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规律
一开始,马克思主要在本体论以及世界观的现实意义层面上来对辩证法展开分析和理解,这使其促进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向本体论高度的提升,将辩证法当作客观世界当中的最普遍、最基础规律的推动原则。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增强高程度辩证法的原则,同时也是在本体论以及世界观的意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辩证法的,以至于合理高效的运用辩证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内蕴于哲学当中的而非附加于哲学外蕴的东西,它是创建思想大厦最基础的准则。正如恩格斯所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有借助于辩证法才能有可能。”
第一,马克思理解和分析辩证法的途径是经过分析理解本体论和世界观的现实意义。黑格尔将辩证法增强至本体论的高度。与之前的唯心主义不同的是,黑格尔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带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并且黑格尔认为意识的建构促成了整个世界。这样来说,马克思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确会有一些笼罩于黑格尔思想的阴影。马克思并未抛弃主观能动性,而是将辩证法有机地融合到了全新的哲学当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感性活动”与“现实的人”这两个新概念被马克思找到了,由此来代替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与唯心主义的绝对观念。新哲学将辩证法作为其主要的建构原则,这绝不是摆脱人的唯心主义或者是敌视人的抽象唯物主义,这也绝不是两者的简单折衷,而是将两者进行了全新改造的一个结果。
第二,马克思把事物的持续发展和关联确认为辩证法的重要原则,把辩证法理解分析成事物的规律。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完全被黑格尔继承了,对于事物与世界的看待是以联系、变化以及发展的观点为出发点的,并将矛盾理解分析成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潜在动力。马克思秉承了黑格尔辩证法当中的重要特性,并且将该特性应用于分析和理解社会的历史发展当中,这样不仅能取得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还可以通过历史辩证法来分析人的主体性的关系。
第三,马克思秉承了黑格尔将历史认为是发展过程当中的辩证法理论。黑格尔将事物以及世界的发展当成是历史发展当中的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而非现象的。所以,黑格尔辩证法成了历史性的辩证法。马克思非常重视黑格尔思想,也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马克思认为历史观便是世界观的根本所在。马克思这样写道:“我们只了解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我们可以通过人类史和自然史来分析历史。但还有另外两方面是不可以分割的,只要是有人的存在,人类史以及自然史之间具有制约性。”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很重视历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总结
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条件是现实的个人。历史的活动作为生产物质资料的本体所在,除了这个,它的“首个历史的活动”还包括“全新生产需要”“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那么,这样一些历史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断生长与繁殖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活、生产以及他们共同享有的社会关系以及复杂的又不断变化的社会体系。
第二,社会的存在才会有社会意识。大家都知道青年的黑格尔派哲学家,思辨、观念、意识是他们的出发点,从意识出发去构建这个现实,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了一句非常简明的话总结了他们的观点,即“不是意识决定了生活,而是生活决定了意识”。那么,现如今这个社会的存在就决定了社会意识的观念是对所有青年黑格尔派的这个思想热潮根本性的颠倒,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他们所说的意识,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而青年黑格尔的出发点是虚无的个人。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生产力,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当时运用了一个词汇叫作是“交往形式”,其实它涵盖的意思就是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形式”这个专业术语含义有很多种。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都包含在内,所以说个人与国家都是交往的主题。交往的形式有物质性交往也有精神性交往。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人类生产过程中的交往就是物质的交往,交往的基础来自这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