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语言
我国著名浯用学家何自然教授在其撰写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一文中描述了他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G.Kasper领导的语用学研究小组对不谙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就如何看待“离格”英语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对第一层面“离格”英语的容忍度要比第二层面高。第二层面的“离格”英语本族人觉得较接近他们的母语,但显然很不合适;而第一层面的“离格”英语则可以容可见,第二层面的“离格”语言所产生的影响要比第一层面的严重得多,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第二层面的语言“离格”,即社交语用方面的“离格”。
2.1价值观的差异导致的语言“离格”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互助和无私奉献,主动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现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案例2一位客人生病了,导游很着急,就过去询问他:
A:You look uncomfortable.Areyou sick?
B:Yes,Ihaveacold.
A:Why notgoand seethe doctor?Chinese medicine is good.Did you take any pills?You should wear more clothes.Drink more water.Takeagood rest.
B:You arenotmymother,areyou?
显然第二轮的谈话是不适宜的、“离格”的,可以看出导游翻译的热情是多余的。不但客人很生气、很反感,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独立性受到威胁和侵犯,而且导游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主动关心他人,这种美德却未被认可。这就是价值观差异所致,其实导游只要说“Takecareofyourself.Ihopeyouwillbe betterSOOf1.”就足够了。
2.2风俗习惯的差异所致的语言“离格”风俗习惯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特定表现形式,且差别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就会出现交际失误。
案例3一个中国旅游团到澳大利亚Perth旅游,抵达时已很晚,客人还未用晚餐,于是地陪MissSmith宣布当晚的安排:We’11 have tea atabout8:00rightafterwearrivethehote1.Dur—ingthe teatime I’11haveyou registered and haveyourroomsreadySOthatyoumayhavearestright after.结果领队却翻译成:“我们大约8:00到宾馆,一到那里就喝茶。喝茶其间,Smith小姐会帮我们登记入住,以便喝好茶后大家可以进房间休息。经领队翻译后客人很困惑:还没吃饭呢,怎么就叫我们喝茶。于是跟领队抱怨:我们饿了,要吃饭不喝茶。原来澳大利亚人习惯把每天的正餐称为“tea”。而领队不了解澳洲人的生活习俗,没能很好地利用语用迁移,结果把“teatime”译成了不符合语境的、不适宜的“喝茶时间”,结果错误地传达了信息,引起了误解。
2.3思维和推理方式差异导致的语言“离格”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使他们在语言上产生不同的联想。不了解这种涵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案例4一个美国观光团到农村去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乐。导游在讲解时自始至终用“peasants”来介绍“农民”。客人在参观时发现农民盖起了漂亮的楼房,生活非常幸福,待人接物很有礼貌。于是他们很不理解导游为什么用“peasants”一词,认为导游极不尊重农民,甚至有歧视农民的倾向,所以对导游强烈不满。
原因是导游用了个“离格”的单词“peas—ants”。原来英语中“peasants”和中文中的“农民”涵义不同,“peasants”含有贬义,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乡下人,是没教养的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谈导游翻译的语言“离格”(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