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点F,若AB=4,AD=3,则CF的长为
.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B∥CD,进而可得出∠FAE=∠FCD,结合∠AFE=∠CFD(对顶角相等)可得出△AFE∽△CF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
=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度,再结合CF=
?AC,即可求出
CF的长.
【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AB=CD,AD=BC,AB∥CD, ∴∠FAE=∠FCD, 又∵∠AFE=∠CFD, ∴△AFE∽△CFD, ∴
=
=2.
=5, ?AC=.
×5=
.
∵AC=∴CF=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
第17页(共38页)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CF=2AF是解题的关键.
14.(2.00分)从甲地到乙地有A,B,C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了解早高峰期间这三条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的用时情况,在每条线路上随机选取了500个班次的公交车,收集了这些班次的公交车用时(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下: 公交车用时 公交车用时的频数 线路 A B C 59 50 45 151 50 265 166 122 167 124 278 23 500 500 500 30≤t≤35 35<t≤40 40<t≤45 45<t≤50 合计 早高峰期间,乘坐 C (填“A”,“B”或“C”)线路上的公交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分别计算出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大小即可得. 【解答】解:∵A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为B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为C线路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为
∴C线路上公交车用时不超过45分钟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数估计概率思想的运用.
15.(2.00分)某公园划船项目收费标准如下:
船型 两人船(限乘两人) 每船租金(元/90 四人船(限乘四人) 100 第18页(共38页)
=0.752,
=0.444, =0.954,
六人船(限乘六人) 130 八人船(限乘八人) 150
小时) 某班18名同学一起去该公园划船,若每人划船的时间均为1小时,则租船的总费用最低为 390 元.
【分析】分四类情况,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共有18人,
当租两人船时,∴18÷2=9(艘),∵每小时90元,∴租船费用为90×9=810元, 当租四人船时,∵18÷4=4余2人,∴要租4艘四人船和1艘两人船,∵四人船每小时100元,
∴租船费用为100×4+90=490元,
当租六人船时,∵18÷6=3(艘),∵每小时130元,∴租船费用为130×3=390元,
当租八人船时,∵18÷8=2余2人,∴要租2艘八人船和1艘两人船,∵8人船每小时150元,
∴租船费用为150×2+90=390元,而810>490>390, ∴租3艘六人船或2艘八人船1艘两人船费用最低是390元, 故答案为:39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16.(2.00分)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 3 .
第19页(共38页)
【分析】两个排名表相互结合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根据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中国创新产出排名为第11,再根据中国创新产出排名为第11在另一排名中找到创新效率
排
名
为
第
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确定问题,解答时注意根据具体题意确定点的位置和坐标.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5.00分)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第20页(共38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证明三角形全等,作出辅助线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7.00分)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图形N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N间的“闭距离“,记作d(M,N). 已知点A(﹣2,6),B(﹣2,﹣2),C(6,﹣2). (1)求d(点O,△ABC);
(2)记函数y=kx(﹣1≤x≤1,k≠0)的图象为图形G.若d(G,△ABC)=1,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
(3)⊙T的圆心为T(t,0),半径为1.若d(⊙T,△ABC)=1,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分析】(1)根据点A、B、C三点的坐标作出△ABC,利用“闭距离”的定义即可得;
(2)由题意知y=kx在﹣1≤x≤1范围内函数图象为过原点的线段,再分别求得经过(1,﹣1)和(﹣1,﹣1)时k的值即可得;
(3)分⊙T在△ABC的左侧、内部和右侧三种情况,利用“闭距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
第36页(共38页)
【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O到△ABC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
∴d(点O,△ABC)=1;
(2)y=kx(k≠0)经过原点,在﹣1≤x≤1范围内,函数图象为线段,
当y=kx(﹣1≤x≤1,k≠0)经过(1,﹣1)时,k=﹣1,此时d(G,△ABC)=1; 当y=kx(﹣1≤x≤1,k≠0)经过(﹣1,﹣1)时,k=1,此时d(G,△ABC)=1; ∴﹣1≤k≤1, ∵k≠0,
∴﹣1≤k≤1且k≠0;
(3)⊙T与△ABC的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当⊙T在△ABC的左侧时,由d(⊙T,△ABC)=1知此时t=﹣4; ②当⊙T在△ABC内部时,
当点T与原点重合时,d(⊙T,△ABC)=1,知此时t=0; 当点T位于T3位置时,由d(⊙T,△ABC)=1知T3M=2, ∵AB=BC=8、∠ABC=90°, ∴∠C=∠T3DM=45°, 则T3D=
=
=2
,
∴t=4﹣2,
;
第37页(共38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中考初中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word,带解析)(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