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燕,张志雄,钱佳琦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在研究生党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不扎实、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烈和评价机制不完善,概括了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并提出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打造理论学习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打造服务实践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39?04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意见》还指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衡量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而研究生党员更是研究生的先进分子,结合他们的价值观特点,对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扎实
与本科生不同,由于科研成果的获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研究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题项目的研究上,使得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或停留在形式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形成“重科研轻理论”的局面。而且长期以来单一、填鸭式的理论学习方式使得有的研究生党员片面地认为有关政治理论的学习都是空洞乏味的。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部分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并不同程度地导致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集体主义淡薄、学术不诚信等诸多问题。
(二)创新能力不足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而当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根据王孙禺、袁本涛等人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调查表明,有五成的管理人员、硕士生和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有差不多30%的管理人员、博士生和导师认为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而有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2]。
(三)服务意识不强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应该履行的政治义务。有的研究生党员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仿佛进了保险箱,或忙于个人科研,或忙于个人就业,或忙于人际关系拓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学校期间就只顾自己的事,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对待周围熟悉的同学朋友乐于帮助,但是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表现冷漠、不愿伸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过于狭隘。更有甚者,少数党员不顾集体利益,以自我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有些高校,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评价方式比较简单,评价过程比较单一、流于表面;评价机制不够系统,缺乏全方位考虑,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对研究生党员评优评先进的标准往往片面地考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关注发表几篇高级别论文、获得几项专利等。而较少从思想政治水平、学习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等方面全面地考核一个研究生党员。
二、开展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理论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指出:党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必然可以用来丰富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理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战略任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承的和发展,体现了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是为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而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因此,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先争优”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中国公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标准[1]。根据研究生党员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成才要求以及研究生党员的先进分子特殊身份,以下是体现研究生党员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研究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