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使村务公开取得实效,必须广泛实行民主议事,做到程序到位。要确保村务公开落到实处,达到群众满意,必须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抓公开,让群众广泛参与,做到一事一议、一事一审、一事一理,真正做到把议事权交给群众,把决策权放给群众,把监督权还给群众,使群众全程参与村务活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村务公开不摆形式,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
(五)要使村务公开在形式上多样化,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到设施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目前,农村电视电话普及率已经很高,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已经采用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加之农民群众就业的方式多样化,活动范围愈加广泛,更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文明的成果,逐步把计算机、电子通讯、网络管理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村务公开当中,抓紧在农村推行电子政务,着力提高农村村务公开的科技含 量和现代化水平,实现村务公开的多渠道、多形式。
三、当前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等问题。这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是当前乡(镇)的政务公开和基层的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公开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如何衔接的问题。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级干部和村集体经济的有关问题,其监督主体是广大村民。乡(镇)政务公开的主体是乡(镇)党政机关和干部以及其行政行为,监督主体是乡(镇)人大和上级党政机关,现在这二者之间尚缺乏有机的联系,由此便出现了两层皮的问题。
二是以抓村务公开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当前,围绕农村基层的四个民主建设工作和村务公开等工作的开展,各职能部门作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农工委、农业局、民政局等数家机关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工作难以深入发展;有的存在相互推诱扯皮问题,遇到困难绕着走,有了问题互相推;甚至存在着村务公开工作的空白和盲区,都管都不管,管理不到位。
三是村务公开工作自身存在着如何从公示达到公开、使公开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问题。目前我市农村各行政村基本上做到了村务公开,设立公开栏并能够按期公开,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公开栏中公开的项目是按照会计科目的内容公开的,一些专业术语离群众太远,农民群众看不懂,影响了公开的效果;一些地方的公开内容不具体,有些村干部对公开认识上还有差距,群众关心的财务情况、收入情况公开得比较笼统含混。有的群众说是只栽花,不摘刺。
四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的队伍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都存在着青黄不接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才外流问题十分突出,党的队伍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后继乏人问题严重。而且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落后,越需要人才,而人才外流越严重。另外,村民代表的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问题。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这一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反腐倡廉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