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突出公开重点,强化财务监管。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财务。对此,我们扭住农村财务这个“牛鼻子”,推行了以陵川县潞城镇为代表的财务管理模式。该镇针对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较低、财务管理不规范、执行制度不严格等问题,实行“以村建帐、单独核算、代理服务、规范管理”的村务公开工作机制,在乡镇建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采取“一报、二审、三统、四查”的办法。一报:即取消原有的村级会计、出纳员和保管员,每村设立一名助理会计,一兼三职,负责本村各项会计收支业务,并定期到会计服务中心报帐,处理每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二审:即村级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和镇会计服务中心审核员两级审核。开支由村级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审核后,加盖“XX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审核专用章”或“不予报销”印章;村级审核后,镇会计服务中心审核员要对村级收支进行复核。三统:即收入统一使用由会计服务中心印制的专用票据,不得使用其它票据,搞账外“小金库”;支出使用统一帐户,由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银行帐户统一管理和监督;记帐统一使用财政局及县农经部门下发的规范帐簿。四查:对各村报来的会计原始资料,镇会计结算中心审核员要从四个方面予以审查:一查是否为规范化票据;二查是否经过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审查盖章;三查是否超越了审批权限;四查是否有经手人签字和注明用途。审查后,合格单据加盖“XX镇农村财务复审专用章”和审核员名单日 ,交中心会计统一记帐;不合格的票据加盖“复审拒报”印章,退回承办人。乡镇服务中心会计对每月发生的会计业务,要做到日清月结,并定期向村级反馈会计信息,由各村助理会计定期在公开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村务公开将村干部的活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为及时发现和查处农村基层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了条件。这种监督形式,把自上而下的党组织和行政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人民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群众过去的背靠背的监督变成了面对面监督;把过去的被动式监督变成了有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主动式的监督。
二、结合实行村务公开工作,推进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村基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我市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与农村四个民主建设(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紧密结合,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推动村务公开的实践中,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要使村务公开深入推进,基层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做到认识到位。村务公开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大局。基层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村务公开的重要性,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紧,这是实施村务公开的关键所在,如果基层党委不重视,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村务公开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或者流于形式。
(二)要真正实现让民作主,必须健全组织,做到监督到位。村务公开的核心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健全“两会一组”组织,以其为纽带,让群众参与、监督重大村务的决策,还权于民。如果组织机构不健全,那么村务公开就会是假的、虚的、空的,就只能是应付上级、唬弄群众的花架子。
(三)要使村务公开规范运作,必须建立配套制度,做到约束到位。村务公开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一套好的制度,就会出现随意性、短期性和盲目性。我们认为,在我市农村“五化”管理办法、“六机制衡”机制以及农村电子政务公开等形式和途径,都是实实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办法;是扩大农民群众权利,实现让民作主的好办法;是实现农村稳定、转变干部作风的好办法,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反腐倡廉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