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关于领海通行问题。在一国的内海外国船舶没有航行权,在领海内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1958年我国《领海声明》规定:“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令。”[5] (pp. 1~2)也就是说,中国承认和尊重国际海洋法关于领海内无害通过的规定,但是要按军舰和商船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
为了国际航海的利益,外国商船可以按照习惯国际法享有无害通过中国领海的自由,无害通过是指外国商船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并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的条件下,有权继续不停而迅速地通过一国的领海,而毋须事先得到该国的同意。
军舰的航行并非为一般和平事业的航海所必需,因此,外国军舰无害通过领海并不是国际交往的“一般利益”所要求的。但当时美国军舰却像商船一样在所谓“无害通过权”的掩饰下擅自侵入我国领海,并煞费心机地宣扬“无害通过权”适用于军舰,其实这样的论调是极其错误的,是为其推行海上霸权效劳的:(1)军舰通过领海对于沿海国的安全具有潜在的危险,与一般商船通过领海根本不能等量齐观,根本谈不上什么“无害”通行,因此,要想有关国家对于那些可能含有敌意的外国舰队通过其沿海而不做出反应是不公平的,即使有些国家准许外国的军舰无害通过领海也是基于国际睦谊和礼让,与商船通过领海的国际惯例是根本不相同的,不能根据商船享有无害通过他国领海的权利为理由来为军舰通过权作辩解。(2)根据国家主权原则,沿岸国完全有权决定是否许可外国军舰驶入本国的领海。在实际上,许多国家(如保加利亚等国)都反对给予外国军舰以无害通过权,而主张实行事先批准或通知的制度。(3)从国际法角度来看,一般认为外国军舰通过领海应事先征得沿海国的同意,如1930年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和1956年国际法委员会都强调军舰通过领海必须事先得到沿岸国许可或通知,但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会议通过的《领海和毗连区公约》则笼统地规定一切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一些国家认为“船舶”一词包括军用船舶以支持军舰享有无害通过权,而另一些国家则认为“船舶”一词仅指商船,而军用船舶通过领海则要事先取得沿岸国的同意。当然这种解释上的分歧主要是在缔约国内部,对非缔约国是无效的,中国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而且参加1958年第一次海洋会议的主要是海洋大国,当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尚未独立,所以参加这次会议的亚非拉国家不足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大会制订的这项规定反映了海洋大国的利益,不可能代表大多数国家的意见、愿望、要求和利益,也不应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约束力。缔约国内有不少国家(如罗马尼亚等)对该项规定都声明保留,所以不能说它是一种普遍的国际法原则。另外,这次会议也承认外国军舰必须遵守沿岸国所制定的有关领海的法令和规章,当然这些规章也可以包括必须事先得到许可的要求。(4)1958年我国《领海声明》规定外国军舰必须事前取得许可才能进入或通过我国领海,这一规定既考虑了国家安全的需要,又注意到国际上可能接受的程度,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因而是比较合适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研究(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