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才。对现有企业人才进行全面摸底,造册登记,并进行分析,做到底子清,不打“糊涂战”。在充分了解各人才的特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目标、选拔培养、市场调剂等手段,真正把现有的人才挖掘出来,搞好合理配置与使用。
二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不管是哪种档次的人才,只要在企业有他的用武之地,都要留住他们。首先是要用事业留人,要为各种人才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展示他们的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人理想抱负;其次要用感情留人,要主动与人才加强感情交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第三,用适当待遇留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根据现有的财力、物力,一方面提高薪酬,一方面注重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在人才的职务升迁、晋升职称、学术活动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支持,另外要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要鼓励离退休人才充实到企业当中去,充分进行人才的二次开发。在当地长期工作过的部分离退休干部情况清楚,技术、经验丰富,发挥他们的“余热”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缓解欠发达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要对不同专业的离退休人才进行梳理、分类,并通过中邮信息、泰顺网站、电视台等窗口组建各种老年人才“空中市场” 发布需求信息,为离退休人才和用人企业牵线搭桥,实行双向选择,使他们为经济建设再作贡献。
四要充分发挥农村技能人才的作用,促进农民工技能化。 泰顺农村有不少能工巧匠,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小诸葛”、“土秀才”,应把这些人纳入地方人才队伍建设中来。在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针对企业用人需要,增加专业培训内容的深广度。同时,要努力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成为基层行业技术和致富带头人。
(二)针对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认真做好人才“柔性引进”
有些企业的思路不够开阔,总认为要的人才请来后,要将户粮关系、家属子女也“一锅端”来,才能稳住人才长期为企业效力。其实,这是超出了自身经济能力的一个想法,是不符合泰顺实际的一个做法。所以必须树立更新的人才引进理念,拓宽人才引进方法,打破人事关系、户口关系等“刚性”条件的制约,采取来去自由的灵活的“柔性引进”方式,使一部分高级人才资源得到共享。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借脑生财”、“借鸡生蛋”和租赁人才等办法,来缓解山区人才技术短缺的问题。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都采取了“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不求长在、但求常用”的所谓的“柔性引进”方式。如泰顺白云橡胶厂把科研所建在上海,借用上海的有关专家为其服务,又如九峰农牧公司、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省下派科研特派员到各贫困乡镇的良机,聘请他们为贫困乡镇服务的同时与公司挂钩,担任产品开发的技术顾问,发挥下派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有效地开辟了引进人才新途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三)针对人才成长不利的条件,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
政府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等重要职能,应利用环境优势、政策优势营造出具有“磁场效应”的“聚才兴企”社会大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面对各地争抢人才的严峻态势,必须象改善投资软环境一样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既要抓好原有各项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又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地好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新体制。二是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要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从而使本地区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地方。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宣传优秀人才,树立典型等手段,激励人才的情感,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让人才真正体会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四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把提供优质的服务放到首位,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打破常规,做到快速、方便、周到,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一切从有利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出发,努力创造良好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泰顺县非公企业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