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营养学教授也是在陈述完原因后才说出主题。这体现出中国英语这种原因/条件等放在句首而主题句放在句尾的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与我”,采用主体思维方式,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常用人作为句子的主语。[1]43 而西方传统思维把人与自然作为主客体分开,强调“物为我主”,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事物进行研究,常以物或抽象的概念作为句子的主语。试比较下面的句子:
  (1) a.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the open-door policy may do more good than harm.
  b.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some exercise every day.
  (2) a. Most people think the open-door policy may do more good than harm.
  b. We must do some exercise everyday.
  (1)、(2)两组例句中, 而a句是按照西方人的方式用抽象感念“it”为主语来进行表述,而 b都是符合语法要求的中国英语,只不过b句分别是以“Most people”和“We”作为内容表述的主体,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达。彭宣维对英语的形式化结构it+be 进行主位分析,英语的这一形式化结构不仅为英语所有,在法语和和德语等其他欧洲语言中也有类似结构。他指出it+be这一形式化结构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欧洲文化中的演说传统、逻辑思辨传统和启蒙很早的数学研究传统,对欧洲学者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没有能够在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有关论著和语篇中找到类似结构。[15]43 “这与汉人的主题思维甚有关系,汉人的思维习惯重‘事在人为’”。 [16]84
  Guo Ke & Zhao Hong对?China Daily?从1981年创刊到1999年的新闻文体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 尽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Fulbright教授Robert Dar-denne认为英语国家的报纸很多时候并不遵循倒金字塔结构(inverted pyramid style),但是我们发现?China Daily?对这种极其传统而有效的结构的使用率在所分析的22篇报道中高达62.9%。当然,由于受中文新闻写作习惯的影响,金字塔结构以及倒金字塔结构和金字塔结构的混合结构也分别占到22.9%和14.2%。同时,两位研究者发现,使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报道,英美报纸的习惯是开头要使用summary lead,然而,“令我们吃惊的是,?China Daily?却经常使用quotation lead和main-fact lead”。[10]29 由此看来,权威的?China Daily?真正体现了“中国英语”在书面语篇上的特点。贾德霖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序列上的差异出发探讨了中国英语的语序特色,并论证了它的可接受性。[1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英语的语篇结构模式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是汉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英语语言形式的结合,是对英语的丰富和发展。谢之君在对杨宪益夫妇和H•Hawkee, John Minford两种《红楼梦》译本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杨译不少地方有中国英语的特点,如句式较短、关系词少等。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杨先生汉语文化知识渊博,英文功底深厚,译文不少妙笔,更忠实地反映了原文。这同时说明中国英语应用得当,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中是有独特作用的。[8]67潘章仙通过对中国双语作家如林语堂、张爱玲、韩素音、哈金等创作的“接触文学”作品的分析,印证了中国英语在语篇层面上的特色。她是通过对这些双语作品在语篇策略,如言语行为、称呼、咒语等方面进行的分析。除此之外作者还发现在使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和创作的过程中,一种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身份不会被交际语所同化。[18]233
  五、结语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果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地异也……”。中国英语的出现意味一个正融入国际文化的现代社会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对世界、对中国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对外宣传当中,中国英语能较准确、较流畅地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进而能有效地弘扬中国悠久的思想和文化。虽然目前中国英语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它已呈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我们有责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进中国英语的发展,而不应过于挑剔,更不该盲目否认。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将同它的文化本身一样得到认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4)在线全文阅读。

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31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