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仔细阅读题干,帮助理解诗意。命题人为了讲清题意,有时在表述中会透露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意,因而要好好把握。 (借题解文法) 1、指向要素 2、解说要素 3、限制要素 【示例】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注: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总结】: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感知情感基点 三读注序,获取有用信息 四读内容读体裁(关键词句)

3

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色彩词(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 关键句:主旨句、尾句(联)、重点句、典故句(探究主旨,体悟情感) 五读题干----借题解文法

总之,1、综合运用读诗的方法赏诗,正确把握诗的情感。2、答案要具体。3、答题

要规范。

【示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

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分析:第一步【看题目】交代了了地点在舟中,暗示了诗歌题材是羁旅诗、暗示了作者情感—旅途艰难,内心悲伤。

【第二步】看注释交代背景---受牵连被罢职,暗示仕途不顺,感慨世事艰难、点明写

作时间作于离任途中,暗示内心凄苦‘悲伤、风用壮难点注释,帮理解诗句。 【第三步】看正文:读解诗句理清脉络

全诗写作者被罢官后乘船离去,行进中在船中的所见所感。先从写江上风涛入手,再以痛惜世事艰难作结,前四句极写风浪之险恶,后四句流露志士之悲辛,借景抒情,情在景中,深沉悲壮,表达出时光流逝,壮志,壮志未酬的悲辛。

参考答案: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共4分,手法1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1分)2. 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5分) 题目——送别词,别情

注释——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情感语——伤情 相思 关键句:聚散匆匆 意象——孤雁、浮萍 尘、马、月、舟 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主旨——离别后的孤苦, 别后的思念

答案:离别之苦,别后之思。(2分)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全国II卷】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 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1分)

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 注释:作者被贬谪 意象:笛、月、花 情感语:无奈客思家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题目:地点时间缘由 即景抒情诗 注释:作者身份 作者:南宋遗民 感情:寂寞、闲 意象:亭基、野渡、春水、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

4

亡国之痛带来的凄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4、、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3)在线全文阅读。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7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