激趣诵读。古人非常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编写教材,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以名人精编的读本或所编名人作品为教材,进行教学、诵读。(3)强调模仿,积练成学。教学从模仿做起,诗书大量背诵、反复训练。(4)注重分析,注重技巧。作文教育注重字句积累、文章解构、精于批改。(5)蒙养合一,以养育德。学生读书做人二者合一;教师亦师亦父一身二任;宗法社会家校自然一体。

第二,谈谈自己对如何评判地继承的看法。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主张“自然教育论”的著名近代教育家是( C )。 A. 德国的赫尔巴特。 B. 瑞士的裴斯塔洛齐。 C. 法国的卢梭。 D. 俄国的乌申斯基。

2、提出要学习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通商等“西政”的洋务派思想家是(D )。 A. 郑观应。 B. 薛福成。 C. 冯桂芬。 D. 张之洞。

3、欧洲历史上的文法中学、公学是一种( C )进入的私立学校。 A. 平民子弟都能。 B. 文人子弟才能。 C. 上层子弟才能。 D. 所有子弟都能。

4、提出人性“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D )。 A. 中国古代的王守仁。 B. 瑞士近代的裴斯塔洛齐。 C. 法国近代的卢梭。 D. 英国近代的洛克。

5、近代教育家中强调教育管理要运用惩罚,甚至体罚的典型代表是(B )。 A. 法国的卢梭。 B. 德国的赫尔巴特。

中外教育史

C. 中国洋务思潮的代表人物张之洞。 D. 美国“永恒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赫钦斯。

6、黄炎培等主张在救济贫困和教育上要“教先于养”,意思是(D )。 A. 救济贫困并不重要,教育才是重要的。

B. 救济贫困固然重要,通过教育读书识字更为重要。 C. 救济贫困固然重要,通过教育学会生存自救更为重要。

D. 关键不在于救济眼前的贫困,而在于通过教育使国人学会自救并济世强国。 7、英国近代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对教育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A )上。 A. 实科教育理论。 B. 自然教育论。 C. 和谐教育论。 D. 生活教育论。

8、我国“五四”前后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的重点(D)。 A. 一直在城市。 B. 一直在农村。

C. 20年代前在农村,20年代起转向城市。 D. 20年代前在城市,20年代起转向农村。

9、我国建国前国民党政府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C )。 A. 7年。 B. 5年。 C. 4年。 D. 6年。

10、19世纪末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来源是(B )。 A. 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在教育上的应用。 B.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教育上的应用。 C.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教育上的应用。 D. 古典实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教育上的应用。

11、1969年,法国尝试的“合科教学”将各科知识分成(A )综合性课程。 A. 基础学科、知识学科、体育、实验科学、艺术教育几大类。 B. 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体育、活动课程、艺术教育几大类。 C. 技能学科、知识学科、体育、实验科学、艺术教育几大类。 D. 基础学科、研究学科、体育、实用科学、艺术教育几大类。 12、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 A )。 A. 恢复基础教育运动。 B. 发展职业教育运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外教育史三个阶段测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中外教育史三个阶段测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22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