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普通心理学(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六)动机和人格

1、动机

中等动机水平最利于问题解决。(1) 2、人格

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缺乏自尊、自卑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1)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综合地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

51、1. 案例:小明正在参加一项重要的考试。他坐在考场上,头在冒汗、心跳很快、呼吸

急促,手有点发抖,有点抓不住笔。他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快节奏的填写试卷,不少同学似乎和他一样紧张,他觉得这次的考试很难,很担心自己会考不好,想到这里他就更加焦虑了。(20分)

(1)请分别采用詹姆士-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和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来分析小明的情绪(11分)

参考答案:

基于詹姆士-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的分析:根据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产生情绪(1分),情绪就是对外周机体变化(例如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的变化,血液、血管及内脏系统的变化)的觉知(1分),因此小明感到焦虑是因为外界的环境因素引起了他的冒汗、心跳很快、呼吸急促、手有点发抖等外周生理反应(1分),这些身体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焦虑情绪(1分)。

基于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的分析:根据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情绪是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1分),大脑会解释生理反馈模式,这种解释取决于归因,即对导致生理反应的情境的认知评价(认知解释一)(1分),根据归因的结果将生理反应标记(解释)为一种特定的情绪(认知解释二)(1分)。因此小明感到焦虑是因为小明出现了冒汗、心跳很快、呼吸急促、手有点发抖等生理反应,小明将之归因为紧张的考试氛围、较难的考试题目,然后将自己的生理反应解释为焦虑。(1分)

基于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分析:根据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情绪是个体知觉到环境事件有害或有益的反应(1分)。每一种情绪均包括生理的、行为的和认知的三种成分,它们在每种特定的情绪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1分)。因此小明体验焦虑情绪的过程是,小明通过初评价(primary appraisal)确认考试对自己很重要(1分),在考试过程中的次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s)发现考试题目难,自己难以控制(1分),因此对考试出现了负面评价与体验,出现焦虑情绪。

(评分说明:该小题共11分;根据每个要点后面给定的分值评分;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的可以根据与基本内容的符合程度灵活给分;对于仅回答到部分内容的,可以根据回答到的比例给分)

52、顿悟说和试误说的区别。

参考答案:

(1)从理论看(1)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发生是通过不断尝试错误产生的,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认为学习就是连接的过程。(1)

顿悟说认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头脑中构筑一种完型,对事物、情境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理解而不是简单经验要素的简单集合。(1)

(2)从学习的迁移看(1)

试误说认为只有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少。学习的迁移不过是相同S-R的联结的转移而已,如果要产生正迁移,那么两种情境必须是十分相似。(1)

顿悟说重视学习情境中对原则原理之间关系的顿悟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学到的前一经验能够迁移到新的经验中,在于对要素组成的整体的关系的理解;在于能够认识到手段目的的关系。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决定迁移。(1)

(3)从人作为学习个体的主动性来看(1)

试误说认为人作为学习的个体,是被动的接受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作用,并形成相应的联结。(1)

顿悟说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是有知觉参与的,并且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1)

53、1. 论述关于梦的心理学理论。

参考答案: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应。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5)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Hobson,1988)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 (5)

(3)认知观点:有人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福克斯(Foulkes,1985)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这种整合可以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5)。

54、论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与人格动力的观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是一个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活动的结果(1分)。

1、本我(1分)

本我(id)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1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而不顾及任何生理上或社会性的限制,并要求立即得到满足(1分)。本我的冲动都是潜意识的,是我们知觉不到的(1分)。

2、自我(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成教大学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普通心理学(3)在线全文阅读。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普通心理学(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chengjiaodaxue/1492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