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般有四种方法确定:⑴在土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参照临近建筑物的地基容许承载力;⑵根据现场载荷试验曲线确定;⑶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⑷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13.基础稳定性验算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基础稳定性验算包括倾覆稳定性验算和滑移稳定性验算。倾覆稳定性验算用抗倾覆稳定系数KO=y/eo来限制合力偏心距eo, 要求KO大于1.1~1.5;滑移稳定
性验算用抗滑移稳定系数KC=μ∑Pi/∑Ti(抗滑力/滑移力)来进行限制,要求
KC大于1.2~1.3。
14.某大楼有主楼和A、B、C、D四个翼楼,翼楼对称布置在主楼周围,主楼十四层,翼楼四层 ,从沉降角度考虑,应先施工哪一部分比较合理,为什么? 答:先施工主楼。否则,如果先施工翼楼,主楼在翼楼地基引起的附加应力远远大于翼楼在主楼地基引起的附加应力,进而产生很大的沉降。
15. 试述在设计筏板基础时,常规设计法的适用条件。
答:根据工程经验,在比较均匀的且压缩性大的地基上,若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柱荷载及柱距的变化不超过20%,可以采用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的计算方法。
16. 简述箱形基础的特点。
答:⑴ 整体性好,具有比筏板基础更大的刚度,能有效调整和减少不均匀沉降,减少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⑵ 它的宽度和有限埋深比单独基础和条形基础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⑶ 它的地下箱体体积大,与筏板(地下室)基础相比,不仅能提供更大的地下使用空间,而且具有较大的补偿效应。
17.为什么在靠近原有建筑物修建基础时,新建筑物基础的底面要低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底面?
答:因为新建筑物基础的底面高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底面时,会在原有建筑物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增量,进而引起原有建筑物地基发生沉降变形。
18. 试简述补偿效应的概念及其基础类型。
答:补偿效应:因开挖基坑卸去的水和土的重量,可以补偿建筑物的全部和部分重量。补偿效应基础类型有:欠补偿基础、等补偿基础、超补偿基础。
19.在刚性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中,什么情况下要考虑基底应力重分布?如何计算重分布之后的基底最大压应力?
答:当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o大于基底的核心半径ρ时,要考虑基底应力重分布,计算公式如下: max 2N b 3a eo 2 ,式中b为偏心方向的边长,a为未偏心方向
的边长。
三.桩基础
1.桩基础有何特点?
答:特点: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在深基础中具有耗用材料少,施工简便等特点,同时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不仅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工厂化生产,而且能以不同类型的桩基础适应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荷载性质和上部结构特
征。
2. 桩基础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适用于以下情况:⑴荷载较大,地基上部土层软弱,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采用浅基础或人工地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⑵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位于基础或结构物下面的土层有可能被侵蚀、冲刷,如采用浅基础不能保证基础去、安全时;⑶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采用桩基础穿过松软(高压缩)土层,将荷载传到较坚实(低压缩性)土层,以减少建筑物沉降并使沉降较均匀;⑷当建筑物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需要减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倾斜时;⑸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较高,采用其他深基础施工不便或经济上不合理时;⑹地震区,在可液化地基中,采用桩基础可增加建筑物抗震能力,桩基础穿越可液化土层并伸入下部密实稳定土层,可消除或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
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端承桩和摩擦桩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端承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底土层的承载力为主,其特点是桩身穿过较松软土层,桩底支承在坚实土层或岩层中,且桩径比不太大;摩擦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其特点是桩穿过并支承在各种压缩性的土层中。
3.钻孔桩施工前埋设护筒,其作用是什么?
答:护筒的作用是:⑴固定桩位,并作钻孔导向;⑵保护孔口防止孔口土层坍塌;⑶隔离孔内孔外表层水,并保持钻孔内水位高出施工水位以稳定孔壁。
4. 钻孔桩施工前埋设护筒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⑴护筒平面位置应埋设正确,偏差不宜大于50mm;⑵护筒顶标高应高出地下水位和施工最高水位1.5m~2.0m,无水地层钻孔因护筒顶部设有溢浆口,筒顶也应高出地面0.2~0.3m;⑶护筒底应低于施工最低水位(一般低于0.1~0.3m),深水下沉埋设的护筒应沿导向架借自重、射水、振动或锤击等方法将护筒下沉至稳定深度,入土深度粘性土应达到0.5~1m,砂性土则为3~4m;⑷下埋式及上埋式护筒挖坑不宜太大(一般比护筒直径大1.0~0.6m),护筒四周应夯填密实的粘土,护筒底应埋置在稳固的粘土层中,否则也应换填粘土并夯实,厚度一般为0.5米。
5.钻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起什么作用?
答:泥浆的作用有:⑴在孔内产生较大的静水压力,防止塌孔;⑵泥浆向孔外土层渗漏,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具有护壁作用,同时将孔内外水流切断,能稳定孔内水位;⑶泥浆相对密度大,具有挟带钻渣的作用,利于钻渣的排出;⑷能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降低钻具磨损和发热程度。
6.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质量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答:容易发生塌孔、缩孔和斜孔等问题。⑴塌孔:在成孔过程或成孔后,有时在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降,这是塌孔的迹象,原
因主要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水位不高等所致。应查明塌孔位置,将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1~2m,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再重新钻孔。⑵缩孔:是指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的现象,是由于塑性土膨胀造成的,处理时可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⑶斜孔:桩孔成孔后发现较大垂直偏差,是由于护筒倾斜和位移、钻杆不垂直、钻头导向部分太短、导向性差、土质软硬不一或遇上孤石等原因造成。斜孔会影响桩基质量,并会造成施工上的困难。处理时可在偏斜处吊放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把孔位校直;或在偏斜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基础工程考试题(王晓谋、第四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