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日本学习者而言,/a/元音是汉语和日语中非常相似的元音,元音/i/和/u/是汉语和日语中相似的元音;元音/9/、/y/、/-/和/
/是日语中没有而汉语中有的新元音。
温宝莹:日本学习者汉语元音习得研究三、日本学习者汉语元音的发音特点
(一)汉语的元音格局
作为对照,我们首先做出了汉语母语者的元音格局,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择了其中四幅,如图2。
综合上面四幅图,我们可以归纳出汉语普通话元音格局的特点:从格局整体框架来看,格局呈三角形展开,高元音/i、u/和低元音/a/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a、i/连线和/a、u/连线大体呈对称性分布;后高元音/u/比较靠后,F2数值在800Hz以下,低元音/a/比较靠下,F1数值都大于800Hz,前高元音/i/的F1数值大约在250Hz左右,F2数值在2,100Hz左右,格局整体分布区域比较大。从位置的前后来看,高元音、舌尖元音和中元音的横向分布次序为/ι、ψ、a、?、u/;元音/y/是在元音/i、u/之间,距/i/较近;舌尖元音/i、/在三角形上部稍靠前的位置,彼此呈水平分布,舌尖后元音/(/在舌尖前元音//之前。从位置的上下来看,元音/ι、ψ、a?、u/高度大体一致,在最上层,中元音/?/具有游移性,它的分布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狭长带,具有明显的动程,居于三角形框架的中部,/a/元音在最下层。
(二)基础组日本学生的汉语元音发音
第一,统计分析。我们把基础组的日本学习者七个汉语一级元音的发音同汉语母语者的发音分别做了单因素ANOVA分析。我们发现,基础组学习者的七个汉语一级元音的发音中,元音/a/的发音最好,在舌位的前后高低上与母语者的发音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元音/i、y/的发音和汉语母语者在舌位的高低上存在差异,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母语者在舌位的前后上存在差异,而元音/u、(、(/的发音和汉语母语者在舌位的高低前后上都存在差异。
第二,格局分析。我们做出了基础组日本学习者的汉语元音发音格局,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也只选择了其中四幅(后面的中级组和高级组同此),如下:
图3基础组日本学习者的汉语元音格局
我们根据日本学习者的汉语元音格局,分析基础组学习者的发音特点。结果发现:
i.格局框架三角形形状不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由于顶点/u/元音的严重趋前趋下,使格局三角形区域横向上向内部压缩,大体呈直角三角形或等腰钝角三角形形状。
ii.从各个元音的前后排列次序来看,高元音、舌尖元音和中元音的排列次序混乱,格局分布不平衡。我们认为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各个元音的重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两个重叠区域:
a、学习者的两个前高元音/i/和/y/存在重叠,舌尖后元音/(/和前高元音/y/、/i/都存在重叠;
b、舌尖前元音/(/和后高元音/u/、中元音/(/存在重叠,中元音/(/和后高元音/u/存在重叠。我们认为这是学习者对这几个元音音位发生混淆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对学习者的/i、(、y/发音和/(、u、(/发音进行了听辨,听辨结果如下:
基础组几乎所有的学习者的/(/元音的发音在听感上都与/i/元音接近。我们认为学习者是用/i/元音对/(/元音进行了替代,但是,由于受到前面声母的限制,/(/元音的发音和/i/元音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声学空间内二者并不重合,而是接近,与元音/y/的位置大体相同;相当一部分学习者/y/元音发音发成不圆唇的/i/元音,或者圆唇的时间非常短,发成类似符合元音/iy/,这与前人的研究相吻合(邓丹,2003)。
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元音发音在听感上与日语的/u/元音接近,这是学习者用/u/元音对/(/元音进行替代的结果;学习者的/(/元音在听感上也与日语的/u/元音接近,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日语中,存在zu、cu、su等假名,而这些假名与汉语相对应的拼音字母则是zi、ci和si,所以学习者会用/u/元音替代/(/元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日本学习者汉语元音习得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