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头两年,逐渐发展起来(1分)。自我(ego)遵循现实原则。(1分)。自我的任务是在衡量现实的条件下,满足本我的冲动。(1分)自我能自由地运作于知觉到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之中。(1分)
3、超我(1分)
当儿童成长到5岁左右开始形成(1分)。超我(superego)所代表的是社会要求,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价值和标准。(1分)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是个人的道德标准;当个人的行为违反了这种标准时,便会受到良心的责备而感到内疚。(1分)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是个人在幼年时受到父母赞扬或奖赏的那些行为。自我理想是个人的目标和抱负的源泉,当达到这种标准时就会为此而感到自豪。(1分)
4、人格成分的关系
人格结构的三部分常常处在相抗衡的状态之中。(1分)。健康人的自我会防止本我和超我过分操纵其人格,自我目的是找到一条途径同时能满足本我和超我的需求。(1分)
(二)人格动力
本我为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它源自人的生的本能(1分)。力必多的活动是潜意识的、非理性,并寻求立即求得满足,求得快乐。(1分)
55、图示tau和kappa效应的实验安排,并解释这两种效应
参考答案:
Tau效应解释:时间对空间产生影响(1分);当实际距离相等时,时距越长,感知到的空间距离就越长(2分)
Kappa效应解释: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的影响(1分);当时距相等时,距离越长,感知到的时距就越长。(2分)
(评分说明:该题共6分;绘对一图2分,答到一个要点给1分;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的可以根据与基本内容的符合程度灵活给分;对于仅回答到部分内容的,可以根据回答到的比例给分)
56、1. 案例分析(10分)
日常生活中,卧室灯突然关闭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伸手不见五指,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渐渐开始能看到室内的东西。
晚上睡觉醒来,卧室灯突然打开的时候,我们会疼得睁不开眼睛,但过一会后,疼痛程度逐渐降低,最后看清楚室内的一切。
请您解释一下明适应和暗适应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参考答案: 参考评分标准:
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时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后,眼睛就能分辨出黑暗中物体的轮廓了。这种现象叫暗适应(2分)。
反,由漆黑的室外走进明亮的室内时,开初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要稍过几秒钟,就能清楚地看到室内物体了。这种现象叫明适应(2分)。
视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或弱)向弱(或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或强)光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的弱(或强)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降低)(2分)。
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视网膜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突然进入暗处尚未恢复,所以不能立即看清物体。进入暗处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恢复,即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多,含量逐渐增加,对弱光刺激的感受性逐渐提高,这样就能逐渐看清物体了(2分)。
反之,明适应是由于感光物质被大量分解,对强光刺激的感受性很高。此时神经细胞受到过强的刺激,因而只感到眼前一片光亮,甚至引起疼痛,睁不开眼,同样看不清物体。几秒钟后,感光物质被分解掉一部分后,对强光的感受性就迅速降低,从而能看清物体了。在视觉适应过程中,除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发生变化外,还有中枢机制参与(2分)。
57、绘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对该理论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1)基本观点
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像传统的本能研究者那样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1分)。
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instinctoid need),这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所决定的(1分)。
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1分)。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1分);高级类人猿也许有爱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人类独有的(1分)。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1分)。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因而,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1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自我实现(1分)。
(2)理论模型图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金字塔模型图(2分)
(3)评价
马斯洛区别了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但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1分)
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但他所讲的自我实现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仅仅是极少数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是难以苟同的。(1分)
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的因素。(1分)但是,他强调的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1分)
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用临床法局限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和行为主义者用实验法局限于对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进行整体分析,这无疑是一个进步。(1分)但是这类研究缺乏科学实验的依据和客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现象学描的述法在信度和效度上都有不少问题,也是有较大局限性的。(1分)
只强调了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意识自由、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没有提到社会现实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作用。(1分)
该理论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管理、经济、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1分)
(评分说明:该题共18分;答到一个要点给1分;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的可以根据与基本内容的符合程度灵活给分;对于仅回答到部分内容的,可以根据回答到的比例给分)
58、论述关于遗忘有哪些理论观点
参考答案: 参考标准: 一、编码缺失
(一)基本现象:没有去认真记的东西通常记不住(1分)
(二)基本观点:我们无法回忆起某件事情,往往是由于对信息的编码缺失所致(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普通心理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