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研究展望
尽管理论界与实践界对组织复原力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从总体来说国内外的组织复原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测量方法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实证研究就更少了。因此,根据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组织复原力的概念及测量工具研究
由于组织复原力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组织复原力的概念界定与结构内容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研究关于这方面结论的分歧也较大,尚未发现对组织复原力进行测量的工具,这与目前组织复原力研究所处的阶段以及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组织复原力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外延也非常大,对于不同类型以及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组织复原力的结构内容会有较大差异,甚至不同行业、产业、地区或文化背景的企业,组织复原力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可能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复原力的理论发展和创新,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组织复原力概念和结构内容的复杂性,从复杂的表象中抽象出组织复原力的核心内容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另一个方面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科学可靠的组织复原力评价工具,同时在测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2、影响组织复原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除了本研究提及到的组织环境、人力资源政策与人力资源要素以外,今后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可能会影响组织复原力的因素。例如,组织管理的层次,沟通渠道特征,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或准确性等,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组织复原力的提升和培养,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例如,组织市场环境的竞争程度,竞争者数量的多少,竞争对手的行为特征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特定企业的组织复原力,另外,组织内部的特征,例如,组织高层管理者特征等对组织复原力影响的研究也非常有意义。因此,考虑到组织复原力研究目前的状况,组织复原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扩展组织复原力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组织复原力的实质。本研究虽然建构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实资源管理实践以及员工状态与组织复原力关系的模型并进行了论证,但是仅仅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组织复原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难免会有所欠缺。同时,组织复原力是否会反作用于员工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产生影响,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存在某些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等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加强影响组织复原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研究。
3、组织复原力对组织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提高组织绩效是领导者与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资本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具有投入产出性,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培养和提升,进而达到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但是,组织复原力对组织绩效或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经验性或论证性的,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目前尚未发现。因此,今后要加强组织复原力对相关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方面的实证研究。
4、组织复原力的跨文化研究
由于组织复原力理论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提出来的,该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否适用,其内涵、结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西方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在中国文化背景条件下会有哪些独特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还不清楚。因此,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探索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复原力的结构,另一方面对西方组织复原力的理论进行验证并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也非常有必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组织复原力研究(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