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由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教育重形式,轻氛围;落实重理论,轻实践;载体运用重传统媒介,轻新兴媒介。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也从宣传、教育、实践、载体以及其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2-0041-03
一、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
根据调查重庆市的部分高校数百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了解到有20.11%的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但却不能真正的理解“三个倡导”的真正涵义。有39.38%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比较陌生,他们只闻其的提出,却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涉及到哪三个层面的要求。甚至还有15.58%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不知情。他们完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哪来、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
尽管,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对每一个新事物的认知都需要时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就不会那么深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出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对其的了解不深刻、认识不全面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校的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高校没有向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宣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没有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工作很好地落实到位。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偏低,其中,竟不乏有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这对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
(二)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面临的另一显著问题,则体现在其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集中、大规模的教育,忽视针对个体的教育。《法律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往往是大班集体教学。由于一个老师要管理、教育上百名学生,那么,该课的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名学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偏差。这样,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性教育,轻价值认同、政治信仰教育。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普遍受到了西方拜金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等冲击。诚实信任面临危机,类似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的社会现象一再发生。这无不反映了令人心痛的价值失落。我们处的社会,既有平民英雄的暖暖爱心,也有只炫耀物质利益的腐朽灵魂;既有乐于奉献的大学生支援西部的光辉事迹,也有“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错乱。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精神上的空虚、错乱,思想上的迷惘、不知所措更加凸显。
(三)落实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动没有落实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日常生活的教育。日常生活中往往讲得多、督促的少、落实的就更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督促。以致于有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与内容,但却不能很好地去践行。例如,他们明白上课不能迟到、不能旷课、不能睡觉,甚至不能吃东西、不能玩手机、不能讲话;他们还明白不能晚归、不能打架斗殴,不能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能破坏公物、践踏草坪;他们也能明白老人跌倒,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我们理应去扶起老人,但是,由于高校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知识理论的时候,忽视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督促与监督,致使很多人自控力差,忘记相关规定,遇此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这样,大学生们便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便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且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才是现实的。因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就会出现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只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这种现象,不愿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转化成行动,未将“知”很好地转化成“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校没有很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载体重传统媒介,轻新兴媒介
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往往重视传统媒介的运用而轻新兴媒介。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网络,而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网络的运用却是少之又少,大多还停留在课堂教学载体上,这显然会制约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和效果。其次,教育主体运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素质较差。信息渠道多、覆盖面广,使课堂教学中教育主体与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因而降低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现在很多的高校教师都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的,这个群体大多没有实践经验,他们在选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时会出现一些差异。最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向被教育者传递不良信息。网络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信息网络空间良莠并存,多元文化观念充斥其间,其交互性、虚拟性和隐匿性,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传递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这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起着很大的腐蚀作用,影响了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二、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