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很大的人才缺口,例如,技术研发人员、后期维护人员,企业也缺乏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人才。要解决这类问题至少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注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为企业定向输送人工智能的专用型人才,在解决就业压力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二是对低端劳动人口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与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能对专业技术性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更新与补充,做好人力资源开发,激发人的潜在能力;三是高校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来设立新兴专业。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机会
当下我国正在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产业和消费的升级。一方面,要加快人工智能融入现有产业,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创造更多优质岗位,解决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号召,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去创造、开发前所未有的行业,在实现自主就业的同时去带动新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加强素质教育,采用更个性化的方式培养人才,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政府应降低创业的门槛,与企业合作以众筹的方式为创业者提供资金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力不足的问题,从而缓解因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带来的就业压力。
3.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当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去做那些费时费力的重复性工作和高危工作时,人们自然就会多出闲暇的时间,在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会增多。同时个性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可以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旅游、娱乐、餐饮、康养等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因人工智能的运用带来的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问题。
(三)关注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价值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学者又提出,三支柱模型也不适应企业管理实际的需要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在模式上发生改变,在内容上也将重新定位,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的计划》中提到至2020年,将培育出10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性作用的领军企业。企业的个性化发展使人力资源越来越趋向服务化、行业专业化,从而极大提高人员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深度发掘管理的潜能[18]。人力资源管理将紧密围绕组织目标,更多地定位于服务经营、服务客户。
目前人工智能伦理更多在哲学层面进行讨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应用场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阶段。目前,我们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到了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体将与人类媲美,到时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人机伦理问题。虽然我国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不算很高,人工智能体的主体性还不算很强,但是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人工智能体与人交互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虽然人工智能体研发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取得突破,但是人工智能体奇点一旦出现将不可逆转。霍金曾警示,人工智能是人类真正的终结者,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因此,强人工智能或超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比人类快得多,其中终极目标也将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创造一个自己都不能控制的人工智能体,然后来毁灭人类自己,那么这个创造就没有价值。因此,必须将创造人工智能体的宗旨定位在增强人类智能和为人类服务之上,而不是替代人类;在创造人工智能体的过程中,必须将人类的价值判断、道德要求和直觉植入各种人工智能体,从而保障应用过程中忠实于创造人工智能体的初心和使命。
通常来讲,人们需要在确定人工智能体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探讨“人机协作”动态过程中的各种伦理问题。比如机器人“沃森医生”已经在美国一些医疗机构上岗了,沃森医生与普通医生互动过程中的决策、控制与责权等伦理问题。实际上不能将“一位医生”和“沃森医生”进行比较,沃森医生是一套集成网络;随着大数据发展,人类单个个体学习速度远不及人工智能体,这样普通医生就沦为机器人附属品,这样将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产生新的伦理问题。由于我国市场体量巨大,人工智能体的应用情景将比较广阔,这必将推动人工智能体应用的极大发展。人机共生的状态可能挑战人在文明秩序中的地位和角色,改变人类对生命、生活和生存意义的看法,甚至带来一系列的伦理危机。因此,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的重要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伦理是目前必须由人通过算法或算法决策嵌入人工智能体。既然人类能够嵌入符合道德的算法,同样就能够嵌入不道德的算法。如何在创造人工智能体重视遵循相关伦理准则,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加强创造人工智能体的工作人员的伦理管理,是实现人工智能伦理管理的根本途径,但是目前相关研究非常薄弱,甚至可说还是空白。可以说,在创造人工智能体的过程中,加强相关人员的伦理管理,是创造人工智能体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到人工智能体可以创造新的人工智能体的时代,那创造人工智能体过程的伦理问题还将重新书写。因此,要求人们创造人工智能体必须坚持透明性、可理解性和可追责等伦理准则尤其重要。
六、结语
技术变革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对人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也将逐渐实现深度融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仅具有积极影响,还具有消极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讲,人工智能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对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从消极方面来讲,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结构性过程、致使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短缺,甚至颠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人工智能与人力资资源管理的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的存量越大,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就越少,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廉,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去购买或雇用机器人。人力资源的增量主要看质量如何,如果质量高,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就多,一方面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开发,另一方面可以高质量地使用人工智能。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人力资源“量与质”的函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