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而不良的党风和腐败现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社会风气受党风的影响犹大。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笔者愿就这一问题与同行进行共同探讨,望不惜赐教。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思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一贯主张。建党初期,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既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又把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同时把“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的内容写进党的章程。应该说这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期主张。
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党于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号召全党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作出了不祝寿、不送礼、不以领导人名字命名地名等项重要规定。这为我们党在建国之后如何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了基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一心一意搞现代化的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部署。这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向建设和谐社会迈出的坚实步伐。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2005年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求“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摆在我们党新形势下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提出的。它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反映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主动性的高度统一,顺应了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先进性品格。
二、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
党风廉政建设虽经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现象得到抑制。但要根本上消除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为时过早。治理和反治理,反腐和反反腐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工作重点。近几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教育、医疗、房改中的乱收费和流通领域中的假冒伪劣行业不正之风,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的高度重视,媒体也不断跟踪暴光。除此之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等,都成为人民群众观注的焦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