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围绕科技制高点,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选择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七大技术研发作为投入重点,科研资金的分配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项目负责制。
(4)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快出台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
3.2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引进国外农业高科技企业到荆门落户,重点引进如孟山都、杜邦先锋,以及生物技术类、智慧农业类、农机制造类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在荆门落户,或在荆门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集群,快速提升荆门市的科技研发实力,缩小荆门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引进国内农业高科技企业,如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相关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如联合建设实验基地、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入股、合作办厂等形式,推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的研发,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2)大力扶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目前,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叶威机械、神地生物、新美香食品精加工等技术与科技制高点发展方向一致,且有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实力强,是全市实施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依托。对于上述企业,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为科技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培养企业的研发人员、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政府要在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争取国家或省级的重大项目立项,并在税收、贷款、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
3.3 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设立省级开发区“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相关农业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给予园区企业一定优惠政策,形成农业科技企业集群集群式发展,并在园区建设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大宗农产品种子研发中心以及各类良种繁育基地等。并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的科技开发产业链,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荆门农业整体发展的先导型成功模式,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2)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美国硅谷“孵化器区域”,从资金筹集、申请执照、战略计划、生产业务、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公司提供流水线式的相应服务,能够降低创业门槛,缩短创业周期,培养吸引创业人才。建议全市构建类似硅谷的“孵化器区域”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一套齐全的支持创业制度化的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七大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创业。
4 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开发投融资体制
农业科技开发周期长、投资大,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企业、政府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融资体制。首先,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 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围绕七大技术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促进非政府公共投资从事农业科研;其次,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优惠贷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国外资本、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投入,向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第三,搭建租赁融资交易平台。租赁融资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极大推进了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此外国内外通行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都是荆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顽强,段萱.我国产学研集群创新形态及优化策略——以湖北“光谷”和“农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
2 桂渝芳,熊周文,苏百荣.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战略研究——以湖北荆门市打造中国农谷品牌为例[J].社科纵横,2012(12)
3 黄大学.提升“中国农谷”规模化效益的路径选择[J].荆楚学刊,2013(6)
(责任编辑 要 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