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4礼貌原则的差异导致的语言“离格”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因而当中国人得到别人的赞扬或邀请时往往采用谦虚推让、甚至否定自己的方式,经常用“不不”,或者“哪里,哪里”等以示谦虚有礼。而英美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个人价值和自信,因此对别人的赞扬能够坦然接受,总会乐意说“Thankyou”来表示接受,以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案例5一位外国游客在结束了中国之旅后,对导游的服务赞赏有加。
游客:You’vedoneagoodjob.Ireallyap—preciate it.Thankyou.
导游:No,no.It’smyduty.
“不不,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汉语中绝非是不给面子,而是一种谦逊的答礼。而客人却认为“duty”一词的含义是职责在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由此可见“It’Smyduty”是一句“离格”回答。这样的回答使客人感到十分尴尬,反而达不到加深感情的目的。其实他只要说:“Youarewelcome.I’mgladto beofhelp.”就非常得体。
2.5伦理道德的差异导致的语言“离格”
中国人强调“上下有序,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所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言语交际中体现出对老人的尊重,如使用“您老”、“老先生”、“老教授”等称呼来体现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戴,老年人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而西方人心目中的“老”却意味着风烛残年,寂寞孤独、没有用。所以他们很忌讳老,不愿让人觉得老了,不肯依赖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同情,常常亲自做一切事情以表明自己还很年轻。
案例6一对外国老夫妻在黄山游览,导游对他们嘘寒问暖道:”It’Sdifficulttoclimbbe-cause you are old.You mustbe tired.Take arest.”。“爬山很辛苦,你们岁数大了,一定累,休息一会儿吧。”这句话让中国人听了会感到很温暖,但对外国人来说就很不得体、很不礼貌,甚至会认为是一种侮辱。
此外,对游客打招呼用“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与客人告别时时说“Walkslowly”,对客人的赞赏作出反应说“I’mnotgoodatit.”,“It’Sjustanordinarydress.”以及问“Areyoumarried?”,“How muchisyourincome?”,“What’Syourreligion?”之类的话题都会被看成是怪异的、“离格”的语言。文化差异涉及方方面面,导致的“离格”也是多种多样,因篇幅有限,不再一一赘述。
3语用移情在跨文化旅游中的运用
语用移情(empathy)是跨文化旅游的一道润滑剂,在语用学上是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通俗地讲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来将心比心地看待问题、来体验和表达感情。所以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双方能够理解和认同对方处境,努力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语用移情既有语用语言的问题,也有社会语用的问题。语用语言的移情是指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者表达心态和意图,以及听话者从说话者的角度领悟话语的用意。而社会语用的移情主要是指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话语用意,从而在言语交际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
社会语用移情在跨文化的言语中十分普遍,它对跨文化交际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在跨文化旅游中,导游翻译需要用社会语用移情来和外国游客沟通情感,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与游客打招呼勿用‘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lunch?”这样的“离格”英语,而要用“Howareyou9.”“It’Saniceday,isn’tit?”。导游翻译应该处处以英语国家文化为准绳,以英语惯用法为规范,尽量避免语言“离格”,说话要得体,要符合英语的语用原则和表达习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谈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3)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