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统一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第一,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一是切实把提升农村地区消费能力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头戏来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开展“工业品”下乡活动。二是加快推进供销社改革,下一步工作重点要放在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上,在村镇建立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到农家店、农户之间构建上下贯通的四级信息平台,使农村商贸信息体系尽快延伸到遍布农村的农家连锁店,解决农村买难卖难,提高农村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构建利益共同体,鼓励和支持成立农产品加工协会,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发挥其在政府、市场、企业、农民之间以及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各方利益。四是积极推广现代交易方式和运作管理模式,推行标准化分级分类和规格化包装,开展期货交易、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试点,带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五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收集、预测和分析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农产品销售地市场普遍推行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并将产地市场的质量检验检测与生产环节的检测监控结合起来,逐步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统一服务的公共机构,按照提高县一级、健全乡一级、建立村一级的思路,逐步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二是加快农技推广步伐,强化农技推广作为政府公共产品服务的公益性地位,研究制定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管理模式,坚持把农业科技推广的管理绩效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业绩考核体系中,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保证其正常的事业开支。三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支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发挥技术优势,组建一批集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或企业集团。引导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发投入,形成“技术-产品-产业”链式开发模式,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发展。
第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开展“农贷、农保、农投、农担、农信”等业务,发挥金融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服务作用。二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担保贷款给予优先支持和发放。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将财政支农资金中的部分纳入专项基金管理范围,并吸收龙头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的捐助,通过对银行发放的农业生产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充分调动银行发放农业生产贷款的积极性。四是逐步扩大担保范围,在以房地产抵押担保为主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银行及金融机构,推行以大中型农机具、大宗农副产品、林权、采矿权、应收账款和符合条件的动产等设定抵(质)押担保的试点,逐步实现抵(质)押物价值的内部评估制度。五是加强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推广力度,对事关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领域和龙头企业财产、产品运输销售等环节积极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积极拓展种植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设立推动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风险基金。六是建立政企银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政府、企业、企业、银行与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多方合作,解决企业在融资需求、贷款贴息、担保等方面的困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深化农村改革应突出四个重点(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