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会制约听话人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找。听话人一般只留意那些他认为有必要注意的现象或信息。这就意味着,只有当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是与听话人相关且值得听话人去处理时,它们才能吸引听话人的注意,才有意义。因此,说话人一旦故意去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而且听话人又知道对方在故意吸引他的注意,听话人就要努力寻找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进行推理,从话语中获取某种语境效果3。可见,听话人的兴趣不只是在于获取某种信息,更要搜寻话语的最大语境效果。
Sperber&Wilson指出,在信息处理中,说话人一般总会最大程度地表述信息,以便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语境选择受各种心理因素制约,但说话人的语境选择主要受两个目的影响:(1)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2)最大程度地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这一解释为交际中的语境选择提供了答案,比其它语用理论更具说服力。听话人的目的就是将新信息与自己的已知信息结合起来,重新寻找话语同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信息。在任何情况下,听话人都会根据语境假设去处理新信息,以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听话人的任何假设、信念都会对话语理解产生影响。既然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是为了交际的成功,听话人往往会按照说话人所期待的方式去理解话语,这时,听话人所选择的语境也是受说话人控制的。
因此,我们认为,说话人在话语生成时使用话语联系语是为了对听话人的理解形成某种制约,即保证听话人在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后寻找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话语越明确,听话人所受到的制约就越大。
3 对话语联系语作用的两种认识
有的学者曾根据连贯理论与关联理论框架对话语联系语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分析、比较,比如Rouchota(1996)就提出以下质疑:话语联系语连接的是什么?是否如连贯理论学者所说的那样,它们连接的是前后话语单元,即邻近语句?或者像关联理论学者所提出的那样,话语联系语连接的是话语同语境之间的关系?对话语联系语在交际中的作用进行阐释有何意义?Rouchota将话语联系语称为“提示词”(cuewords),并认为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使话语或语篇中的连贯关系明晰化。在关联理论框架之下对话语联系语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最有影响的是Blakemore(1987,1990,1992)。她指出,联系语编码的是程序信息,而非概念信息。并认为,话语联系语的唯一作用就是指明语境特征与语境效果,从而引导听话人理解话语。根据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使用话语联系语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或代价。使用话语联系语能够引导听话人获取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也即向听话人提供了明示的语言标记,表明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如何去获取话语的关联性,使他不用付出太大的努力便能理解。这一解释指出了话语联系语这类语言机制存在的理据。而连贯理论则没有对为什么说话人选择话语联系语去表示正确的连贯关系作出心理上的解释。
连贯理论与关联理论在解释话语联系语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差异就是,前者认为联系语制约的是关系命题,它通过衔接关系表示一种语义上的联系,其意义是表征性的;后者则认为,联系语是程序意义编码,而不是形成话语所表达的命题关系,它将听话人引入处理该话语所需的语境之中,并根据该语境得出话语结构。
我们认为,话语联系语是寻找关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即话语联系语所连接的就是话语与语境或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这里的语境概念不同于传统的语境认识,它不仅仅指前面所提到的话语或客观环境,还可以包括话语理解过程中所形成的语境假设,这种语境概念是动态的。语境可指语言语境,如前一话语或话段,但在很多情况下联系语之前并不存在明示的话语,连接的却是话语同语境或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各例:
5)(context: Peter is weighing a portion of Muesli-food of mixture of uncooked cereal, nuts, dried fruit, and milk)Mary: I should pay some attention to my diet too.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